-
公开(公告)号:CN110863519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22724.2
申请日:2019-11-16
Applicant: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平顶导洞顶板位移的永久支护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柱、导向螺杆、承载螺套、支护板、护套管、控制室、牵引拉绳、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承载底座上端面与承载柱连接,承载柱上端面通过定位机构与导向螺杆,承载螺套与导向螺杆啮合连接,承载螺套上端面与支护板下端面铰接,护套管通过定位机构与承载柱相互连接,下端面与控制室连通,牵引拉绳及激光发射器位于护套管内。其支护监控方法包括设备装配及支护监控两个步骤。本发明系统构成简单,安装、日常操作及维护灵活方便,对现场施工几乎无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中的导洞支护及顶板沉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8635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1122724.2
申请日:2019-11-16
Applicant: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平顶导洞顶板位移的永久支护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承载柱、导向螺杆、承载螺套、支护板、护套管、控制室、牵引拉绳、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承载底座上端面与承载柱连接,承载柱上端面通过定位机构与导向螺杆,承载螺套与导向螺杆啮合连接,承载螺套上端面与支护板下端面铰接,护套管通过定位机构与承载柱相互连接,下端面与控制室连通,牵引拉绳及激光发射器位于护套管内。其支护监控方法包括设备装配及支护监控两个步骤。本发明系统构成简单,安装、日常操作及维护灵活方便,对现场施工几乎无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中的导洞支护及顶板沉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94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209697.9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穿地铁车站变形缝差异沉降控制预支顶开挖构筑方法,包括变形缝加固,预备施工,导洞初步强化,导洞二次强化及作业面构筑等五个步骤。本发明在施工中遵循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有效的改善长久运营地铁车站结构的受力状态,在变形缝两侧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控制车站变形缝两侧的差异沉降,同时较传统的施工工艺,有效的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及施工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5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66016.8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nventor: 刘兵科 , 贺少辉 , 郭旭东 , 郑金雷 , 邵翔宇 , 贺家新 , 白守兴 , 李益铭 , 周建民 , 王晓伟 , 张斌 , 姚文博 , 梁智超 , 崔辰秋 , 贾小杰 , 徐源淏 , 白小东 , 王柳茜
IPC: E02D29/00 , E02D29/045 , E02D29/055 , E02D15/02 , E02D33/00 , E02D31/08 , E21D11/10 ,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穿扩建地铁车站微变形的密贴硬接触支顶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导洞施工,注浆强化作业及布设监测点等三个步骤。在初支施工过程中,设置若干检测点并加密监测频率,通过各检测点检测施工作业状态及受力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本发明较传统的施工方法,所采用的工法结构构成简单,易于取材,材料损耗小,且操作灵活方便,通用性好,操作时体能损耗小,同时达到对施工变形的要求,有效的防止结构的变形,同时另可有效的实现对支护作业受力状态进行有效的检测,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工作精度、日常检测维护便捷性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209697.9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穿地铁车站变形缝差异沉降控制预支顶开挖构筑方法,包括变形缝加固,预备施工,导洞初步强化,导洞二次强化及作业面构筑等五个步骤。本发明在施工中遵循浅埋暗挖法的基本原理,有效的改善长久运营地铁车站结构的受力状态,在变形缝两侧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控制车站变形缝两侧的差异沉降,同时较传统的施工工艺,有效的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及施工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