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2115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043856.2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0
Abstract: 一种多孔高强反滤植生砼的制备方法,将水泥290-310kg/m3,砂0-100kg/m3,粒径5-15mm的石灰石1350-1500kg/m3,硅粉10kg/m3,硫酸亚铁0.1kg/m3和羧酸减水剂7.3-7.8kg/m3;加入搅拌机中搅拌60秒,添加剩余材料,搅拌120秒,实施坡面铺装,45分钟中内完成,初次完成后在45分钟内用Φ2cm的钢柱插捣,留下均匀的直径2cm,深度10~12cm的孔洞。通过该方法使得坡面混凝土平均强度在20MPa以上,护坡的耐久性和抗水冲性能力优良,表面均匀分布的孔洞,能够储存一定的营养成分和植物种子,更易于生长,生态效果更加显著,绿化率可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465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264532.X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24 , C04B24/18 , C04B103/6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多孔种植混凝土的除碱剂制备和使用方法,该除碱剂以缓释碳酸氢盐、硬脂酸盐、亚硫酸盐复合超细超纯SiO2以及粉体聚羧酸分散剂或木质磺酸素分散剂,首先在分散剂和硬脂酸盐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水泥浆体水化的更为充分,水化生成物更加成熟。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能够与缓释盐所释放的CO2发生初步反应,同时亚硫酸盐的引入能够使得水泥水化产物中的SO42‑含量超量,从而将单硫型水化产物转化为高硫型水化产物,C‑S‑H能与SiO2进行反应,生成碱度低于正常碱度的水化硅酸钙,使得水泥水化产物的碱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水化生成物的碱含量降低,多孔种植混凝土的碱度得以降低,使得多孔混凝土内部结构的酸碱度适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3821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10249.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植生混凝土的盐碱改良剂及使用方法,该盐碱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碳酸氢铵、腐殖质,有机质,海藻酸钠组成。本发明的盐碱改良剂通过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填充,和喷射植生混凝土搅拌添加,从而通过盐碱改性剂的碳化效应,除碱效应,保水效应以及分解效应,对制备好的植生混凝土进行碳化,除碱,保水以及分解,使得水泥混凝土表面生成的氢氧化钙能够与二氧化碳、硫酸根发生反应,或者与酸性盐发生反应,在中和氢氧化钙的同时,浆体界面变得更加密实,从而得到经过除碱处理的多孔混凝土结构,消除碱性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保水效应和分解效应使得植生混凝土的保水效果更佳优异,肥力更佳持久。
-
公开(公告)号:CN10738213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510249.0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植生混凝土的盐碱改良剂及使用方法,该盐碱改良剂包括以下组分:碳酸氢铵、腐殖质,有机质,海藻酸钠组成。本发明的盐碱改良剂通过在多孔混凝土孔隙填充,和喷射植生混凝土搅拌添加,从而通过盐碱改性剂的碳化效应,除碱效应,保水效应以及分解效应,对制备好的植生混凝土进行碳化,除碱,保水以及分解,使得水泥混凝土表面生成的氢氧化钙能够与二氧化碳、硫酸根发生反应,或者与酸性盐发生反应,在中和氢氧化钙的同时,浆体界面变得更加密实,从而得到经过除碱处理的多孔混凝土结构,消除碱性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保水效应和分解效应使得植生混凝土的保水效果更佳优异,肥力更佳持久。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46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64532.X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24 , C04B24/18 , C04B103/6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多孔种植混凝土的除碱剂制备和使用方法,该除碱剂以缓释碳酸氢盐、硬脂酸盐、亚硫酸盐复合超细超纯SiO2以及粉体聚羧酸分散剂或木质磺酸素分散剂,首先在分散剂和硬脂酸盐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水泥浆体水化的更为充分,水化生成物更加成熟。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能够与缓释盐所释放的CO2发生初步反应,同时亚硫酸盐的引入能够使得水泥水化产物中的SO42‑含量超量,从而将单硫型水化产物转化为高硫型水化产物,C‑S‑H能与SiO2进行反应,生成碱度低于正常碱度的水化硅酸钙,使得水泥水化产物的碱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水化生成物的碱含量降低,多孔种植混凝土的碱度得以降低,使得多孔混凝土内部结构的酸碱度适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10211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3856.2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东方建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0
Abstract: 一种多孔高强反滤植生砼的制备方法,将水泥290-310kg/m3,砂0-100kg/m3,粒径5-15mm的石灰石1350-1500kg/m3,硅粉10kg/m3,硫酸亚铁0.1kg/m3和羧酸减水剂7.3-7.8kg/m3;加入搅拌机中搅拌60秒,添加剩余材料,搅拌120秒,实施坡面铺装,45分钟中内完成,初次完成后在45分钟内用Φ2cm的钢柱插捣,留下均匀的直径2cm,深度10~12cm的孔洞。通过该方法使得坡面混凝土平均强度在20MPa以上,护坡的耐久性和抗水冲性能力优良,表面均匀分布的孔洞,能够储存一定的营养成分和植物种子,更易于生长,生态效果更加显著,绿化率可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29102.2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T17/20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固废再生流态混合料侧应力模拟方法及装置,涉及应力模拟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ABAQUS软件对施工现场的深基坑肥槽进行建模,得到肥槽几何模型;对肥槽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划分后的肥槽几何模型;以全固废再生流态混合料作为回填土,对划分后的肥槽几何模型设置材料参数,得到参数设置后的肥槽几何模型;为参数设置后的肥槽几何模型施加约束,并在施加载荷的条件下采用回填土对参数设置后的肥槽几何模型中的回填部分模型进行逐次回填,得到回填过程中回填土对肥槽几何模型侧壁的最大侧应力和肥槽几何模型在重力方向的竖向位移,本申请能准确、高效的实现全固废再生流态混合料侧应力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52550.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4B28/04 , C01B32/05 , C04B14/02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污降碳功能的新型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环境生态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在无氧环境下热解农业废弃椰壳,得到椰壳炭粉碎料,使该椰壳炭吸水饱和,得到饱和水椰壳炭;该饱和水椰壳炭粉碎料与一定比例的水泥、水、碎石混合,然后装入模具进行标准养护,得到生物炭掺杂的透水混凝土。该生物炭掺杂的透水混凝土能够高效净化雨水径流污染物质与进行碳封存。本发明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了低水泥用量,制作比表面积大、具有丰富孔洞结构、高吸附能力的生物炭掺杂的透水混凝土;实现了对雨水径流的高效净化;实现了碳封存技术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所述生物炭掺杂的透水混凝土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水质净化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587254.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砖混含量的建筑垃圾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不同来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并对其砖混含量进行计算;选定基本性能和砖混含量作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特性表征指标;将砖混含量作为变量进行设计,采用全筛孔级配修正法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初始级配进行修正;通过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及合成表观相对密度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进行确定;在最佳沥青用量下,结合修正后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制作试件并进行路用性能试验。本发明对提高高砖混含量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道路工程建设上的利用效率,科学地进行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5985.4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 中环净(北京)固废利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拌建筑垃圾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冗余土为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工艺中一级破碎后的除土筛分获得,轻质杂物含量不大于0.3%,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0%。冗余土、再生细骨料混合后的再生材料颗粒级配满足合适的配比范围。胶凝材料的总质量分数为(5.5~13)%,其中水泥、石灰、粉煤灰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0~5)%、(0~‑2.5)%,再生材料的质量分数为68~75%。通过再生材料颗粒级配控制,获得不同粒径区间的合理搭配,降低总空隙率,充分发挥微细颗粒的集料、活性效应,降低胶凝材料用量,提高再生材料利用量,特别是冗余土的用量。冗余土用量大,胶凝材料总量低,且无需添加改善保水能力的外加剂,回填材料综合成本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