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97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9667.2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及传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编程超声波局放信号调理电路及超声波局放传感器。所述可编程超声波局放信号调理电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输入信号保护电路、可编程滤波电路以及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保护电路用于将输入的超声波局放信号限制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可编程滤波电路包括:低通滤波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以及多路切换开关,多路切换开关用于在程序控制下进行通路切换,以改变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包括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用于在程序控制下输出不同的增益。本发明实现输入信号过压保护的同时实现滤波电路带宽可调制,输出信号增益幅值可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44155.2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征电流检测电路、通信模组、芯片及电子设备,其中,特征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电力线上的电流,并输出与电流对应的第一差分电压信号,其中,电流包括特征电流;高通滤波器,与电流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第一差分电压信号进行高通滤波得到第二差分电压信号;多级差分无源陷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第二差分电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得到第三差分电压信号;差分转单端带通放大器,差分转单端带通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多级差分无源陷波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第三差分电压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和放大,并转换为单端电压信号,其中,单端电压信号用于表征特征电流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5080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3524.9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9/455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训练方法及软件定义终端操作系统评估方法,所述模型训练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段的容器状态信息、终端状态信息、应用程序状态信息以及第二时段的配电设备状态信息;根据容器状态信息、终端状态信息以及应用程序状态信息获取配电终端特征信息,并根据配电设备状态信息获取配电设备特征信息;根据配电终端特征信息以及配电设备特征信息对软件定义终端操作系统评估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目标软件定义终端操作系统评估模型。该方案解决了对配电设备管理进行评估时所需构建评估条件较复杂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8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07386.8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温度芯片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芯片、绝缘材料以及天线;绝缘材料,设置于温度传感芯片以及天线的下方,所述绝缘材料的下表面用于与待测物体相接触,传递待测物体的温度;所述天线通过导电胶与温度传感芯片相连接,所述天线用于接收能量信号,所述能量信号用于为所述温度传感芯片提供电能;所述温度传感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天线传输的所述能量信号之后,对接收到的温度进行测量,形成传感信号,并将所述传感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和所述天线还用于将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发送。本发明提供的无源温度芯片传感器,不需要额外提供电源,提高了电力设备监测系统的灵活性,满足现场应用的测温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264912.2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江涛 , 胡成博 , 路永玲 , 刘洋 , 姜海波 , 杨景刚 , 高超 , 陈舒 , 王永强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黄强 , 孙海全 , 庞振江 , 王峥 , 李良 , 王晓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量监测装置的数据采集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领域。本发明从概率统计分布角度提出了同时保障监测装置寿命需求和数据采集最大间隔需求的最小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复杂度低,在工程领域实用性强;并针对实际电池容量提出了数据采集间隔优化策略,不仅进一步保障数据监测的实时性,而且能够减少不同参量采集的时隙冲突;为了应对异常参量的监测,本发明还提出了处理器时隙分配策略,分别针对常规情况和数据异常情况进行不同处理,保障异常参量的持续跟踪反馈,同时提了出兼顾公平和提升异常数据监测实时性的传感器优先级设置法,同样易于在工程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18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618031.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永玲 , 胡成博 , 刘洋 , 徐江涛 , 陈舒 , 姜海波 , 高超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黄强 , 李杰 , 庞振江 , 王峥 , 孙海全 , 李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延与功耗联合优化的无线传感网数据融合调度算法,首先通过簇头节点选取及融合路由主干树构建,显著减少路由节点,降低数据多跳传输带来的额外功耗及延时;提出两级传输功率的数据融合簇构建算法,在每个融合簇中,簇头节点负责簇内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融合;通过冗余数据的压缩降维减少簇头的数据传输量,以降低传输功耗;提出簇内及簇间的数据融合调度算法,综合考虑传输时延、数据沉积量等因素,有效避免链路冲突,保证感知数据的传输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24317.8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3/00 , G06K19/077 , G06Q50/06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配网设备非可视部位的温度监测系统和方法,属于超高频射频技术领域。所述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用于对配网设备非可视部位监测,且该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基带信号处理模块、调频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非可视部位的温度值,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值合成为对应的基带信号,所述调频模块用于将所合成的基带信号调制成超高频信号,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发射所述超高频信号。该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可以无线、实时地对配网设备非可视部位温度检测和分析,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且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3489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10608.0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企智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晶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开关柜触头上的共形RFID天线,包括:第一背腔偶极子天线及第二背腔偶极子天线。第一背腔偶极子天线安装于开关柜动触头上,且第一背腔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一背腔结构固定于开关柜动触头上;第一共形陶瓷胚体固定于第一背腔结构上;宽频偶极子天线固定于第一共形陶瓷胚体上;第一超高频射频识别温度传感芯片加载于宽频偶极子天线;及第二背腔偶极子天线安装于开关柜静触头上,且第二背腔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二背腔结构固定于开关柜静触头上;第二共形陶瓷胚体固定于第二背腔结构上;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固定于第二共形陶瓷胚体上。借此,本发明的应用在开关柜触头上的共形RFID天线,结构简单合理,且天线增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64912.2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江涛 , 胡成博 , 路永玲 , 刘洋 , 姜海波 , 杨景刚 , 高超 , 陈舒 , 王永强 , 李鸿泽 , 贾骏 , 刘子全 , 张照辉 , 徐阳 , 黄强 , 孙海全 , 庞振江 , 王峥 , 李良 , 王晓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量监测装置的数据采集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领域。本发明从概率统计分布角度提出了同时保障监测装置寿命需求和数据采集最大间隔需求的最小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复杂度低,在工程领域实用性强;并针对实际电池容量提出了数据采集间隔优化策略,不仅进一步保障数据监测的实时性,而且能够减少不同参量采集的时隙冲突;为了应对异常参量的监测,本发明还提出了处理器时隙分配策略,分别针对常规情况和数据异常情况进行不同处理,保障异常参量的持续跟踪反馈,同时提了出兼顾公平和提升异常数据监测实时性的传感器优先级设置法,同样易于在工程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5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2373.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46 , G06F119/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电能质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力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发电用户集合中单个发电用户的光伏发电量、辐照信息、天气信息、时间信息和温度信息,以及该发电用户对应的第一预测模型,获得预测光伏发电量,以及根据目标用电用户集合中单个用电用户的用电量、天气信息、时间信息和温度信息,以及该用电用户对应的第二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用电量,根据目标发电用户集合中所有发电用户的预测光伏发电量和目标用电用户集合中所有用电用户的预测用电量对电能质量进行预测。由此,根据所有发电用户的预测光伏发电量和所有用电用户的预测用电量,能够有效感知发用电用户未来时刻的功率情况,避免台区出现电能质量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