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2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810336725.6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列车与站台屏蔽门之间用于对列车与站台屏蔽门之间间隙进行探测的探测光幕(1),设置在站台上用于生成判断结果的信号处理装置(2),设置在站台上和/或站台控制室内用于生成报警信号的控制装置(3),设置在站台上和/或站台控制室内用于存储及显示判断结果和操作记录的存储显示装置(4)和设置在站台上和/或站台控制室内用于将报警信号反馈给站台管理人员或乘客的报警装置(5)。本发明能够全面覆盖列车与站台屏蔽门之间的间隙,同时适用于各种曲线站台,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人员的安全与列车正常运行。

    一种远距离铁轨轨距自动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45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17563.1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铁轨轨距自动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铁轨(2)上方用于安装光源系统(3)和图像采集装置(4)的安装调节机构(1),设置在安装调节机构(1)上用于向铁轨(2)发射光线的光源系统(3),设置在安装调节机构(3)上、用于采集光源系统(3)照射在铁轨(2)及附近环境表面光线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送至图像处理单元(5)的图像采集装置(4),和用于接收图像采集装置(4)采集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计算铁轨(2)轨距的图像处理单元(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距离铁轨轨距自动测量装置能够在不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轨距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基于轨道的定位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1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278469.7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的定位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绝对位置标识设定;S2、相对位置标识设定;S3、轨道分段;S4、数据标定;S5、定位校准;S6、绝对位置定位校准;S7、相对位置定位校准;S8、将位置数据替换成地图数据中记录的相对位置数据;S9、运动出现错误并发出警报;S10、完成轨道定位校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轨道的定位校准方法,通过机器人预先生成的地图数据能够对列车运动进行实时校准,提高了校准的精确度。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08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0336920.9

    申请日:2018-04-16

    Inventor: 刘春梅 崔宝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点云获取: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建立全局坐标系、车体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将激光雷达测量的检测点坐标转换为全局坐标系下位置坐标;S2、点云预处理:通过所有位于全局坐标系下的检测点的点云数据计算轨道平面;S3、预警判断:将激光雷达实时测量的扫描点投影到步骤S2提取的轨道平面上,并计算其到轨道平面的投影距离,当投影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为异物侵限;当投影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异物不侵限。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将三维空间的问题简化成一维空间的来判断,在保证检测精度的条件下,降低了运算量,实现轨道交通隧道内的实时侵限检测。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7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570111.4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光源调节装置(1),设置在光源调节装置(1)内部的光源(2),设置在光源调节装置(1)外的信号采集装置(3);光源调节装置(1)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11),设置在支架(11)前端的透镜(12),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控制光源(2)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3)和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控制透镜(12)弯曲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能够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提供足够的光强度,同时能够通过对光源焦距的调整实现在隧道内部的定向光照。

    一种消毒机器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53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536495.1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毒机器人,其包括:用于驱动行走和提供支撑的底盘组件,所述底盘组件的上面具有一个支撑组件,在所述支撑组件上设有消毒雾化装置,所述消毒雾化装置包括一个雾化组件和一个独立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水箱,所述雾化组件包括:一个雾化箱、设在雾化箱内、用于将雾化箱内消毒液体进行雾化的超声波雾化器以及设在雾化箱上面的喷雾管,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消毒液体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的雾化箱内的水泵设在所述雾化箱和水箱之间。本发明所述消毒机器人具有作业时间长,不需要频繁加入消毒液的操作的优点。

    一种适用于铝型材导轨的同步带自动拆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71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87577.4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铝型材导轨的同步带自动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部件和用于拆装的驱动部件,其中,所述安装部件包括用于设置驱动部件的驱动固定座,该驱动固定座设在铝型材导轨的前面;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一个电机,所述电机呈垂直于所述铝型材导轨前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驱动固定座的下端,并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位置低于所述铝型材导轨下面;一个驱动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驱动轴的伸出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可以与所述同步带啮合的驱动轮。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固定在铝型材导轨上,实现自动拆装同步带,无需人工干预,解决了人工拆装困难的问题。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08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336920.9

    申请日:2018-04-16

    Inventor: 刘春梅 崔宝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在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点云获取: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建立全局坐标系、车体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将激光雷达测量的检测点坐标转换为全局坐标系下位置坐标;S2、点云预处理:通过所有位于全局坐标系下的检测点的点云数据计算轨道平面;S3、预警判断:将激光雷达实时测量的扫描点投影到步骤S2提取的轨道平面上,并计算其到轨道平面的投影距离,当投影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为异物侵限;当投影距离大于设定阈值时,判定异物不侵限。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将三维空间的问题简化成一维空间的来判断,在保证检测精度的条件下,降低了运算量,实现轨道交通隧道内的实时侵限检测。

    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28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336725.6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或红外探测扫描的异物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列车与站台屏蔽门之间用于对列车与站台屏蔽门之间间隙进行探测的探测光幕(1),设置在站台上用于生成判断结果的信号处理装置(2),设置在站台上和/或站台控制室内用于生成报警信号的控制装置(3),设置在站台上和/或站台控制室内用于存储及显示判断结果和操作记录的存储显示装置(4)和设置在站台上和/或站台控制室内用于将报警信号反馈给站台管理人员或乘客的报警装置(5)。本发明能够全面覆盖列车与站台屏蔽门之间的间隙,同时适用于各种曲线站台,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人员的安全与列车正常运行。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7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0570111.4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光源调节装置(1),设置在光源调节装置(1)内部的光源(2),设置在光源调节装置(1)外的信号采集装置(3);光源调节装置(1)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车体上的支架(11),设置在支架(11)前端的透镜(12),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控制光源(2)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3)和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控制透镜(12)弯曲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隧道检测的成像系统能够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检测提供足够的光强度,同时能够通过对光源焦距的调整实现在隧道内部的定向光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