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协同控制的热轧极薄板带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72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71046.9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协同控制的热轧极薄板带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采用多段多项式曲线相对独立的组合方法,保证某一目标区域分段辊形参数调整后不会影响其他区域辊形主要特征,由此形成特殊的热轧极薄板带工作辊辊形,实现热轧极薄板带的多目标协同控制。具体来说,将辊形曲线分为17段,各段曲线系数根据来料断面特征、热辊形特征、辊端压靠防控区域、局部浪形位置、薄带对中状态以及不同区域辊形补偿量进行确定,在板宽范围内,各段曲线除了满足各自控制功能外,还采用曲线端点一阶导数相等来保证辊形整体平滑性。该方法能够解决工作辊辊端压靠、薄带对中不稳定、局部高次浪形等问题,满足热轧极薄板带的板形控制多样化需求。

    一种用于多相区板带轧制的变形抗力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850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74036.2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多相区板带轧制的变形抗力预测方法,属于冶金机械、自动化及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制备试样,利用热膨胀实验获得冷却相变的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通过插值方法确定两相区给定温度下的各相体积分数;然后基于位错密度和流变应力得到流变应力与变形条件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通过高温压缩实验数据回归得到奥氏体区和铁素体区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常数、硬化系数和软化系数,两相区的变形抗力则基于混合法则计算得出。本发明考虑了不同相区的体积分数、位错密度和流变应力等对热轧带钢变形抗力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两相区的变形抗力与前述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实现了精准预测,确保了热精轧过程中无取向钢的热轧稳定性。

    一种兼顾多种宽度板带轧制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85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08491.2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兼顾多种宽度板带轧制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方法,属于冶金机械、自动化及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方法是通过先采用六次多项式曲线和两种及以上工作辊辊形曲线相叠加的方式获得叠加后的支持辊辊形曲线;然后根据不同宽度规格板带所要轧制的数量占比,将这些支持辊辊形曲线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权处理后的支持辊辊形曲线;之后对支持辊辊形的边部加工两段圆弧倒角,并采用与水平直线相切的两段圆弧在起始点与支持辊辊形曲线相叠加;最终获得倒角后支持辊辊形曲线,完成了兼顾多种宽度板带轧制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本发明具有可行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大规模的应用等优点。

    一种变接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9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63316.9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接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适用于改善高强度、薄规格板带复杂浪形缺陷,该方法包括:基于低次浪形的大小,设计二次曲线;基于高次浪形的位置和大小,设计六次曲线;将二次曲线和六次曲线叠加,在板带的宽度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工作辊中部区域辊形曲线,使得工作辊具有控制低次浪形和高次浪形的能力;在工作辊边部区域设计两段抛物线倒角,以起到防止辊端压靠的作用;将中部区域和边部区域的辊形曲线进行组合,得到全辊身的辊形曲线。本发明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辊辊形曲线,可达到同时改善特定宽度板带低次浪形和高次浪形两种板形缺陷的目的,同时可有效防止辊端压靠。

    一种宽幅铝板带热轧W型断面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531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372020.8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幅铝板带热轧W型断面的控制方法,属于轧钢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调整板形控制策略减小弯辊力以及调整分段冷却策略改变轧辊热膨胀分布两个途径来控制W型断面轮廓。对于四辊CVC轧机,工作辊正向窜辊等效于正向弯辊,故通过增加窜辊量来减小弯辊力的方式,保证轧件凸度的同时减小轧件的W型断面趋势。同时通过减小轧件边部喷淋量以提高轧辊边部位置热膨胀量,进而将W型边部翘起位置进行“压下”以减小轧件的W型断面趋势。本发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铝板带轧制过程中出现的W型断面,不仅提升了其板形质量,还对热轧板形控制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思路。

    基于多目标协同控制的热轧极薄板带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7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071046.9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协同控制的热轧极薄板带工作辊辊形设计方法,采用多段多项式曲线相对独立的组合方法,保证某一目标区域分段辊形参数调整后不会影响其他区域辊形主要特征,由此形成特殊的热轧极薄板带工作辊辊形,实现热轧极薄板带的多目标协同控制。具体来说,将辊形曲线分为17段,各段曲线系数根据来料断面特征、热辊形特征、辊端压靠防控区域、局部浪形位置、薄带对中状态以及不同区域辊形补偿量进行确定,在板宽范围内,各段曲线除了满足各自控制功能外,还采用曲线端点一阶导数相等来保证辊形整体平滑性。该方法能够解决工作辊辊端压靠、薄带对中不稳定、局部高次浪形等问题,满足热轧极薄板带的板形控制多样化需求。

    一种减少热轧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24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18187.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减少热轧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的工艺方法,属于轧制材料表面质量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工艺方法包括终轧温度的制定、花纹辊机架压下率的优化控制、层流冷却出口除水装置的优化、卷取温度的制定、以及卷取区域冷却水的使用制度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层流冷却出口除水装置优化是在层流冷却出口辊道气喷前,传动一侧增加多个侧喷装置,将花纹板表面层流冷却水的装置结构删除。本发明针对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覆盖精轧‑层冷‑卷取工艺方法,填补了国内在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控制方面的空白。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对热轧花纹板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花纹板表面质量。

    一种宽幅铝板带热轧W型断面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5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372020.8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幅铝板带热轧W型断面的控制方法,属于轧钢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调整板形控制策略减小弯辊力以及调整分段冷却策略改变轧辊热膨胀分布两个途径来控制W型断面轮廓。对于四辊CVC轧机,工作辊正向窜辊等效于正向弯辊,故通过增加窜辊量来减小弯辊力的方式,保证轧件凸度的同时减小轧件的W型断面趋势。同时通过减小轧件边部喷淋量以提高轧辊边部位置热膨胀量,进而将W型边部翘起位置进行“压下”以减小轧件的W型断面趋势。本发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铝板带轧制过程中出现的W型断面,不仅提升了其板形质量,还对热轧板形控制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思路。

    一种减少热轧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24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318187.X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减少热轧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的工艺方法,属于轧制材料表面质量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工艺方法包括终轧温度的制定、花纹辊机架压下率的优化控制、层流冷却出口除水装置的优化、卷取温度的制定、以及卷取区域冷却水的使用制度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层流冷却出口除水装置优化是在层流冷却出口辊道气喷前,传动一侧增加多个侧喷装置,将花纹板表面层流冷却水的装置结构删除。本发明针对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覆盖精轧‑层冷‑卷取工艺方法,填补了国内在花纹板表面氧化铁皮脱落控制方面的空白。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对热轧花纹板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花纹板表面质量。

    一种兼顾多种宽度板带轧制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85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808491.2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兼顾多种宽度板带轧制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方法,属于冶金机械、自动化及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方法是通过先采用六次多项式曲线和两种及以上工作辊辊形曲线相叠加的方式获得叠加后的支持辊辊形曲线;然后根据不同宽度规格板带所要轧制的数量占比,将这些支持辊辊形曲线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权处理后的支持辊辊形曲线;之后对支持辊辊形的边部加工两段圆弧倒角,并采用与水平直线相切的两段圆弧在起始点与支持辊辊形曲线相叠加;最终获得倒角后支持辊辊形曲线,完成了兼顾多种宽度板带轧制的变接触支持辊辊形设计。本发明具有可行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大规模的应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