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紫外加速老化的沥青老化程度多指标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8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24719.9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加速老化的沥青老化程度多指标评价方法,包括:获得经过紫外加速老化的沥青样品;将沥青样品制备成试验所需的多种检测样品;对各检测样品分别进行检测,获得各检测样品对应的多种预设类型指标的变化数据;根据检测得到的各指标的变化数据,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根据各指标的熵值及对应权重,综合评价沥青样品紫外加速老化程度。本发明适用于对沥青紫外加速老化,模拟实际紫外老化情况,可提高加速老化试验与真实路面老化的相关性,提高加速老化实验可靠性,极大缩短试验周期,并进一步提高沥青紫外老化服役的预测准确度,更加全面的评价沥青紫外老化程度。

    一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应力腐蚀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652745.6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应力腐蚀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属于排水管道服役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道、透明耐腐蚀内衬、封堵环板、应力加载装置和腐蚀溶液循环系统。钢筋混凝土管道横卧在支座上,内部设置透明耐腐蚀内衬,二者之间形成间隙,腐蚀溶液聚集在管身截面下部分间隙。应力加载装置通过钢条、拉杆和配置力传感器的高强螺栓进行固定。腐蚀溶液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管道与封堵环板相连接。该系统可以在确保腐蚀效果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腐蚀溶液的用量;同时,内衬的透明特性可使得直接观测管道内壁腐蚀过程的特性演化规律成为可能,而应力加载装置可以实现腐蚀和受力同步进行,更为有效模拟实际服役环境。

    一种腐蚀环境下排水管道辅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5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356924.X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蚀环境下排水管道辅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待检测管道两端开口;腐蚀溶液循环装置,用于与待检测管道连接,用于向待检测管道填充腐蚀溶液使待检测管道内形成腐蚀环境;可移动调节检测平台,位于待检测管道内,可沿待检测管道至少三个维度移动对待检测管道进行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腐蚀环境下管道状况的实时检测,并且检测维度多,可以实现对管道各个维度的全面检测,既保证了检测采集到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又能减少腐蚀溶液输入输出的次数,使得对腐蚀环境下管道残余性能及寿命周期试验方案具备可行性和连续性。

    一种多切缝药包爆炸裂纹面扩展定量分析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9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22158.X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切缝药包爆炸裂纹面扩展定量分析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爆炸裂纹分析技术领域,能够同时观测两个维度上爆炸裂纹面扩展过程,实时获得清晰、精确的裂纹面扩展图像,实现爆炸裂纹面扩展定量分析;该系统包括光路采集子系统、爆炸裂纹模型体、加载架和起爆器;所述加载架,用于固定所述爆炸裂纹模型体,实现爆炸裂纹模型体的上下左右移动;所述爆炸裂纹模型体,为内置有多切缝药包的有机玻璃块体,用于爆炸得到待分析的裂纹样品;所述起爆器,用于引爆所述爆炸裂纹模型体内的多切缝药包;所述光路采集子系统,包括光路模块和采集模块;所述光路模块用于产生满足图像采集的光线;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爆炸裂纹数据。

    一种腐蚀环境下排水管道辅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6924.X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蚀环境下排水管道辅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待检测管道两端开口;腐蚀溶液循环装置,用于与待检测管道连接,用于向待检测管道填充腐蚀溶液使待检测管道内形成腐蚀环境;可移动调节检测平台,位于待检测管道内,可沿待检测管道至少三个维度移动对待检测管道进行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腐蚀环境下管道状况的实时检测,并且检测维度多,可以实现对管道各个维度的全面检测,既保证了检测采集到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又能减少腐蚀溶液输入输出的次数,使得对腐蚀环境下管道残余性能及寿命周期试验方案具备可行性和连续性。

    一种缩尺沥青路面结构内外部温湿度平衡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5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95683.5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缩尺沥青路面结构内外部温湿度平衡的试验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缩尺沥青路面结构内外部温湿度平衡试验装置进行模拟自然基础工况、模拟标准调控工况、模拟非标调控工况和模拟涉水调控工况试验。该试验装置由隔温隔湿支撑框架、环境控制系统、缩尺沥青路面结构和传感器监测系统组成。通过在室内对由试件拼接而成缩尺沥青路面结构的温湿度参数快速调控,可以方便、有效地模拟实际沥青路面由自然基础工况达到指定标准或非标准工况时的温湿度平衡基础规律并积累基础试验数据,极大降低了测试所需的能源消耗与成本,为足尺加速加载实验中指定温湿度环境调控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一种交通荷载下足尺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服役性能研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2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194078.5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荷载下足尺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服役性能研究系统,包括:埋入主管道沟槽内的主管道和埋入支管道沟槽内的支管道;主管道与支管道相互垂直;在主管道沟槽和支管道沟槽内分别铺设120°管道砂石基础;沿主管道轴线,在主管道外壁布设多层主管道土压力计层;沿支管道轴线,在支管道外壁布设多层支管道土压力计层;沿主管道轴线,在主管道内壁布设多层主管道环向应变片层;在主管道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匀布设多个轴向应变片;沿支管道轴线,在支管道内壁布设多层支管道环向应变片层;在支管道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匀布设多个轴向应变片。本发明可测得交通荷载作用下,荷载向路面、路基和排水管道内外壁传递规律。

    一种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温度场数据扩充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02851.2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足尺道路加速加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温度场数据扩充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道路结构埋设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集,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取在相应工况下道路结构温度场仿真数据集;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取的仿真数据集,训练温度缺失值填补神经网络和温度场数据扩充神经网络;对温度缺失值填补神经网络和温度场数据扩充神经网络进行检验,以及实测数据的缺失值填补和扩充;根据反距离权重法对空间点进行插值计算。本发明适用于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温度场监测,对道路实测温度数据的缺失值填补与扩充,极大地提高了道路温度场实测温度数据的利用效率,实现对加速加载试验道路温度分布和变化的全面监测。

    一种基于主驱动车轮的沥青路面磨耗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9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21363.1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驱动车轮的沥青路面磨耗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框架系统、沥青路面系统、动力源传动系统以及加载车系统,沥青路面系统包括固定夹具和沥青混合料试件,固定夹具将沥青混合料试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环形加载台上以形成沥青试验环形路面;动力源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加载车系统包括车轮、配重模组以及监测模组,监测模组设置在车轮上以采集加载试验数据,传动装置两端连接车轮,动力装置直接驱动传动装置带动车轮沿沥青试验环形路面上滚动行驶和加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试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实现了方便、快捷地研究“车轮‑路面”相互作用所涉及到的摩擦、磨耗、噪音等沥青路面表面功能服役性能演化规律。

    一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应力腐蚀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1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52745.6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应力腐蚀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属于排水管道服役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道、透明耐腐蚀内衬、封堵环板、应力加载装置和腐蚀溶液循环系统。钢筋混凝土管道横卧在支座上,内部设置透明耐腐蚀内衬,二者之间形成间隙,腐蚀溶液聚集在管身截面下部分间隙。应力加载装置通过钢条、拉杆和配置力传感器的高强螺栓进行固定。腐蚀溶液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管道与封堵环板相连接。该系统可以在确保腐蚀效果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腐蚀溶液的用量;同时,内衬的透明特性可使得直接观测管道内壁腐蚀过程的特性演化规律成为可能,而应力加载装置可以实现腐蚀和受力同步进行,更为有效模拟实际服役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