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35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356924.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蚀环境下排水管道辅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待检测管道两端开口;腐蚀溶液循环装置,用于与待检测管道连接,用于向待检测管道填充腐蚀溶液使待检测管道内形成腐蚀环境;可移动调节检测平台,位于待检测管道内,可沿待检测管道至少三个维度移动对待检测管道进行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腐蚀环境下管道状况的实时检测,并且检测维度多,可以实现对管道各个维度的全面检测,既保证了检测采集到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又能减少腐蚀溶液输入输出的次数,使得对腐蚀环境下管道残余性能及寿命周期试验方案具备可行性和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22745.6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路面系统、预制板模具和制备方法,其中预制路面系统的主体结构为预制板,预制板上表面设有多个盲孔,监测器件安装于多个盲孔内,监测器件可以监测路面情况并产生相关监测数据,上位机与监测器件通信连接,监测器件能够将其监测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本申请提供的预制路面系统相比普通的预制装配式路面,可以更好的对该路段的行人车辆进行监测,根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为后续该路段的交通规划提供可靠凭证,利于该路段交通、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预制板模具可以用来生产预制板,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预制路面系统的制备方法,以更方便的使用本申请提供的预制路面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85146.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模拟重力流污水管道水力条件的微生物腐蚀试验装置,装置包括:腐蚀舱,用于模拟污水管道内腐蚀环境;重力流模拟部,位于腐蚀舱内,重力流模拟部与腐蚀舱底部呈预设角度倾斜,用于提供水头差,模拟真实污水管道中的重力流动;微生物腐蚀部,用于腐蚀舱处于适宜温度、湿度与硫化氢气体浓度条件,提供可设定腐蚀环境的功能,以实现不同气候环境地域的污水管道模拟腐蚀;气体收集部,与腐蚀舱连接,用于每次开启腐蚀舱门时收集腐蚀舱内的硫化氢气体;污水环境模拟部,用于调节腐蚀舱内的污水液相环境,用于考察水质与水力条件因素对污水管道腐蚀的影响。本发明可考察流速对于污水管道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974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46072.3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0K11/178 , H04L12/66 , H04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路交通噪音消减的主动降噪系统,包括户外设备箱、太阳能供电系统、云服务器、客户端以及多个主动降噪装置;其中,户外设备箱、太阳能供电系统以及主动降噪装置安装在公路两侧;多个主动降噪装置布置组成阵列,用于在指定区域内实现降噪;户外设备箱内设置有网关,户外设备箱的外侧设置有显示屏;网关用于将噪声数据无线传输给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中形成数据库;云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管理者的指令信息,并传输给网关,由网关执行指令信息,以控制主动降噪系统的工作状态;显示屏和客户端用于向用户展示每一个主动降噪装置的噪声数据和主动降噪系统对噪声环境的实时评价结果。本发明可以改善临街区域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56924.X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腐蚀环境下排水管道辅助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封堵装置,用于封堵待检测管道两端开口;腐蚀溶液循环装置,用于与待检测管道连接,用于向待检测管道填充腐蚀溶液使待检测管道内形成腐蚀环境;可移动调节检测平台,位于待检测管道内,可沿待检测管道至少三个维度移动对待检测管道进行检测。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腐蚀环境下管道状况的实时检测,并且检测维度多,可以实现对管道各个维度的全面检测,既保证了检测采集到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又能减少腐蚀溶液输入输出的次数,使得对腐蚀环境下管道残余性能及寿命周期试验方案具备可行性和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372635.X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路面振动信号的综合交通信息解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车辆经过监测区域时,通过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点获取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振动数据;其中,监测区域内包括多列平行分布的监测点;对路面振动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每一监测点对应的路面振动数据中的特征值,形成特征数据库;基于特征数据库,判断出相应监测点对应的特征值是否由同一辆车激励产生,确定每辆车对应每一列监测点的车辆矩阵;基于每辆车对应每一列监测点的车辆矩阵,获取相应车辆的交通信息。从而实现路面对车辆的智能感知,本发明可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的交通信息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521183.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损伤的直线道路加速加载试验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道路的交通总量预测结果;将交通总量转换为标准轴载作用下加速加载装置的总加载频次;获取道路的全年真实服役温度场,计算各温度段损伤占比;根据总加载频次和各温度段损伤占比,计算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根据各温度段所对应的加速加载试验装置的加载频次、载荷量以及试验温度,进行基于疲劳损伤的加速加载试验,实现对道路的加速加载试验。本发明适用于加速加载试验的疲劳研究,可以有效地实现基于疲劳损伤的加速加载试验,具有重要价值和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9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08758.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电的无线振动悬臂梁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该传感器包括压电悬臂梁和数据采集传输板两部分,其中压电悬臂梁包括质量块、压电片和金属基板,质量块位于金属基板的一端,两片压电片分别分布在金属基板的上方、下方;数据采集传输板包括MCU、接口模块、实时时钟模块、电源模块、LED灯、RF模块,其中接口模块包括SWD接口、串口接口、外部I/O接口、压电悬臂梁接口,压电悬臂梁的模拟信号经压电悬臂梁接口传入MCU的A/D接口,MCU内部将压电悬臂梁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RF模块接口传输至RF模块,RF模块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输出,电源模块为数据采集传输板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1154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524517.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1B21/3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路表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待检测路表的多源数据,包括:三向加速度数据、视频图像数据、车况数据和环境数据,多源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单位距离对应的时间戳,将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空间距离序列数据;根据单位距离对应的垂向加速度数据,使用训练完成的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表征路况状态的路面平整度;根据单位距离对应的三向加速度数据,计算表征路况状态的行车平顺性;使用训练完成的路表状态检测模型,根据设定的单位距离内的垂向加速度动态阈值,提取异常多源数据,获取异常多源数据的多模态特征并融合,对其他路表状态进行检测。本发明能实现对路表状态的全面综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8800.0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 昭通昭阳绕城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体植入传感器支架、道路及道路用传感器装配施工方法,包括调节座和支撑杆,调节座、支撑杆构设出传感器的安装空间,支撑杆下部连接于道路基层,面层覆盖支撑杆上部,支撑杆上安装有可沿支撑杆移动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支撑杆配合固定传感器,第二限位件与支撑杆配合将支撑杆锁定在道路基层,调节座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可移动,调节座根据传感器的型号规格可定制,支撑杆装配于调节座的边沿,支撑杆的装配数量和装配位置根据传感器的型号规格可定制,本发明自定义程度高,能够自由调节埋设深度,不受地面钻孔直径和深度的限制,适用于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植入式传感器,保持了面层结构的平整度和一体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