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2686.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期在轨运行载人航天器安全状态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遥测数据接收模块、危险事件监控模块、危险源状态监控模块;遥测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轨运行的载人航天器下行遥测参数;危险事件监控模块,根据载人航天器与危险事件相应的环境监测遥测参数,判断是否发生危险事件,将危险事件判断结果发送给综合评定模块;危险源状态监控模块,根据危险源的遥测参数是否在预设的取值范围之内,判定危险源的安全状态;综合评定模块,根据危险事件判断结果、危险源的后果严重程度、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判定载人航天器是否为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70465.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臂舱段组装过程姿态预示及在轨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包括建立漂浮基机械臂动力学模型;建立舱段组装过程仿真模型;开展机械臂舱段组装过程动力学预仿真;开展组合体转位飞行姿态的无控飞行姿态测试;利用仿真结果及遥测数据对仿真模型及动力学参数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仿真模型及动力学参数再次按照舱段组装任务状态开展仿真预示。本发明,采用了仿真‑在轨测试‑模型修正‑再仿真的方式,以漂浮基机械臂动力学基本方程为基础,结合在轨测试数据修正动力学参数,克服了转位过程动力学地面无法系统验证的困难提升仿真预示精度,提升任务测控覆盖率,有效保证任务可靠实施,为空间站建造和应用发展积累经验和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45686.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的并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S100,组合体航天器通过并网控制器将母线输入的信号变压输出至对接机构;S200,在所述对接机构上进行远端信号采样;S300,将远端采样信号反馈至所述并网控制器;S400,所述并网控制器根据所述远端采样信号调节输出信号的电压并以调整后的信号输出;S500,所述对接机构接收所述调整后的信号并通过浮动断接器传输至负载。通过将并网电压控制的采样反馈点设置在组合体航天器的对接机构上,靠近浮动断接器和负载飞行器,可实现高精度、长寿命的并网电压控制,且未对组合体航天器原有结构造成影响,实现低成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4375.1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寿命预示和维修预估方法,包括:S1.基于目标的目标特性建立针对所述目标的寿命预测模型;S2.基于所述寿命预测模型,以及预设的判断准则构建针对所述目标的寿命决策分析模型;S3.采集所述目标的数据,所述寿命预测模型基于所述数据获得所述目标在未来会发生故障的判定结果;S4.将所述判定结果输入所述寿命决策分析模型,输出分析报告。本发明的寿命预示和维修预估方法能够更系统全面且准确的预测评估出整个目标产品的将来的寿命,使得对目标产品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4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26083.1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在轨建造工程管理风险识别管控方法,包括采用基于静态故障分析和动态飞行事件保证链相结合的方识别风险以及采用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管控。本发明的风险识别和管控方法,可有效对载人航天器全寿命周期实施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24393.X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30/3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站寿命保障和延长方法,包括:S1、将空间站产品根据功能和使用特性进行分类;S2、将分类后的空间产品从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规则角度出发进行分析;S3、根据步骤S2的分析结构,将空间站产品划分为有损耗特性的产品和非损耗特性产品;S4、分别针对有损耗特性产品和非损耗特性产品进行可靠性设计。本发明的空间站寿命保障和延长方法,结合空间站对象,从寿命特征入手,提出了长寿命保障策略,同时分析了空间站延寿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40754.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机电路级建模的航天器能源系统故障仿真方法,属于航天器系统仿真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一个能全面覆盖能源系统供电网络状态的航天器能源电路系统,并对航天器能源电路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进行分层设置。基于航天器能源电路系统模型,在不同的层级注入不同的故障数据,故障数据包括故障类型、设定参数变化范围、故障的发生时刻及停止时刻,再进行故障仿真设置及仿真运算参数设置,开展仿真模拟,得到仿真结果。本发明模型颗粒度深入到单机电路级,再基于此模型开展完善的能源故障模式识别和影响分析,以支撑型号进行完善的可靠性设计和故障预案、重构程序设计等工作,确保航天器长期在轨飞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7417.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供电母线配置的航天器跨舱段负载配电设计方法,包括:基于发电能力、负载整体用电需求,设计母线传输层;基于母线传输层以及负载的详细用电需求,对负载配电层进行设计,包括对配电设备以及负载的多母线分配进行设计;对负载配电层进行优化设计,将航天器配电功率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计算,并作为开展负载分配的依据,实现配电效率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9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47458.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白美 , 王友渔 , 梁常春 , 朱超 , 刘鑫 , 张文明 , 胡成威 , 高升 , 唐自新 , 高翔宇 , 谢宗武 , 刘业超 , 李大明 , 罗文成 , 杨宏 , 王翔 , 周佐新 , 林益明
Abstract: 一种空间用级联式组合双机械臂及级联方法,两个独立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以及双臂组合转接件;所述两个独立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体积不同,分别记为大臂和小臂;所述的双臂组合转接件包括大臂端和小臂端,用于为所述大臂和小臂级联提供机、电、热接口;级联后,大臂给小臂供电;在小臂运动时,大臂处于待机制动状态并作为小臂的浮动基座,大臂运动时,小臂处于待机制动状态;所述的大臂用于空间大范围转移,小臂用于小范围移动调姿和末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50469.6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牛嘉祥 , 胡玉茜 , 吴志红 , 张思博 , 余晟 , 周波 , 顾明 , 梁常春 , 潘冬 , 朱剑冰 , 王友渔 , 胡成威 , 高升 , 熊明华 , 唐自新 , 王耀兵 , 李大明 , 罗文成 , 杨宏 , 王翔 , 周佐新 , 林益明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间机械臂的大型舱段自主捕获或转位方法,属于空间站舱段飞行操作设计领域;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建立空间站上各模块与目标大型舱段之间的通信网络;通过数管控制器采集目标大型舱段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数据,并将目标大型舱段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数据发送至机械臂控制器;通过数管控制器采集捕获或转位过程执行状态信息,经测控模块下行至地面,用于监测;机械臂控制器采集空间机械臂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实现对大型舱段的自主捕获或转位,或对大型舱段的模拟捕获或转位;本发明通过控制方案及信息流方案,实现高实时性、自主控制、可复用的多舱段自主捕获及转位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