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594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1110795.3
申请日:2020-10-16
申请人: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D04H1/4374 , D04H1/4382 , D04H1/46 , D04H1/492 , D04H1/593 , D04H1/70 , D06C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保温絮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絮片至少包括由多孔聚酰亚胺纤维构成的隔热层,以及由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多孔聚酰亚胺纤维混纺构成的保温层。所述制备方法中,絮片是由纤维经开松、成网、铺网后制成的,其中多孔聚酰亚胺成分是由聚酰胺酸原丝在开松或成网步骤之后经热亚胺化制得的。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保温絮片采用多孔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增强了其保温隔热能力,同时调整了制备过程中的热亚胺化步骤,以避免过早进行热亚胺化对纤维多孔结构造成破坏,使制得的絮片保有最佳的保温隔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8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1109639.5
申请日:2020-10-16
申请人: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D06M15/59 , D02G3/04 , D02G3/44 , D02G3/32 , D06M10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竹纤维、抗菌抗皱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改性竹纤维由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对竹纤维进行浸渍,经热亚胺化反应后得到。所述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由二酐和二胺共聚得到,所述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0.85:1~1.20:1。抗菌抗皱复合纱线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棉纤维45‑65重量份、锦纶纤维15‑35重量份、氨纶纤维1‑20重量份、聚酰亚胺纤维5‑25重量份和改性竹纤维14‑34重量份。本发明采用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对竹纤维进行浸渍包覆改性,提高了竹纤维的韧性和耐洗性;再将改性竹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等其它纤维混合纺纱,增加竹纤维与复合纱线其他组分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纱线的整体抗皱性、舒适性和抗菌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594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10795.3
申请日:2020-10-16
申请人: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D04H1/4374 , D04H1/4382 , D04H1/46 , D04H1/492 , D04H1/593 , D04H1/70 , D06C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保温絮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絮片至少包括由多孔聚酰亚胺纤维构成的隔热层,以及由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多孔聚酰亚胺纤维混纺构成的保温层。所述制备方法中,絮片是由纤维经开松、成网、铺网后制成的,其中多孔聚酰亚胺成分是由聚酰胺酸原丝在开松或成网步骤之后经热亚胺化制得的。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保温絮片采用多孔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增强了其保温隔热能力,同时调整了制备过程中的热亚胺化步骤,以避免过早进行热亚胺化对纤维多孔结构造成破坏,使制得的絮片保有最佳的保温隔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9184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09639.5
申请日:2020-10-16
申请人: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D06M15/59 , D02G3/04 , D02G3/44 , D02G3/32 , D06M10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竹纤维、抗菌抗皱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改性竹纤维由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对竹纤维进行浸渍,经热亚胺化反应后得到。所述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由二酐和二胺共聚得到,所述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0.85:1~1.20:1。抗菌抗皱复合纱线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棉纤维45‑65重量份、锦纶纤维15‑35重量份、氨纶纤维1‑20重量份、聚酰亚胺纤维5‑25重量份和改性竹纤维14‑34重量份。本发明采用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对竹纤维进行浸渍包覆改性,提高了竹纤维的韧性和耐洗性;再将改性竹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等其它纤维混合纺纱,增加竹纤维与复合纱线其他组分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纱线的整体抗皱性、舒适性和抗菌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3315.1
申请日:2020-09-14
申请人: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9/04 , C02F9/08 , C02F101/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酸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微纳气泡反应塔和加药装置;所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与微纳气泡反应塔连接,所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与用于供入酸性废水的进水管道连接;所述加药装置的第一出药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进水管道加入pH调节剂,所述加药装置的第二出药端与所述微纳气泡反应塔连接,用于向所述微纳气泡反应塔加入活性药剂。本发明通过向酸性废水中投加pH调节剂使其转换为中碱性后再通入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和微纳气泡反应塔中,还向微纳气泡反应塔中通入活性药剂,使酸性废水在臭氧微纳气泡和活性药剂的作用下被充分处理,而且大大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2114.X
申请日:2020-09-14
申请人: 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微纳气泡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臭氧气泡发生装置,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和微纳气泡反应塔,其中,所述臭氧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臭氧气体和废水进行一次溶气;所述臭氧微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臭氧气体和废水进行二次溶气。将臭氧和废水经过一次溶气过程和二次溶气过程后,废水中的微纳气泡的尺寸明显减小,增强了微纳气泡在水中的稳定性,大大延长了微纳气泡的湮灭时间,利于臭氧传质与溶解,可以极大提升臭氧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使本发明的废水处理系统不必增加接触反应塔数量即可达到废水效果,从而使废水处理系统的体积减小,集成化程度较高,便于流动化作业,使用方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