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9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96105.8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次起动运载器动力系统,设计包括主动力模块、辅助动力模块及增压输送模块的动力系统架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动力方案,统一主、辅动力系统使用的推进剂种类,简化运载器动力系统,提升其重复使用维护性,实现其多次起动功能且起动次数不受起动装置的限制,具备多次起动、多次重复使用能力,同时降低了动力架构设计难度,内部设计优化了布局空间,起到了简化点火系统、提高点火可靠性和稳定性、点火次数不受限制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98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10293.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温控泵的热真空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热真空罐、控温组件、控制箱、计算机、加热片供电装置;在热真空罐内部,放置第一加热笼和第二加热笼,温控泵组件放置第一加热笼中,控温组件放置第二加热笼中,温控泵组件和控温组件通过介质入口管和介质出口管连接成回路;控制箱、计算机、加热片供电装置置于热真空罐的外部,与热真空罐内部的温控泵组件和控温组件通过若干电缆连接。本发明解决常规的热真空试验系统无法完全模拟空间使用状况、在真空条件下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升降温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45843.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控系统的微型集成模块,包括:基板、微型泵芯体、温控阀芯体、滤芯、补偿元件、加排阀芯和控制电路板;其中,微型泵芯体的前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滤芯相连接;微型泵芯体的后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温控阀芯体相连接;温控阀芯体的前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微型泵芯体连接,温控阀芯体的后端通过第三管路与至冷端接口连接,温控阀芯体通过第四管路连接冷端回接口,温控阀芯体通过第五管路连接至热端接口;滤芯的上部前端通过第五管路与加排阀芯连接,滤芯的上部后端通过第六管路与热端回接口连接;滤芯的下部通过两条并联管路与补偿元件连接。本发明克服了常规流体回路系统尺寸较大集成程度低难以在小型航天器应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94467.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泵,包括:壳体组件和叶轮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叶轮组件相连接。本发明能够集大成度降低产品的体积重量,同时减少更多的部件提高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445843.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控系统的微型集成模块,包括:基板、微型泵芯体、温控阀芯体、滤芯、补偿元件、加排阀芯和控制电路板;其中,微型泵芯体的前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滤芯相连接;微型泵芯体的后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温控阀芯体相连接;温控阀芯体的前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微型泵芯体连接,温控阀芯体的后端通过第三管路与至冷端接口连接,温控阀芯体通过第四管路连接冷端回接口,温控阀芯体通过第五管路连接至热端接口;滤芯的上部前端通过第五管路与加排阀芯连接,滤芯的上部后端通过第六管路与热端回接口连接;滤芯的下部通过两条并联管路与补偿元件连接。本发明克服了常规流体回路系统尺寸较大集成程度低难以在小型航天器应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0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0176069.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9/047 , F04D29/06 , F04D29/58 , F04D13/06
Abstract: 基于空间环境无重力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空间悬浮轴承的长寿命温控泵系统,包括泵体(1)、轴端螺母(2)、叶轮(3)以及电机;电机采用前空间悬浮轴承(6)和后空间悬浮轴承(7),采用冷却润滑介质大循环与冷却润滑介质小循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把温控泵内部产生的热量充分带走,并使空间悬浮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以便形成润滑膜;保证温控泵系统在运转时不会发生物理接触性的摩擦磨损,可以解决滚动轴承寿命对温控泵寿命的制约,进而延长航天器的在轨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2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4330.2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5/08 , F04D29/057 , F04D29/28 , F04D29/30 , F04D29/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命、低噪音涡轮风机。涡轮风机启动前使外部高压气体通过静压轴承进入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的间隙处形成高压气膜将转子先悬浮起来;涡轮高速电机系统开始启动时,转子组件高速旋转,空气经过高速叶轮旋转增压后,大部分通过涡轮气体出口供气,小部分通过叶轮后部,依次通过前动压轴承悬浮动压槽增压然后再通过后动压轴承最后通过转轴中心孔回到叶轮气体入口,此时由于转子高速旋转带动动压轴承的悬浮动压槽作用形成自主的动压效应,可以实现转子悬浮。本发明可彻底解决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实现长寿命和噪音设计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229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624330.2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5/08 , F04D29/057 , F04D29/28 , F04D29/30 , F04D29/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命、低噪音涡轮风机。涡轮风机启动前使外部高压气体通过静压轴承进入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的间隙处形成高压气膜将转子先悬浮起来;涡轮高速电机系统开始启动时,转子组件高速旋转,空气经过高速叶轮旋转增压后,大部分通过涡轮气体出口供气,小部分通过叶轮后部,依次通过前动压轴承悬浮动压槽增压然后再通过后动压轴承最后通过转轴中心孔回到叶轮气体入口,此时由于转子高速旋转带动动压轴承的悬浮动压槽作用形成自主的动压效应,可以实现转子悬浮。本发明可彻底解决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实现长寿命和噪音设计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6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03921.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F04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涡轮风机性能实验台,包括:传感器和管路系统;传感器和管路系统包括用于涡轮风机性能试验的性能路、用于涡轮风机寿命试验的寿命路和用于采集涡轮风机运转噪声的噪声测试仪;性能路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口、入口温度传感器、入口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出口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流量调节阀和排气口;寿命路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口、第二流量调节阀和排气口。本发明还公开了医用涡轮风机性能实验方法,包括涡轮风机性能试验和寿命试验。本发明平台采用自动化流量、压力、功率等参数的采集同时可以实现涡轮风机的自动化加减速控制,同时集成噪音测试系统和模拟安装环境,能够实现医用涡轮风机性能的精确、自动化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76069.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9/047 , F04D29/06 , F04D29/58 , F04D13/06
Abstract: 基于空间环境无重力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空间悬浮轴承的长寿命温控泵系统,包括泵体(1)、轴端螺母(2)、叶轮(3)以及电机;电机采用前空间悬浮轴承(6)和后空间悬浮轴承(7),采用冷却润滑介质大循环与冷却润滑介质小循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把温控泵内部产生的热量充分带走,并使空间悬浮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以便形成润滑膜;保证温控泵系统在运转时不会发生物理接触性的摩擦磨损,可以解决滚动轴承寿命对温控泵寿命的制约,进而延长航天器的在轨服役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