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自适应的真空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617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13235.5

    申请日:2019-12-19

    Inventor: 李白 易欢 黄炳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自适应的真空度控制系统,其包括真空室,进气管道,喷管和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彼此相连并同轴配置的可调节收集段,等直段和扩散段,所述排气组件穿过所述真空室壁进行设置,所述可调节收集段位于真空室内,其进气口面积可调,所述扩散段位于真空室外,所述喷管配置于真空室内,经由所述进气管道与真空室外的气源相连,所述喷管与所述排气组件彼此相间隔地同轴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并且在真空度高的前提下,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真空度调节,还能够自适应稳定在某一所需真空度。

    一种发动机试车台用单股高温热气与冷空气的掺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405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71130.5

    申请日:2019-12-26

    Inventor: 易欢 刘怀印 晏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试车台用单股高温热气与冷空气的掺混装置,其包括同轴线配置的冷空气腔体、掺混段内腔体和稳流段,掺混段内腔体由扩张段、等直段和收缩段依次相连而成,其位于扩张段的端部设置有高温热气进气口,另一端与稳流段相连;冷空气腔体通过外壳体密封包裹住掺混段内腔体而构成,在外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冷空气进气口;在扩张段上设置有多个冷空气稳流孔、在等直段上设置有多个冷空气掺混孔、在收缩段上设置有多个使冷空气逆气流吹入的冷空气吹离孔;在稳流段靠近出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调压排气孔,与调压排气孔连接的调压管道上设置有调压阀。本发明能够满足3~10kg/s新型发动机试车台的低温度损失和气流均匀试验需求。

    高温连续式氮气加热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27560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1001408.1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连续式氮气加热器。其包括筒体、水冷正电极、水冷负电极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安装于筒体的中轴线上,其一端通过滑动转接件与水冷正电极相连,水冷正电极经由密封连接在筒体的一端上的水冷端面法兰穿出与电源相连,加热元件的另一端从封闭筒体另一端的石墨挡板穿出;通过电极转接盘安装在加热元件上的上下两个水冷负电极经由筒体壁上的通孔穿出与电源连接,加热元件是通过外层的石墨直管和内层的外管壁带有螺旋翅片的石墨直管组成的夹层结构,通过螺旋翅片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形成有螺旋通道,与加热元件一端相连的滑动转接件上具有通孔。本发明解决了加热元件热膨胀及大电流导电的难题,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氮气气流的连续加热。

    高温连续式氮气加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275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01408.1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3/0405 F24H9/0052 F24H9/1863 F24H22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连续式氮气加热器。其包括筒体、水冷正电极、水冷负电极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安装于筒体的中轴线上,其一端通过滑动转接件与水冷正电极相连,水冷正电极经由密封连接在筒体的一端上的水冷端面法兰穿出与电源相连,加热元件的另一端从封闭筒体另一端的石墨挡板穿出;通过电极转接盘安装在加热元件上的上下两个水冷负电极经由筒体壁上的通孔穿出与电源连接,加热元件是通过外层的石墨直管和内层的外管壁带有螺旋翅片的石墨直管组成的夹层结构,通过螺旋翅片在外层管和内层管之间形成有螺旋通道,与加热元件一端相连的滑动转接件上具有通孔。本发明解决了加热元件热膨胀及大电流导电的难题,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氮气气流的连续加热。

    一种氧化铝陶瓷空心砖蓄热加热器用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5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28711.X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铝陶瓷空心砖蓄热加热器用蓄热体,由若干块正六棱柱蓄热块及由所述蓄热块切割形成的边块组装而成的圆柱结构;所述蓄热块轴向设置气流通孔,所述气流通孔在蓄热块横截面上以等边三角形形式布置;所述蓄热体每层中的蓄热块以中心蓄热块为中心沿周向依次排布,最外围的蓄热块外侧之间的缺块由所述边块补填;所述蓄热体上下层蓄热块的气流通孔对应连通,上下层边块的气流通孔对应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氧化铝陶瓷空心砖蓄热加热器用蓄热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氧化铝陶瓷空心砖蓄热加热器用蓄热体及其制备方法,蓄热体的陶瓷缺陷低、抗热振性能强。

    一种发动机试车台用多股高温热气与冷空气的掺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405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370955.5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试车台用多股高温热气与冷空气的掺混装置,包括同轴线配置的冷空气腔体、掺混段内腔体和稳流段,掺混段内腔体由扩张段、等直段和收缩段依次相连而构成,其前端设置有封堵住扩张段入口的转向平板,其后端与稳流段相连;冷空气腔体通过外壳体密封包裹住掺混段内腔体而构成,在等直段的靠近前端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高温热气进气口,在外壳体的靠近前端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冷空气进气口;在转向平板上布置多个冷空气抗转向孔;在扩张段上设置有多个冷空气稳流孔,在等直段上设置有多个冷空气掺混孔,在收缩段上设置有多个冷空气吹离孔;稳流段包括短等直段和收缩段。本发明适用于大流量试车台。

    一种电预热蓄热式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59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044493.3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预热蓄热式加热器,包括外筒体、多个隔热内筒体和蓄热片组件;隔热内筒体同轴设在外筒体内部;蓄热片组件设在相邻两个隔热内筒体之间,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道,通道内均设有加热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筒,均配合连接定位件;加热部与地面垂直,一侧定位件支撑蓄热片组件,另一侧定位件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缝隙;加热部与地面平行,定位件在竖直方向上支撑蓄热片组件,两个支撑筒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向上与定位件之间存在缝隙,用于提供热胀空间。本发明提供的电预热蓄热式加热器,对蓄热片组件提供了承力定位以确保立式装配的便捷性,在卧式使用时,避免受热变形影响,保证蓄热片组件受力稳定性,便于安装及维护。

    一种石墨电感应加热器用高温曲线实现装置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1592735.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一种石墨电感应加热器用高温曲线实现装置及实现方法,涉及惰性气体加热领域;包括n个石墨蓄热块、底部支撑板、周向保温层、壳体、感应线圈和顶部保温层;其中,壳体为竖直放置的中空柱状结构;底部支撑板水平放置在壳体内底部;n个石墨蓄热块依次竖直相邻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轴心处;周向保温层套装在n个石墨蓄热块的外壁;感应线圈套装在周向保温层顶端的侧壁;顶部保温层固定设置在周向保温层的顶端;且顶部保温层伸出壳体;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5;本发明解决了石墨材料轴向导热系数过高导致无法实现轴向高温度梯度曲线的问题,使石墨电感应加热器预热完成后能够实现轴向特定高温曲线,突破石墨电感应加热器预热技术。

    一种高精度自适应的真空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617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1313235.5

    申请日:2019-12-19

    Inventor: 李白 易欢 黄炳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自适应的真空度控制系统,其包括真空室,进气管道,喷管和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彼此相连并同轴配置的可调节收集段,等直段和扩散段,所述排气组件穿过所述真空室壁进行设置,所述可调节收集段位于真空室内,其进气口面积可调,所述扩散段位于真空室外,所述喷管配置于真空室内,经由所述进气管道与真空室外的气源相连,所述喷管与所述排气组件彼此相间隔地同轴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并且在真空度高的前提下,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真空度调节,还能够自适应稳定在某一所需真空度。

    一种电预热蓄热式加热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59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44493.3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预热蓄热式加热器,包括外筒体、多个隔热内筒体和蓄热片组件;隔热内筒体同轴设在外筒体内部;蓄热片组件设在相邻两个隔热内筒体之间,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两个通道,通道内均设有加热部,且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支撑筒,均配合连接定位件;加热部与地面垂直,一侧定位件支撑蓄热片组件,另一侧定位件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缝隙;加热部与地面平行,定位件在竖直方向上支撑蓄热片组件,两个支撑筒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向上与定位件之间存在缝隙,用于提供热胀空间。本发明提供的电预热蓄热式加热器,对蓄热片组件提供了承力定位以确保立式装配的便捷性,在卧式使用时,避免受热变形影响,保证蓄热片组件受力稳定性,便于安装及维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