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淋水防治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3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88575.4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淋水防治方法,属于矿山地下水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巷道掘进支护过程中在巷道支护结构中布设管壁开有小孔的导水管,导水管固定于巷道顶板、底板及侧帮,后期经混凝土喷浆支护后埋设于巷道支护结构。导水管外包裹滤水材料。巷道支护结构与底板排水沟结合部位预留导水管出口。巷道无排水沟一侧导水管经巷道帮壁、底板沟槽连接至排水沟一侧。导水管两端开口由泵送装置接入巷道排水沟中或直接接入巷道排水沟中。导水管埋设固定完毕后,对巷道顶板及侧帮喷射防水混凝土,在临空面形成防水屏障。本发明提供的巷道帮壁淋水处理方法,操作简单,不影响支护结构力学性能,淋水处理效果好,有助于改善井下作业条件。

    一种含水层中斜坡道掘进分段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7377.6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水层中斜坡道掘进分段注浆方法,属于矿山注浆加固技术领域。针对含水层斜坡道注浆加固技术,根据注浆过程压力变化,将注浆过程分为微压充填‑低压扩散‑中压加固‑高压劈裂四个阶段。微压充填阶段注浆孔口初始压力为0,采用低浓度单液浆对含水层原始裂隙进行充填;低压扩散阶段采用低浓度双液浆进行注浆,原始裂隙扩展,注浆半径增大;中压加固阶段采用高浓度双液浆进行注浆,加固含水层;高压劈裂阶段采用高浓度双液浆,对由高压形成的孔口新生劈裂裂隙及原始裂隙进行加固,形成隔水层。本发明利用注浆压力变化,对注浆过程进行量化控制,保障含水层斜坡道周边岩体稳定性,有效提高掘进效率。

    一种含水层中斜坡道掘进分段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587377.6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水层中斜坡道掘进分段注浆方法,属于矿山注浆加固技术领域。针对含水层斜坡道注浆加固技术,根据注浆过程压力变化,将注浆过程分为微压充填‑低压扩散‑中压加固‑高压劈裂四个阶段。微压充填阶段注浆孔口初始压力为0,采用低浓度单液浆对含水层原始裂隙进行充填;低压扩散阶段采用低浓度双液浆进行注浆,原始裂隙扩展,注浆半径增大;中压加固阶段采用高浓度双液浆进行注浆,加固含水层;高压劈裂阶段采用高浓度双液浆,对由高压形成的孔口新生劈裂裂隙及原始裂隙进行加固,形成隔水层。本发明利用注浆压力变化,对注浆过程进行量化控制,保障含水层斜坡道周边岩体稳定性,有效提高掘进效率。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充填料浆浓度智能控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9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118260.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充填料浆浓度智能控制系统与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搅拌系统、流变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光谱分析系统、图像获取系统及浓度控制系统。应用时,首先对流变参数、光谱及图像特征的三种浓度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构建基于不确定性冲突背景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然后进行料浆的浓度分析,将浓度进行权值分析及融合,最终得出料浆的实时浓度值。最后充填料浆浓度控制系统依据比对结果,通过骨料添加、胶凝材料添加等工艺环节的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料浆浓度的智能化控制。该系统通过对多源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大幅度提高了浓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度提高充填系统的生产效率。

    一种厚大破碎矿体长锚索预护顶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74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846915.9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大破碎矿体长锚索预护顶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矿脉划分为中段、中段内划分分层,并将矿块分为矿房和矿柱;其次布置采准工程,在分段内通过出矿采联通达矿体,完成通风溜破系统,进而完成第一步回采和充填;然后进行第二步回采矿柱,在采场顶部分层进行长锚索支护,该矿柱的长锚索支护层作为下一分段一步采采场;最后将剩余矿柱分层回采;以此类推,完成各中段矿体回采。本发明将长锚索预支护和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结合,矿房、矿柱分布回采,发挥长锚索支护具有锚固深度大、锚固力大、承载力高等优势,提高了采场生产效率、施工安全性。

    基于电解水驱动的铀矿地浸-储氢-CO2封存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7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67520.2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解水驱动的铀矿地浸‑储氢‑CO2封存系统与方法,属于金属矿溶浸开采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解水体系、砂岩铀矿浸出体系、H2收集体系和智能调控体系,电解水体系产生的氧气通过O2输送管输送至砂岩铀矿浸出体系的高温加热装置中,电解水体系产生的氢气通过H2输送管输送至H2收集体系的H2储罐中,智能监测体系通过信号传输线与电解水体系、砂岩铀矿浸出体系连接,实现全系统的智能调控。该系统通过电解水生成H2和O2,产生的H2进行氢气储能,O2用于砂岩铀矿的中性浸出,并在浸出过程中通过注入CO2,实现CO2的封存,将三轴压力机与高温加热装置结合模拟砂岩铀矿原位浸出的高温高压环境。该系统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清洁的能源体系。

    一种堆浸体系喷-滴复合式智能布液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97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81640.7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浸体系喷‑滴复合式智能布液系统包括:在矿堆所在区域的地形高处布设的上位池,以及在矿堆所在区域的地形低处布设的下位池;矿堆顶部交叉铺设多根堆顶管线,矿堆堆侧布设多根堆侧管线;每一根堆顶管线上安设多个滴灌口,每一根堆侧管线上安设多个滴灌口;上位池通过布液管路连通多根堆顶管线,上位池通过布液管路连通多根堆侧管线;在矿堆顶部,布液管路上安设多个喷淋头;矿堆底部铺设防渗漏底垫,防渗漏底垫上设有集液渠,集液渠连通下位池;下位池通过集液管路连通上位池,集液管路上设置单向泵。本发明实现可行有效的喷‑滴作业关联协同智能布液,改善矿堆的持液率与矿物浸出效率。

    一种用于搅拌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实时监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02082.1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搅拌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实时监测装置与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微型旁路环管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可视化系统,微型旁路环管系统中,引流管置于搅拌槽底部,通过引流闸阀连接加压泵,加压泵后接串联式微型环管,数据采集可视化系统中,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连接串联式微型环管,流量计置于串联式微型环管末端出口,闸阀开关和加压泵控制器均与远程控制系统的PLC控制柜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为实现搅拌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的实时反馈及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有效装置与方法,为推动金属矿智能化精准充填采矿的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一种高强度易泵送的全尾砂废石膏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2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57346.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易泵送的全尾砂废石膏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取胶凝材料与工艺水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料浆A;然后向料浆A中加入细级废石破碎集料,混合搅拌后,得到料浆B;再向料浆B中加入全尾砂膏体,混合搅拌后,得到料浆C;最后向料浆C中加入粗级废石破碎集料,混合搅拌后,得到全尾砂废石膏体。其中,按质量份,胶凝材料290~310份,水425~455份,细级废石破碎集料201~216份,全尾砂485~525份,粗级废石破碎集料527~571份。该方法制备工艺流程短,易于操作和管理,具有良好的推广适用性,制备过程能够提高物料的稳定性和膏体制备的均质性。所制备的膏体充填体强度高、具备早强特性,充填体整体性良好。

    一种利用酸处理秸秆强化生物浸出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461318.4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酸处理秸秆强化生物浸出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溶浸开采技术领域。该装置中恒温烘干机与粉碎机连接,实现秸秆的干燥以及破碎;制酸反应器与酸储存罐、水储存罐连接,用于制作秸秆酸处理所需酸性溶液;水解反应器与粉碎机、制酸反应器连接,实现秸秆酸处理;水域加热仪器、磁力转子搅拌器等促进秸秆酸处理过程。混合浸矿液振荡搅拌器与水解反应器、浸矿液储存罐连接,实现酸处理后秸秆与浸矿液充分混合。数据收集系统对测定探头返回的数据进行收集,再通过电子操作系统对装置各项参数进行调节。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现场操作,能够有效的减少溶浸采矿过程中沉淀物质的产生,为提高溶浸效率提供帮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