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06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915381.1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排隔振沟屏障结构及隔振效果的评价方法,其主体结构为空沟或填充沟,所述隔振沟的横截面为非矩形、排数大于1、填满隔波材料的填充沟;所述排数包括双排或三排;所述隔振沟横截面型式包括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本发明能提高隔振沟的隔振效果,进一步改善传统矩形空沟需要深度过大、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多排较小深度的新型隔振沟达到与传统隔振沟相同或更好的隔振效果,以此增加了沟屏障在实际隔振工程中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75496.5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1/08
Abstract: 一种水平空心管填埋隔振屏障及其施工工艺,所述水平空心管填埋隔振屏障由混凝土空心管(1)及其周围回填压实的黏土(2)组成。所述施工工艺在用于环境隔振工程时,先在钢板桩围护结构下进行沟槽的开挖,开挖结束后在沟槽内分层吊放混凝土空心管节,每层管节吊放完成后在其上方回填土体并压实成与管身弧度相适应的管座再安防上一层管节,直至整个沟槽被混凝土空心管节和黏土填满为止;上下层混凝土空心管中心线连线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定角度。本发明通过调整上下层空心管的埋设倾角α以及上下空心管之间的径向间距,能够进一步优化该隔振屏障的隔振效果,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更好的隔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80207.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型隔振沟屏障及其制作方法,隔震沟的深度沿隔震沟长度方向呈变化状态,隔震沟中部区域距离震源最近,隔震沟深度最深,随着与震源距离的增大,隔震沟的深度由中部区域向两端呈阶梯状逐渐变浅;该隔震沟包括钢板桩、压顶梁和中部横梁;圈钢板桩外侧设有两圈压密注浆孔并注浆形成注浆加固区域;在压顶梁标高处设有沿隔震沟宽度方向延伸的顶部内支撑;在钢板桩的一半深度的标高处设中部横梁,在中部横梁的标高处设有沿隔震沟宽度方向延伸的中部内支撑。本发明充分将深度变化和压密注浆与隔震沟相结合,能大幅减少隔震沟的开挖工程量、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节约工程成本,同时能避免沟内积水,大幅度隔震及减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424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78513.4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压密注浆和变深度的隔震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沟包括沟体以及沿所述沟体内壁面设置的一圈钢板桩,该圈所述钢板桩的外围设置有注浆加固区域,所述注浆加固区域由至少两圈压密注浆孔及其外围的水泥浆组合而成。本发明的优点是:隔震沟的沟深沿其长度方向呈变化状,减少了工程开挖量;沟内设置有沟体支撑围护结构,并利用压密注浆孔对沟体周围土体进行强化,保证了隔震沟的强度和安全性;还设置泄水管排空隔震沟周围的地下水,增强了隔震沟的隔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2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575496.5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1/08
Abstract: 一种水平空心管填埋隔振屏障及其施工工艺,所述水平空心管填埋隔振屏障由混凝土空心管(1)及其周围回填压实的黏土(2)组成。所述施工工艺在用于环境隔振工程时,先在钢板桩围护结构下进行沟槽的开挖,开挖结束后在沟槽内分层吊放混凝土空心管节,每层管节吊放完成后在其上方回填土体并压实成与管身弧度相适应的管座再安防上一层管节,直至整个沟槽被混凝土空心管节和黏土填满为止;上下层混凝土空心管中心线连线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定角度。本发明通过调整上下层空心管的埋设倾角α以及上下空心管之间的径向间距,能够进一步优化该隔振屏障的隔振效果,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更好的隔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183813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599384.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压密注浆和变深度的隔震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沟包括沟体以及沿所述沟体内壁面设置的一圈钢板桩,该圈所述钢板桩的外围设置有注浆加固区域,所述注浆加固区域由至少两圈压密注浆孔及其外围的水泥浆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隔震沟的沟深沿其长度方向呈变化状,减少了工程开挖量;沟内设置有沟体支撑围护结构,并利用压密注浆孔对沟体周围土体进行强化,保证了隔震沟的强度和安全性;还设置泄水管排空隔震沟周围的地下水,增强了隔震沟的隔震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37120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0051997.1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型和变深度的隔震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沟包括沟体以及沿所述沟体内壁面设置的一圈地下连续墙,所述沟体的水平截面呈弧形,且所述沟体的深度自其中心沿其弧长方向向两侧逐渐变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隔震沟的沟体采用弧型结构,相比于传统直线型隔震沟具有更好的隔震效果;(2)沟体的深度沿其弧长方向呈变化状态,既保证了隔震沟的隔震效果,又减少了沟体开挖的工程量和建筑材料的浪费;(3)隔震沟靠近震源的一侧外设置的应力释放孔可减少因打桩、强夯等施工活动造成的土体挤压应力;(4)隔震沟内填充粉煤灰可对振动波具有吸收、减弱和阻挡的作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