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2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96567.8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华东桐柏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励磁系统试验装置,旨在解决励磁系统试验装置工作时容易出现接线插孔漏插、错插现象的不足。该发明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若干试验单元,机体上每个试验单元内均设有一排用于插装接线柱的接线插孔、两连接杆、一转轴,接线插孔内壁上靠近开口端位置安装两相对设置的盖孔板,盖孔板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盖孔板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和机体之间安装回位弹簧;接线插孔内安装有横向移动的推动柱,推动柱端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推动柱和转轴之间连接有单向传动机构,试验单元内靠近接线插孔位置均安装可升降的指示杆,指示杆和机体之间安装定位弹簧,指示杆可伸出机体表面,指示杆和转轴之间连接顶推传动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8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296567.8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华东桐柏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励磁系统试验装置,旨在解决励磁系统试验装置工作时容易出现接线插孔漏插、错插现象的不足。该发明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若干试验单元,机体上每个试验单元内均设有一排用于插装接线柱的接线插孔、两连接杆、一转轴,接线插孔内壁上靠近开口端位置安装两相对设置的盖孔板,盖孔板上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盖孔板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和机体之间安装回位弹簧;接线插孔内安装有横向移动的推动柱,推动柱端面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推动柱和转轴之间连接有单向传动机构,试验单元内靠近接线插孔位置均安装可升降的指示杆,指示杆和机体之间安装定位弹簧,指示杆可伸出机体表面,指示杆和转轴之间连接顶推传动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508257.8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华东桐柏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身份的终端接入认证的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设备接入身份认证方法,存在无法实现设备和网络平台的相互认证,且不支持匿名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网络模型,网络模型包括智能设备、物联网平台和信任锚;S2:定义双线性配对及双线性配对映射关系,信任锚选择双线性配对映射;信任锚选择其主私钥,并对主私钥保密;S3:进智能设备或物联网平台向信任锚注册,信任锚向智能设备或物联网平台分发其各自的私钥;S4:智能设备和物联网平台之间通过私钥进行双向身份验证。本方案的智能终端能够在不需要信任锚的帮助下使用一个私钥实现安全认证,从而匿名访问物联网平台提供的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5579.4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覆冰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覆冰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测定位模块、信息获取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融合模拟单元、监测终端和后台管理模块。本发明中,通过采集输电线路所在地区相关数据,并通过采集各情况下的线路电容值,形成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模拟,模拟出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环境温湿度和降雪量,以及最终的覆冰厚度,通过获取输电线路所在地区历年覆冰厚度的变化与环境温湿度和风速的规律,形成输电线路冰厚及覆冰精准监测数字信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下覆冰在线监测精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提高电网冰灾防御的数字化智能监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0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44479.9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覆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电极覆冰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介质,监测方法包括采集圆柱电极覆冰监测信息、构建覆冰厚度变化率模型、构建标准覆冰厚度检测模型、结合覆冰厚度变化率模型和覆冰厚度检测模型构建圆柱电极覆冰厚度检测模型、使用圆柱电极覆冰厚度检测模型进行圆柱电极覆冰厚度在线实时监测。本发明通过网络的连接权重矩阵和迭代计算,提高了覆冰厚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标准外界条件下,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和效率;构建融合多外界因素和电容效应的圆柱电极覆冰厚度检测模型,综合考虑了外界因素和电容效应对覆冰厚度的影响,提高了覆冰厚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7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930902.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H02J3/28 , G06F30/18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上层优化模型、下层优化模型、初始化上层优化模型、获得初始的储能系统容量并传给下层优化模型,初始化下层模型并获得初始的储能系统处理并传给上层模型,上层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寻优结果传给下层优化模型,下层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结果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将优化结果返回给上层模型,循环上述步骤,直至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本发明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且模型构造简单,运算效率更高,优化结果更加准确,且本发明引入了交叉变异操作和更新劣解集操作,能够提高寻优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99140.X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样采集装置,包括取样装置、管路和油样瓶,取样装置包括取样密封阀和引流器,切换阀包括进油切换阀和排气切换阀,取样密封阀依次通过管路和进油切换阀与油样瓶连接,引流器依次通过管路和排气切换阀与油样瓶连接。本发明根据电力设备放油阀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与其匹配的取样密封阀,取样密封阀与设备放油阀可以采用先紧固再连接,或者先连接再紧固的方式,在实现密封良好,连接牢固的同时,可旋转操作设备放油阀取油样,操作快捷,可靠性强,有效防污染。取样密封阀结构小巧,采用绝缘材质,减少了空间操作限制,有效防止了静电感应对人体的伤害,提高安全系数及工作效率。对于无放油阀的设备,采用引流器可实现电控操作,节约人力,简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污染,填补了针对该类设备取样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91869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7658.4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机械参数综合测试系统及其测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尚无装置能够针对高压隔离开关机械参数进行测定的缺陷。本发明的诊断分析仪包括CPU、IO数据端口和通信芯片,IO数据端口的数据输出端与CPU的数据输入端相连,CPU的串口与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端相连,转角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IO数据端口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本发明能够对隔离开关机械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分析,能够客观、准确对隔离开关状态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0902.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H02J3/28 , G06F30/18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上层优化模型、下层优化模型、初始化上层优化模型、获得初始的储能系统容量并传给下层优化模型,初始化下层模型并获得初始的储能系统处理并传给上层模型,上层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寻优结果传给下层优化模型,下层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结果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将优化结果返回给上层模型,循环上述步骤,直至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本发明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且模型构造简单,运算效率更高,优化结果更加准确,且本发明引入了交叉变异操作和更新劣解集操作,能够提高寻优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58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83013.0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电线路便携抽拉式个人保安线,包括保安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安线载体为圆形空心体,保安线于圆形壳体上缠绕,保安线的一端连接接地端卡子,另一端连接导线端线夹,便携挂环通过软绳固定连接在保安线载体上。本发明输电线路便携抽拉式个人保安线能够减少作业人员肩部负担,不仅让施工人员携带方便,同时可以挂在施工的地方,有效避免了安全带与个人保安线背包互相交叉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