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变堆用N-ODS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06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87349.X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相关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聚变堆用N‑ODS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对SCRAM钢进行成分优化后作为电渣重熔的自耗电极;同时,通过向渣系中添加氧化性成分以得到氧化型渣系;(2)将所述氧化型渣系进行预热以作为电渣重熔所用渣系,进而进行电渣重熔以得到电渣重熔N‑ODS钢;(3)采用两次淬火回火工艺对得到的电渣重熔N‑ODS钢进行热处理,并设置中间炉冷过程以析出MX相的氮碳化合物,从而得到MX相与氧化物共同强化的N‑ODS钢。本发明在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上都有较大提升。

    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电化学氢渗透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701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1042260.4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电化学氢渗透测量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化学氢渗透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阴极室、阳极室、外置循环恒温油浴装置、恒电流仪、电化学工作站和数据采集装置;阴极室和阳极室内装有电解液,电解液以熔点低于80℃且沸点大于150℃的有机醇为基体,基体中溶有磷酸和磷酸盐,有机醇在80℃‑150℃工作环境下能够溶解磷酸和磷酸盐。测试方法为括:将试样固定在双电解池中,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利用外置循环恒温油浴装置保持阴极室和阳极室在80‑150℃的高温环境下进行电化学氢渗透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电化学氢渗透无法用于80℃以上的问题,扩展了电化学氢渗透测试的温度范围,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一种陶瓷微球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5475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291486.3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微球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属于陶瓷材料成形技术领域,将陶瓷粉体、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混合球磨后得到均匀稳定的悬浮液浆料,通过微滴喷射形成均匀的微滴从微细喷嘴中射出,分散到具有可控温度的油性成型介质中,微滴在两不相溶液体产生的界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球形,同时微滴内部的有机溶剂在成型介质中受热快速挥发塑形,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球。收集所制得的凝胶球,并经过洗涤、干燥和烧结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符合要求的陶瓷微球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无需模具和复杂的反应条件,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具备规模化批量生产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电化学氢渗透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7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42260.4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环境下电化学氢渗透测量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化学氢渗透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阴极室、阳极室、外置循环恒温油浴装置、恒电流仪、电化学工作站和数据采集装置;阴极室和阳极室内装有电解液,电解液以熔点低于80℃且沸点大于150℃的有机醇为基体,基体中溶有磷酸和磷酸盐,有机醇在80℃-150℃工作环境下能够溶解磷酸和磷酸盐。测试方法为括:将试样固定在双电解池中,在阴极室和阳极室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利用外置循环恒温油浴装置保持阴极室和阳极室在80-150℃的高温环境下进行电化学氢渗透测试。本发明解决了电化学氢渗透无法用于80℃以上的问题,扩展了电化学氢渗透测试的温度范围,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一种聚变堆用N-ODS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065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087349.X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相关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聚变堆用N‑ODS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对SCRAM钢进行成分优化后作为电渣重熔的自耗电极;同时,通过向渣系中添加氧化性成分以得到氧化型渣系;(2)将所述氧化型渣系进行预热以作为电渣重熔所用渣系,进而进行电渣重熔以得到电渣重熔N‑ODS钢;(3)采用两次淬火回火工艺对得到的电渣重熔N‑ODS钢进行热处理,并设置中间炉冷过程以析出MX相的氮碳化合物,从而得到MX相与氧化物共同强化的N‑ODS钢。本发明在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上都有较大提升。

    一种曲面孔道结构的锂陶瓷氚增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9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59791.9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陶瓷材料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曲面孔道结构的锂陶瓷氚增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锂陶瓷氚增殖剂呈周期性的极小曲面多孔结构,其中,孔道直径为0.5mm~2mm,孔隙率为15%~35%。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孔道牺牲模型的制备;S2陶瓷浆料的制备;S3注浆成型;S4干燥和低温脱脂;S5烧结,以此获得曲面孔道结构的锂陶瓷氚增殖剂。通过本发明,实现氚增值剂的结构从直通到曲面,结构从无序到规律,性能从不可控到可调节,在几何空间上具有规则、均一、连通的曲面孔道结构,解决多孔锂陶瓷氚增殖剂无法实现对负载应力的分散和力学、热学稳定性及整体的机械强度低的问题。

    一种陶瓷微球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54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91486.3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微球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属于陶瓷材料成形技术领域,将陶瓷粉体、粘结剂和有机溶剂混合球磨后得到均匀稳定的悬浮液浆料,通过微滴喷射形成均匀的微滴从微细喷嘴中射出,分散到具有可控温度的油性成型介质中,微滴在两不相溶液体产生的界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球形,同时微滴内部的有机溶剂在成型介质中受热快速挥发塑形,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球。收集所制得的凝胶球,并经过洗涤、干燥和烧结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符合要求的陶瓷微球产品。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无需模具和复杂的反应条件,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具备规模化批量生产的工业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