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94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1534713.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通用铣刀材料去除仿真及切触面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待处理工件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有向距离场转化为体素化模型,获取每个采样点到待处理工件表面的最小距离作为采样点的状态;S2建立刀具的三维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获取刀具轨迹并对该刀具轨迹中相邻刀位点的轨迹进行线性插补,获得相邻刀位点间轨迹函数;S3构建采样点到刀具表面的距离函数,构建采样点的更新规则,并以此更新采样点的状态;S4判断每个节点的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将所有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面的重建,重建的面即为刀具‑工件切触面。通过本发明,解决材料去除仿真中仿真效率低下以及切触区域难以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34713.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6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通用铣刀材料去除仿真及切触面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待处理工件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有向距离场转化为体素化模型,获取每个采样点到待处理工件表面的最小距离作为采样点的状态;S2建立刀具的三维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获取刀具轨迹并对该刀具轨迹中相邻刀位点的轨迹进行线性插补,获得相邻刀位点间轨迹函数;S3构建采样点到刀具表面的距离函数,构建采样点的更新规则,并以此更新采样点的状态;S4判断每个节点的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将所有状态发生变化的节点进行面的重建,重建的面即为刀具‑工件切触面。通过本发明,解决材料去除仿真中仿真效率低下以及切触区域难以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66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13806.7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床误差标定的数控加工误差识别与补偿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机床的机床理想运动学模型,并以所述机床理想运动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机床最小化几何误差标定模型,继而基于球杆仪标定出机床的几何误差;S2,利用标定的几何误差通过旋量的伴随变换将机床理想运动学模型转化为机床实际运动学模型,所述机床实际运动学模型能够将机床几何误差映射到刀位点位姿误差。本发明通过建立机床实际运动学模型将机床几何误差映射到刀位点位姿误差,高质量的实现了误差识别与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5741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426629.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元离散的通用刀具五轴加工切削力预测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切触区域离散微元的坐标信息及工件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信息;(2)计算得到每个微元处的切入切出角;(3)根据刀刃转角与切入切出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切削刃微元是否参与切削;(4)根据刀具几何参数及工件材料属性解析计算剪切力系数和边缘力系数;(5)计算微元切削刃长度、微元切削宽度及厚度进而计算每一个微元处的切削力的大小,并在切触区域边界中进行微元求和,进而得到整个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复杂曲面五轴加工刀具与工件啮合区域难以快速、准确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1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6629.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元离散的通用刀具五轴加工切削力预测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切触区域离散微元的坐标信息及工件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信息;(2)计算得到每个微元处的切入切出角;(3)根据刀刃转角与切入切出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切削刃微元是否参与切削;(4)根据刀具几何参数及工件材料属性解析计算剪切力系数和边缘力系数;(5)计算微元切削刃长度、微元切削宽度及厚度进而计算每一个微元处的切削力的大小,并在切触区域边界中进行微元求和,进而得到整个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复杂曲面五轴加工刀具与工件啮合区域难以快速、准确获取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