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合金致密件的热等静压两步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1619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35088.6

    申请日:2013-01-30

    IPC分类号: B22F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合金致密件的热等静压两步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两步热等静压,第一步热等静压主要是在较低的温度或压力下,控制控形模具变形,得到在形状和尺寸上精度高的零件压坯,第二步成形没有了包套的限制,采用最适合成形材料的温度和压力,既消除了第一步中残留的孔隙,使致密度提高,保证了形状尺寸精度,又可以得到最适温度和压力下的优良组织性能。由于第一步成形时的问题和压力较低,故也解决了复杂控形模具的选材问题,不必在选取难加工的高温屈服强度高的材料来作为控形型芯,减小了模具制作成本。

    一种高温合金致密件的热等静压两步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1619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35088.6

    申请日:2013-01-30

    IPC分类号: B22F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合金致密件的热等静压两步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两步热等静压,第一步热等静压主要是在较低的温度或压力下,控制控形模具变形,得到在形状和尺寸上精度高的零件压坯,第二步成形没有了包套的限制,采用最适合成形材料的温度和压力,既消除了第一步中残留的孔隙,使致密度提高,保证了形状尺寸精度,又可以得到最适温度和压力下的优良组织性能。由于第一步成形时的问题和压力较低,故也解决了复杂控形模具的选材问题,不必在选取难加工的高温屈服强度高的材料来作为控形型芯,减小了模具制作成本。

    一种紧凑型SOFC动力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004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493507.X

    申请日:2022-05-0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SOFC动力系统,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其包括预热单元、反应电堆和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其中:预热单元用于对液体燃料和空气进行初步气化、预热和二次加热并送入反应电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堆尾气被送入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废气作为热源送入一级换热器,同时产生的热量分别穿过外壳传递给二级换热器和反应电堆。本发明利用废气余热对液体燃料和空气进行初步预热,能够避免过多热量输入导致浪费,同时通过将二级换热器、反应电堆和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置于同一封闭保温腔体内,在实现紧凑设计的同时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二级换热器和反应电堆,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

    N-2故障的筛选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8781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68704.9

    申请日:2016-03-22

    IPC分类号: G06Q50/06 G06F17/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N?2故障的筛选方法和系统,其是先获取电网中各条支路的有功功率极限值,目标支路在各剩余支路分别开断前后的有功功率变化量和目标支路在各剩余支路分别开断前的有功功率值,根据这三个数据分别获取各剩余支路开断对目标支路的过载贡献率;再根据过载贡献率对各剩余支路进行分组,根据分组情况筛选出过载贡献率之和不小于过载贡献率标准值的两条支路,得到N?2故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无需对每一个可能的两条支路组合进行筛选,而是根据分组情况进行分批次的筛选,从而避免了组合爆炸引起的难以计算的巨大计算量,大大减小电网风险分析的计算量。

    一种具有特殊功能层复杂零件的热等静压一体化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2114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70896.8

    申请日:2014-04-25

    IPC分类号: B22F3/03 B22F3/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特殊功能层复杂零件的热等静压一体化成形方法。该方法利用热等静压工艺高温高压复合载荷结合模具控形技术实现金属粉末整体成形,通过在石墨控形型芯表面预沉积功能涂层,在热等静压成形零件的过程中,该预沉积涂层在高温高压的同时作用下可“原位”渗透、扩散到正在成形的零件表面,用喷砂的方法去除控形模具后得到具有功能层的高性能零件。这种成形和表面处理同时进行的“并行工艺”在成形高性能零件的同时获得与基体结合牢靠、性能均一的功能层,且控形型芯易除去无污染。

    一种负载镍铁合金的铁酸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37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56813.X

    申请日:2024-05-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镍铁合金的铁酸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负载镍铁合金的铁酸钙催化剂,包括铁酸钙以及负载于铁酸钙上的铁镍合金,本发明的负载镍铁合金的铁酸钙催化剂应用于光热催化CO2加氢转化,在铁酸钙上负载镍铁合金纳米颗粒,可以有效降低CO2加氢转化的能垒,促进CO2和H2活化,从而提高催化剂的CO2催化加氢活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250‑500℃),CO2转化率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加,产物主要为CH4和CO,500℃时,CO2转化率为55.8%,CH4产率和CO产率分别为21.0mmol·g‑1h‑1和53.7mmol·g‑1h‑1。

    一种蒙皮多物理场感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95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4361.8

    申请日:2023-08-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皮多物理场感知方法及系统,属于流场测量领域,包括:步骤一:构建柔性蒙皮实际测量物体的非结构化网格模型;步骤二:构建后续数据同化步骤所需的流场先验分布;步骤三:利用步骤二的流场先验分布进行流场的预测,得到流场的先验分布矩阵;步骤四:计算修正后的后验分布矩阵,将此后验分布矩阵作为下一时刻的先验分布计算条件,并重新进行流场的数值计算,所得到的流场解和参数值重新组合为先验分布,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满足迭代退出条件,得到真实测量数据的压力和壁面剪应力分布及其对应的边界条件参数;步骤五:基于步骤四迭代收敛得到的边界条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流场的后验高保真重构全流场。

    N-2故障的筛选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87815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610168704.9

    申请日:2016-03-22

    IPC分类号: G06Q50/06 G06F17/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N‑2故障的筛选方法和系统,其是先获取电网中各条支路的有功功率极限值,目标支路在各剩余支路分别开断前后的有功功率变化量和目标支路在各剩余支路分别开断前的有功功率值,根据这三个数据分别获取各剩余支路开断对目标支路的过载贡献率;再根据过载贡献率对各剩余支路进行分组,根据分组情况筛选出过载贡献率之和不小于过载贡献率标准值的两条支路,得到N‑2故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无需对每一个可能的两条支路组合进行筛选,而是根据分组情况进行分批次的筛选,从而避免了组合爆炸引起的难以计算的巨大计算量,大大减小电网风险分析的计算量。

    一种半固态复杂难加工致密件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272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29409.4

    申请日:2014-12-26

    IPC分类号: B22F3/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难加工致密件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方法。该方法采用半固态材料为成形材料、石墨作为内部控形型芯以及热等静压温度选择为固液两相区间温度,在温度和压力的耦合下直接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致密件。本发明能有效避免由于传统方法中粉末表面污染物而造成的性能缺陷,在高温下高压能有效保证零件的成形精度;并且采用接近于合金材料熔点的温度,在该温度下包套内出现固液共存相,由于晶粒间或固相粒子间夹有液相成分,固相粒子几乎没有结合力,其流动变形抗力很低,有利于母材填充控形型芯中复杂流道;而且在特定部位虽然容易分离,但由于液相成分的存在,又可能很容易地将分离的部位连接成一体化。

    一种紧凑型SOFC动力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00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93507.X

    申请日:2022-05-0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SOFC动力系统,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其包括预热单元、反应电堆和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其中:预热单元用于对液体燃料和空气进行初步气化、预热和二次加热并送入反应电堆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堆尾气被送入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废气作为热源送入一级换热器,同时产生的热量分别穿过外壳传递给二级换热器和反应电堆。本发明利用废气余热对液体燃料和空气进行初步预热,能够避免过多热量输入导致浪费,同时通过将二级换热器、反应电堆和集成式燃‑电一体加热单元置于同一封闭保温腔体内,在实现紧凑设计的同时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给二级换热器和反应电堆,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