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45646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016612.0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异常电压穿越电源,主要由旁路电路、整流电路、升降压电路三部分构成。旁路电路采用三相静态开关,整流电路为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结构,升降压电路为DCDC变换。变频器异常电压穿越电源采用平时旁路,交流电压故障时动作的控制方式,即在系统电压跌落至一定程度时,升降压电路投入运行,进行升压控制,保证穿越电源输出电压维持恒定;在系统电压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变频器异常电压穿越电源封锁旁路电路,同时升降压电路投入运行,进行降压控制,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维持恒定。在系统电发生异常时,穿越电源始终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以确保变频器不停机,拖动电机输出转速、转矩、功率不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54564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6612.0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异常电压穿越电源,主要由旁路电路、整流电路、升降压电路三部分构成。旁路电路采用三相静态开关,整流电路为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结构,升降压电路为DCDC变换。变频器异常电压穿越电源采用平时旁路,交流电压故障时动作的控制方式,即在系统电压跌落至一定程度时,升降压电路投入运行,进行升压控制,保证穿越电源输出电压维持恒定;在系统电压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变频器异常电压穿越电源封锁旁路电路,同时升降压电路投入运行,进行降压控制,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维持恒定。在系统电发生异常时,穿越电源始终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以确保变频器不停机,拖动电机输出转速、转矩、功率不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93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090428.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针对交直流电压质量优化的MMC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双门槛均压算法解决均压时大量模块同时投切由死区导致的输出电压大幅波动;通过调整上下桥臂PWM载波相对相位实现在针对交流电压质量优化和针对直流电压质量优化间的切换。本发明引入双门槛均压方法,在调制输出不变时利用两个门槛值来控制模块的排序输出,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单模块投切二级门槛值时,仅进行一个模块的投切,减小由于多个模块同时投切时死区导致的过大电压波动,当电压偏差大于预先设定的全排序投切一级门槛值时,进行全排序投切,达到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可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4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0424463.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端混合直流系统站间功率指令协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设置三站的电流裕度,然后选取整流站作为主导站,进行三站的电流指令计算,将功率指令转换为电流指令,将三站电流指令的计算过程转换为1号逆变站电流指令计算和2号逆变站电流指令计算两部分逻辑,将1号逆变站和2号逆变站电流指令计算值相加作为整流站电流指令,在电流阶跃过程中,为了保证三端混合直流系统不失去电流裕度,采取电流指令同步策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9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90428.X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电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7/5395
Abstract: 针对交直流电压质量优化的MMC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双门槛均压算法解决均压时大量模块同时投切由死区导致的输出电压大幅波动;通过调整上下桥臂PWM载波相对相位实现在针对交流电压质量优化和针对直流电压质量优化间的切换。本发明引入双门槛均压方法,在调制输出不变时利用两个门槛值来控制模块的排序输出,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单模块投切二级门槛值时,仅进行一个模块的投切,减小由于多个模块同时投切时死区导致的过大电压波动,当电压偏差大于预先设定的全排序投切一级门槛值时,进行全排序投切,达到模块电压偏差最大值可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0377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33153.6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变压器的逆死区直接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直流变压器拓扑与运行特性,得到直流变压器在考虑死区影响情况下的传输功率表达式;将实际所需功率与实际测量功率之差进行PI控制,得到功率指令标幺值P2;判断电压变比d的范围;判断功率指令标幺值P2的范围;根据不同电压变比d、功率指令标幺值P2及死区时间T,计算得到对应情况下的外移相比d0值;将外移相比d0值发送到PWM脉冲控制程序,计算得到新的PWM脉冲控制指令。本发明能够有效对死区效应分工况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死区补偿,降低开关器件死区效应的影响。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开环控制精度,大大提升直流变压器的动态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49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5673.8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脉冲反馈的故障快速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电力电子装置中功率开关器件及其驱动回路是否发生故障。所述故障快速检测电路由隔离反馈电路、信号转换电路、比较电路组成。隔离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反馈功率开关器件的开通关断状态,并将此开断状态与驱动电路发出的PWM脉冲进行比较以确定功率开关器件及其驱动回路是否出现故障。依据本发明可快速可靠的检测出电力电子装置中功率开关器件及其PWM驱动回路是否出现故障,提前进行保护动作,降低功率开关器件的失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4914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5913.4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较准确的确定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静态均压电阻阻值的方法,通过试验的方法测量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在预充电完成后的损耗P,近似认为是开关电源等恒功率负载产生的近似静态恒功率负载,并得到最大近似静态恒功率负载PM。然后计算链式多电平变流器功率模块预充电完成后的平均直流电压Udc。根据功率模块的平均直流电压Udc和测量的最大静态恒功率负载PM计算得到静态均压电阻的最大值ZM。本发明准确、实用,不但可以保证所有的功率模块在串联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而且降低了链式多电平变流器的功耗,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22826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09166.6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大容量蓄电池储能双向换流器的设计方案。所述换流器利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支持多分支DC/DC模块并联后接至直流母线,解决了电池组串并联带来的环流与均流问题。直流母线汇集的能量通过后级DC/AC换流器与电网或独立负载进行能量交互。采用“分时轮换、动态休眠”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低功率下的系统效率和交、直流侧电能质量,实现电池组均衡使用。各蓄电池支路自动智能充放电管理,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完全独立配置,保证系统的最大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6928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12810.7
申请日:2010-10-14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电池储能与光伏发电共直流母线在并网和独立运行方式下的协调控制和优化方法。该方法支持各种类型蓄电池和光伏电池板经DC/DC换流器共直流母线的随意组合接入,蓄电池支路自动智能充放电管理,光伏电池板支路最大功率跟踪管理,各支路完全独立控制,实现优化管理。直流母线汇集的能量通过后级DC/AC换流器与电网或独立负载进行能量交互。DC/AC换流器在并网运行时,采用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和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有功无功完全解耦控制;独立运行时,采用V/f控制,为交流母线提供恒定的电压和频率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能实现光伏储能的协调互补控制和自主优化管理,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