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0736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795364.1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站冷端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包括间接空冷散热管束组成的圆环散热器组、空冷塔、轴流风机和脱硫塔和烟囱的一体化装置。通过在间冷塔内加设轴流风机,灵活控制各个扇区的轴流风机功率大小,可以有效增加自然通风系统对环境气象条件适应能力。当机组参与调峰低负荷运行或高背压乏汽供热改造后,导致空冷塔散热负荷低,塔内热空气对烟气的抬升作用不足,本发明提出在间冷塔内加设轴流风机,利用轴流风机产生的浮升力辅助烟气排出,有效避免烟气回落造成的设备安全隐患。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地保证现有机组的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采用三塔合一技术的热电联产机组。

    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7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14499.8

    申请日:2018-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2 F24D3/1058 F24D19/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该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该供热方法,使凝汽器内的至少两条换热通道能够同时实现不同温度换热媒质的有效换热。本发明基于多换热通道的凝汽器的灵活性低位能梯级供热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进入各换热通道内和/或外的换热媒质的灵活切换,在兼顾乏汽供热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机组热电解耦运行,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扩展了低位能供热技术的应用范围,换热效率高。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0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58247.6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以及方法,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一乏汽管和第一乏汽凝结水管连接的高背压供热机组空冷岛和其排汽装置;通过第二乏汽管和第二乏汽凝结水管连接的相邻机组空冷岛和相邻其排汽装置;第一乏汽管与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三乏汽管连接;第二乏汽管与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五乏汽管连接;第一乏汽管与第二乏汽管通过第四乏汽管连接。本发明在采暖期,高背压供热机组乏汽可通过控制引至热网凝汽器及临机空冷岛的汽量以实现热电解耦运行,其空冷岛始终完全隔离、保证安全防冻;另,当高背压供热机组停机时,临机乏汽余热可引至热网凝汽器补充供热,提高供热保障性。

    用于湿冷机组的供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330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13286.5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供冷源损失为零且具备热、电调峰能力的供热方式的用于湿冷机组的供热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低真空改造后的汽轮机、热网凝汽器、热网加热器、减温器、可通断的第一和第二管道。供热方法利用上述系统,包括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式、抽汽与低真空结合供热方式和低真空供热方式,在供热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且发电负荷高于负荷上限值时,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在供热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且发电负荷位于负荷下限值至负荷上限值之间的范围内时,采用抽汽与低真空结合供热方式;在供热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且发电负荷低于负荷下限值时,采用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方式。

    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312512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32408.1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包括热网一级供热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三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一级加热热网水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二次加热热网水入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二次加热热网水出口与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三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换热器的一级加热热网回水入口连通;以及汽轮机和压缩机,汽轮机的乏汽出口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乏汽进汽口以及压缩机的乏汽进汽口连通,压缩机的乏汽出汽口与第二换热器的乏汽进汽口连通。该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可以实现任何电负荷条件下汽轮机的全部排汽余热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兼具梯级供热效率高和运行灵活性高的双重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02967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20692622.6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一乏汽管和第一乏汽凝结水管连接的高背压供热机组空冷岛和其排汽装置;通过第二乏汽管和第二乏汽凝结水管连接的相邻机组空冷岛和相邻其排汽装置;第一乏汽管与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三乏汽管连接;第二乏汽管与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五乏汽管连接;第一乏汽管与第二乏汽管通过第四乏汽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采暖期,高背压供热机组乏汽可通过控制引至热网凝汽器及临机空冷岛的汽量以实现热电解耦运行,其空冷岛始终完全隔离、保证安全防冻;另,当高背压供热机组停机时,临机乏汽余热可引至热网凝汽器补充供热,提高供热保障性。

    高背压供热系统的凝结水冷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9689412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110377.0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机组供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背压供热系统的凝结水冷却设备,包括凝结水冷却装置,所述凝结水冷却装置内置于凝汽器热阱或凝结水箱中,所述凝结水冷却装置内通入冷却水和凝结水,冷却水进入所述凝结水冷却装置的冷侧,凝结水进入所述凝结水冷却装置的热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凝结水冷却设备,能够可靠调节凝结水温度、保证下游精处理装置性能和寿命,并且装置结构简单、管路分布简单、运行稳定。

    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165527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1825249.6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基于多换热通道的凝汽器的灵活性低位能梯级供热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进入各换热通道内和/或外的换热媒质的灵活切换,在兼顾乏汽供热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机组热电解耦运行,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扩展了低位能供热技术的应用范围,换热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