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0736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795364.1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站冷端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包括间接空冷散热管束组成的圆环散热器组、空冷塔、轴流风机和脱硫塔和烟囱的一体化装置。通过在间冷塔内加设轴流风机,灵活控制各个扇区的轴流风机功率大小,可以有效增加自然通风系统对环境气象条件适应能力。当机组参与调峰低负荷运行或高背压乏汽供热改造后,导致空冷塔散热负荷低,塔内热空气对烟气的抬升作用不足,本发明提出在间冷塔内加设轴流风机,利用轴流风机产生的浮升力辅助烟气排出,有效避免烟气回落造成的设备安全隐患。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地保证现有机组的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采用三塔合一技术的热电联产机组。

    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7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14499.8

    申请日:2018-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02 F24D3/1058 F24D19/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该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该供热方法,使凝汽器内的至少两条换热通道能够同时实现不同温度换热媒质的有效换热。本发明基于多换热通道的凝汽器的灵活性低位能梯级供热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进入各换热通道内和/或外的换热媒质的灵活切换,在兼顾乏汽供热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机组热电解耦运行,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扩展了低位能供热技术的应用范围,换热效率高。

    一种适用于高背压供热机组的跨季节多级相变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051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97449.3

    申请日:2018-07-19

    Inventor: 梁双荣 郝亚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5/02 F24D19/1015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背压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背压供热机组的跨季节多级相变储热系统。该系统包括高背压一级供热装置以及多级跨季节相变储热装置,所述多级跨季节相变储热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串联的多个相变储热单元,各所述相变储热单元的相变温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减,其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相变储热单元与所述高背压一级供热装置的出水口相连,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相变储热单元与所述高背压一级供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高背压供热机组的跨季节多级相变储热系统,能够在不对现有机组容量扩容的前提下实现供热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具有高温热源加热器旁路管道的分级加热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97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76727.5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温热源加热器旁路管道的分级加热供暖系统,包括高温热源加热器和低温热源加热器,实现了高、低位能分级混合的优质供暖系统。并在连接低温热源加热器和高温热源加热器的管道上设置一进水阀门,设置一旁路管道并接在进水阀门的进水端和高温热源加热器的出水端,在该旁路管道上设置有旁路阀门,通过所述旁路管道,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低位热源和高位热源的汽量抽取比例,在供热温度需求较低时,可以关闭第一进水阀门、打开旁路阀门,只通过低温热源加热器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增加了低位能蒸汽的用量,使低压缸的进汽量增加,蒸汽的热能在低压缸转换为电能的比例增加,节能效益更加完善。

    空冷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1723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5838.4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冷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供暖系统。该空冷机组低位能分级混合供暖系统包括高温热源加热器及低温热源加热器,所述高温热源加热器连接中压缸,所述中压缸通过管道与低压缸连通,在低压缸至空冷凝汽器的排汽管道上连接低温热源加热器,所述高温热源加热器及低温热源加热器串联对热网循环水单元的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这样将部分低压缸排汽引入到低温热源加热器,热网循环水回水首先在低温热源加热器被低压缸排汽加热,回收低位能源,然后再送至高温热源加热器吸收中压排汽的高位热量,将空冷机组低压缸排汽低位热源与中压排汽高位热源相结合,减少了机组的冷源损失,且非常的节能环保。

    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0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58247.6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以及方法,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包括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一乏汽管和第一乏汽凝结水管连接的高背压供热机组空冷岛和其排汽装置;通过第二乏汽管和第二乏汽凝结水管连接的相邻机组空冷岛和相邻其排汽装置;第一乏汽管与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三乏汽管连接;第二乏汽管与热网凝汽器通过第五乏汽管连接;第一乏汽管与第二乏汽管通过第四乏汽管连接。本发明在采暖期,高背压供热机组乏汽可通过控制引至热网凝汽器及临机空冷岛的汽量以实现热电解耦运行,其空冷岛始终完全隔离、保证安全防冻;另,当高背压供热机组停机时,临机乏汽余热可引至热网凝汽器补充供热,提高供热保障性。

    一种高背压供热机组凝结水分级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7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21525.6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背压供热机组凝结水分级冷却系统及方法,其包括凝汽系统、一级凝结水冷却器、二级凝结水冷却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和热网加热器。通过增设分级凝结水冷却器,保证高背压供热运行时避免因凝结水温度升高而导致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无法正常投运的问题;一级凝结水冷却器采用热网循环回水对凝结水进行冷却,避免了热量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热网输送热量,提高供热经济性;二级凝结水冷却器采用开式冷却水,保证了经冷却后的凝结水温度能够适应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一级凝结水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通过设置两路管道,可根据高背压机组背压允许运行上限合理选择冷却水汇入点,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基于低压缸光轴供热技术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05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96316.9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低压缸光轴供热技术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低压缸光轴供热技术不具有调峰能力的技术问题。供热方法包括汽轮机的中压缸排汽至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压缸排汽进入热网加热器供热,第二部分中压缸排汽进入附加汽轮机作功,第一部分中压缸排汽和第二部分中压缸排汽的分配比可根据供热负荷和发电负荷的需求进行调节。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热网加热器、附加汽轮机和控制器,汽轮机包括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低压缸内安装光轴转子;中压缸的排汽口与附加汽轮机的蒸汽入口和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均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并且该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由控制器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