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接空冷凝汽器冬季防冻的排汽管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7589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025373.X

    申请日:2013-01-23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接空冷凝汽器冬季防冻的排汽管道结构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每组凝汽器单元分为左右倾斜布置的两片;奇数组的凝汽器单元中,顺流单元和逆流单元间隔布置;自每根上升管引出一根与上升管垂直、与蒸汽分配管平行的蒸汽引出管道,自每根蒸汽引出管道上引出支管路分别与凝汽器单元的逆流单元部分的凝结水汇集管道连接,且蒸汽引出管道在垂直方向上高于凝结水汇集管道。该结构在不大幅度改变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由直接空冷凝汽器分配管中引出部分蒸汽用于改善空冷凝汽单元的分配特性,预防与抑制空冷单元蒸汽侧流道的大面积冻结,在凝结水汇集管道冻结时起到迅速解冻的作用,同时维持空冷机组在低背压下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性。

    一种用于直接空冷凝汽器冬季防冻的排汽管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7589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5373.X

    申请日:2013-01-23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接空冷凝汽器冬季防冻的排汽管道结构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每组凝汽器单元分为左右倾斜布置的两片;奇数组的凝汽器单元中,顺流单元和逆流单元间隔布置;自每根上升管引出一根与上升管垂直、与蒸汽分配管平行的蒸汽引出管道,自每根蒸汽引出管道上引出支管路分别与凝汽器单元的逆流单元部分的凝结水汇集管道连接,且蒸汽引出管道在垂直方向上高于凝结水汇集管道。该结构在不大幅度改变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由直接空冷凝汽器分配管中引出部分蒸汽用于改善空冷凝汽单元的分配特性,预防与抑制空冷单元蒸汽侧流道的大面积冻结,在凝结水汇集管道冻结时起到迅速解冻的作用,同时维持空冷机组在低背压下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性。

    一种混合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合成甲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1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642983.2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合成甲烷装置及方法,属于甲烷合成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合成甲烷装置,包括混合离子导体电解池、相隔断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混合离子导体电解池包括第一电解池和第二电解池;第二腔室内设有催化剂;水蒸气输入第一腔室后经第一电解池发生第一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并排入第二腔室;二氧化碳输入第二腔室,部分二氧化碳经第二电解池发生第二电解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排入第二腔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合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合成甲烷装置促进甲烷化反应向正向进行、高效利用热能、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实用性强。

    一种蒸汽蓄能器释热系统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5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33564.4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蒸汽蓄能器释热系统及方法,属于蒸汽蓄能和释能技术领域,压力调节阀组用于调节与其连接的蒸汽蓄能器输出的蒸汽压力;第一集汽箱连接压力调节阀组,第一集汽箱用于混合不同压力调节阀组输出的蒸汽;换热组件用于将第一集汽箱排出的蒸汽温度加热到设定温度;流量调节阀组用于调节换热组件输出的蒸汽流量;第二集汽箱连接流量调节阀组,第二集汽箱用于混合不同流量调节阀组输出的蒸汽,第二集汽箱设置有蒸汽输出口。本发明利用压力调节阀组和第一集汽箱使得蒸汽达到设定压力;利用换热组件使得蒸汽达到设定温度;利用流量调节阀组和第二集汽箱使得蒸汽达到设定流量;最终能够向外部提供具有稳定流量与压力的过热蒸汽。

    一种耦合蒸汽蓄能器全能量储热的热电解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23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3373.8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蒸汽蓄能器全能量储热的热电解耦控制系统,涉及蒸汽动力循环热电解耦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储热换热器、熔盐储热系统、蒸汽蓄能器储热系统以及供气管路,储热换热器中设置有供热介质通路和储热介质通路,供热介质通路的介质入口连通蒸汽源;熔盐储热系统包括低温熔盐罐以及高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分别与储热介质通路中的介质入口、介质出口连通;蒸汽蓄能器储热系统包括蒸汽蓄能器,蒸汽蓄能器的进气端与供热介质通路的介质出口连通;供气管路的进气端与供热介质通路、蒸汽蓄能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本发明既能够充分利用蒸汽热能的高品位显热、低品位显热以及全部潜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还使得储热系统的调控更加灵活,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结合调峰的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0575.9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调峰的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该调度方法针对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及其服务的区域电网,获取电网的供电源,基于供电源构建系统运行模型;获取新能源供电系统的出力参数,构建调峰平衡模型;结合调峰平衡模型和系统运行模型,构建调度模型;基于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求解调度模型,获得调度策略。该方法建立了风光新能源参与并网的调峰协同调度模块,提高新能源消纳量,充分挖掘并发挥了太阳能光热侧和燃煤侧各自调峰能力,使其与可再生能源配合,获得实现系统调峰和更具灵活性的运行调控策略。

    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冷热源供能网络调优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98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02034.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冷热源自动调优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重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区域建筑冷热负荷预测和多目标冷热源调度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步骤包括:S1,获取并预处理历史负荷数据集,基于热力学先验机理建立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2,基于上述数据集和约束构建并训练建筑负荷预测模型;S3,基于能源梯级利用原则,构建区域冷热源多目标优化模型;S4,根据上述模型负荷预测结果,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冷热源进行优化配置;S5,分析预测负荷预测和优化结果,建立多维的冷热负荷物理信息约束;S6,基于上述结果和约束,构建并训练建筑冷热源调优模型;S7,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基于预测负荷的源网自动化调优。

    共用系统辅助部件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17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605633.X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共用系统辅助部件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方法。系统部件由电堆、空压机、水箱、水泵、水蒸汽发生器、汽水分离器、减压阀、燃料侧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器、燃料侧电加热器、空气侧电加热器、混流器、分流器、燃烧器、储氢模组、尾气换热器、储氢侧氢气泵组成。结合共用高温换热器提出电堆燃料侧出口气体管理方法,解决了常规单模式固体氧化物电池系统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系统无法兼顾两种运行模式的问题,系统可在发电模式与电解模式之间灵活切换,且大部分系统辅助部件可以共用,提高系统年利用率,本发明可低成本解决间歇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大规模储能难题,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可再生能源就地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45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567867.X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可再生能源就地储能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锂电池模块、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子系统(RSOC)和储气罐;当可再生能源过剩时,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子系统运行在电解(SOEC)模式,高温蒸汽在固体氧化物电池中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分别储存于储气罐中;可再生能源短缺时,电能由两种方式补充,第一种为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子系统在燃料电池模式运行,将氢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另一种为锂电池模块放电。本发明既可以减少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实际出力与计划出力偏差,又能够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为其他调峰电源支付的调峰成本。

    一种解决余热锅炉出现干烧问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7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46415.2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余热锅炉出现干烧问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余热锅炉某省煤器出现干烧问题时,可以通过提高该省煤器的给水流量,来保证其对应蒸发器进口接近点温差大于等于零,同时在其对应蒸发器安全液面下某位置,设置控制液面的抽水口,或利用原有可利用的抽水口,抽出多余的工质流量,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解决余热锅炉干烧问题,特别是降低负荷时余热锅炉的干烧,也即可以拓宽余热锅炉安全运行工况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