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58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78444.9
申请日:2024-07-02
申请人: 湖南理工学院
IPC分类号: C08F251/00 , C08K5/053 , G01N27/327 , C08F220/56 , C08F222/38 , H01M16/00 , H01M8/16 , H01M4/86 , H01M4/9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水凝胶及其衍生物、碳纳米材料及其酶生物电极和应用,通过设计合成的导电水凝胶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柔性/可充电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既可以保证酶生物阳极和酶生物阴极之间的离子传导,又可以作为燃料罐,并且水凝胶的使用使得生物燃料电池的组装变得简单易行,酶生物阳极和酶生物阴极可以直接压在水凝胶电解质板的两侧,从而解决了电池组装及封装的繁琐性问题。本发明采用催化剂对沥青进行活化制得RADC以及运用RADC制备的酶生物电极,基于导电水凝胶电解质和酶生物电极组装的生物燃料电池/电容器混合生物装置输出高达0.64V的OCP和1.01μW·cm‑2的最大功率密度,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优异的自愈性、延展性、粘附性、抗穿刺性、可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5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567867.X
申请日:2022-05-24
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学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04082 , H01M8/1246 , H01M10/46 , H01M16/00 , H02J3/32 , H02J15/00
摘要: 基于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可再生能源就地储能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锂电池模块、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子系统(RSOC)和储气罐;当可再生能源过剩时,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子系统运行在电解(SOEC)模式,高温蒸汽在固体氧化物电池中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分别储存于储气罐中;可再生能源短缺时,电能由两种方式补充,第一种为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子系统在燃料电池模式运行,将氢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另一种为锂电池模块放电。本发明既可以减少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实际出力与计划出力偏差,又能够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为其他调峰电源支付的调峰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18049.1
申请日:2024-06-24
申请人: 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6/00 , H02J7/00 , H01M10/46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8/04537 , H01M8/0429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能量包,涉及电池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监控系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电芯的实时电压,在实时电压低于电压阈值时,监控系统控制氢气管理系统和空气管理系统工作,以使电堆发电并向电芯充电,同时监控系统还监测负载的实时功率需求,在实时功率需求超过功率阈值时监控系统控制电堆通过输出线缆直接向负载供电。本申请将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集成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氢燃料电池对锂电池充电,并在负载的功率需求较大时由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同时供电,不但降低了整个电池包的成本,而且增大了锂电池的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7300.1
申请日:2024-04-02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8/0606 , H01M8/065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4992 , H01M8/0438 , H01M8/04746 , H01M16/00 , B64D27/30 , B64D27/355 , B64D27/357 , B63H21/00 , B63H21/17 , B63G8/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解释氢装置的氢电混合动力系统,涉及氢能领域,该水解释氢装置利用水位控制管和储氢罐内的压力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储氢罐内水和水解释氢材料的接触,进而控制水解释氢速率,为燃料电池持续、稳定的提供一定压力范围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发电并给动力电池充电,驱动电机产生动力。该水解释氢装置具有易规模放大、可连续放氢、可多次启动的特点,与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电机形成的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可为飞行器、水下/水面航行器等高性能尖端设备提供动力,促进氢能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29945.4
申请日:2024-02-29
申请人: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铝锂混合电源及其控制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模块,金属燃料电池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金属燃料电池模块包括金属燃料电池组,金属燃料电池组与储液箱连通,金属燃料电池组与储液箱之间设有进液泵;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模块、主控独立稳压模块、自动稳压模块、继电板、转换模块、检测模块,主控模块的一端与锂离子电池模块电连接、另一端通过主控独立稳压模块与金属燃料电池模块电连接,金属燃料电池模块通过自动稳压模块与继电板、锂离子电池模块电连接,继电板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继电板分别与进液泵、转换模块电连接。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电源储电量小、寿命短、安全性低、能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9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313986.7
申请日:2023-03-28
申请人: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8/04029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8/33 , B60L58/34 , H01M8/0438 , H01M8/0432 , H01M8/04007 , H01M8/04701 , H01M8/04044 , H01M16/0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68 , H01M10/6563 , H01M10/48 , H01M10/6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车辆辅助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中冷器、压力传感器、电堆冷却液入口温度传感器、电堆、电堆冷却液出口温度传感器、电堆冷却液循环泵、电堆冷却液循环三通电磁阀、电堆散热器、电加热装置、去离子装置、电堆冷却液膨胀壶、动力电池冷却液膨胀壶、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泵、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三通电磁阀、动力电池散热器、动力电池冷却液进口温度传感器、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加热循环三通电磁阀;本发明有效地实现了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低温快速预热和精准温度控制,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成本,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9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1334340.7
申请日:2019-12-23
申请人: 山东济燃氢动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客车,包括客车主体,设有车轮组件、座椅和驾驶舱,客车主体后排座椅之下设有设备舱,客车主体尾部两侧均设有可拆卸的百叶窗,设备舱包括外框架和安装于外框架顶部和前部的围板,燃料电池发动机设于外框架围成的空间内,围板为透明板或围板形成有能够观察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透明可视口,后排座椅包括安装支架和与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的坐垫,安装支架形成有能够透过围板或透明可视口观察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中空部;两个车轮组件之间的客车主体内设有锂电池,锂电池与燃料电池发动机电连接,客车主体后侧面设有与设备舱相通且能够观察燃料电池发动机和锂电池的可视窗口。本发明可视化程度高,能够便利监督和维修,安全性好。
-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61754.7
申请日:2023-12-06
申请人: 江苏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H01M16/00 , H01M8/18 , H01M8/04276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10/613 , H01M10/6554 , H01M8/04955 , H01M10/6567 , H01M10/6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液双电池储能结构,包括液流电池正极溶液罐、液流电池负极溶液罐、第一锂电池组、第二锂电池组和液流电池电堆,第一锂电池组和第二锂电池组设有用于冷却电芯的液冷冷板,液流电池正极溶液罐通过第一锂电池组的液冷冷板后与电堆连接或者直接与电堆连接,液流电池负极溶液罐通过第二锂电池组的液冷冷板后与电堆连接或者直接与电堆连接,在液流电池电解液进入电堆反应前利用电解液冷能对锂电池组大规模散热。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该锂液双电池储能结构的全温域热管理方法,控制形成锂电池组和液流电池双储能循环或者单液流电池储能循环。本发明有效地满足储能结构节能与宽温域工作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4510.6
申请日:2023-11-09
申请人: 河北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1M8/16 , H01M4/96 , H01M16/00 , C02F3/00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为基于生物质活性炭的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人工湿地和微生物燃料电池,所述人工湿地为上行流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内部装有填料;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与阴极,阳极位于填料内部、阴极位于填料的上表面;所述阳极为不锈钢网状柱体包裹的活性炭,单个活性炭阳极的尺寸为高5‑10cm、直径15‑20cm。采用生物质活性炭同时作为CW填料和MFC电极,构建活性炭电极填料一体化CW‑MFC系统,将电极填料的电化学性能、吸附性能和表面生物膜降解三者之间有机结合,同时采用多电极阳极与阴极,可有效扩大MFC促进有机物降解的作用范围,提高电子产生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阴极脱氮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