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24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11020572.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和风电机组的无功置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比较风电场实时电压偏离风电场目标电压的电压偏差值与风电场电压死区;若所述电压偏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风电场电压死区,实时获取在风电场有功损耗最小情况下可由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置换至风电机组的无功置换容量值;根据所述无功置换容量值将所述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置换至所述风电机组。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储备的基础上,实现风电场有功损耗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7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063270.0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速数据及对应的功率数据;确定包含于各预设的功率区间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数据;根据各功率区间中包含的功率数据确定各功率区间对应的风速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拟合确定各功率区间对应的风速数据的概率密度;根据各功率区间对应的风速数据及各风速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确定各功率区间的风速范围;根据各功率区间的风速范围识别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异常数据。通过本方案最终结果呈现为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功率带,为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曲线建模提供数据基础,进而为风机功率特性评价、风电场损失电量评估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909479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507062.0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性能测试的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风仪1,用于测试风力发电机组前方预设范围内的来流风速与风向;测风仪2,用于测试机舱位置处的风速与风向;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并转换为电信号;顶部控制器,用于采集机舱上的瞬时数据;电量变送器,用于根据输出电流和电压计算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机组主控系统,用于提供机组的运行状态及机组故障信息;底部控制器,用于采集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瞬时数据、所述机舱上的瞬时数据以及机组的运行状态和机组故障信息的瞬时数据。该装置方便数据采集,能够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52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139424.5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极限渗透率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搭建配电网及配电网所在地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中输入极限渗透率分析时的负荷情况及光伏出力工况;在仿真模型中输入光伏发电数据进行潮流计算;判断变压器及线路是否越限,并确定电压波动及电压偏差;根据变压器及线路是否越限、电压波动及电压偏差,调整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直至获得最大光伏装机容量;根据最大光伏装机容量确定配电网的极限光伏渗透率和/或极限光功率渗透率。本发明可以准确计算配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准入容量,提高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极限渗透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动管理模式下配电网规划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46496.9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虚拟同步机并网稳定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电子实时仿真平台,所述电力电子实时仿真平台搭建有包括电网、光伏虚拟同步机集群设备及光伏虚拟同步机设备的实时数字仿真模型;所述实时数字仿真模型经实时化后下载至所述电力电子实时仿真平台的仿真机中;待测光伏虚拟同步机控制器,通过所述仿真机的输入输出接口与所述实时数字仿真模型连接。本发明可以灵活简便地实现光伏虚拟同步机的并网稳定性硬件在环测试,并且并网稳定性分析结果更贴近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5634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58816.3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群与火力发电厂联合发电系统的平滑出力方法,包括:针对风电场群中的每一风电场,获取由该风电场的风力发电功率预测值组成的数据集合,将所有风电场对应的数据集合中的风力发电功率预测值相加,得到由风电场群总发电功率组成的综合数据集合;利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对综合数据集合进行拟合,得到风电平滑出力公式,并计算风电平滑出力值;计算风电平滑出力值与火力发电厂基准出力值之和,得到总平滑出力值;根据总平滑出力值、风电场群总发电功率、以及火力发电厂最小出力值、最大出力值、基准出力值,确定风电场群和火力发电厂的实际出力情况。本发明得到的平滑出力曲线不会滞后延时,且确保耗能低、污染少,输出电能平稳。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11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56885.8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引雷通道电阻值测试方法,包括:在风力发电机组轮毂接地点上引至少两条测试线至塔底接地点;分别测量每条测试线与引雷通道电阻的串联电阻阻值;测量所有测试线的串联电阻值;利用所述每条测试线与引雷通道电阻的串联电阻阻值、所有测试线的串联电阻值确定引雷通道电阻值。本技术方案尽可能减小测试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74205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711210812.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国华(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异常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识别方法包含:获得风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常规风速和功率数据;根据所述常规风速和功率数据建立风速功率坐标系,对所述风速功率坐标系以预定区间进行分档处理,获得复数档风速功率数据;对所述复数档风速功率数据中每一档风速功率数据进行拟合,获得风速功率模型;根据所述风速功率模型,计算获得所述复数档风速功率数据中每一档风速功率数据的功率绝对误差的平均值和功率绝对误差的标准差;根据所述功率绝对误差的平均值和所述功率绝对误差的标准差确定告警阈值;将所述待测风电机组的功率数据带入所述风速功率模型并计算获得所述待测风电机组的功率绝对误差,将所述待测风电机组的功率绝对误差与所述告警阈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待测风电机组的状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063270.0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速数据及对应的功率数据;确定包含于各预设的功率区间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数据;根据各功率区间中包含的功率数据确定各功率区间对应的风速数据;利用核密度函数拟合确定各功率区间对应的风速数据的概率密度;根据各功率区间对应的风速数据及各风速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确定各功率区间的风速范围;根据各功率区间的风速范围识别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异常数据。通过本方案最终结果呈现为风电机组正常运行功率带,为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曲线建模提供数据基础,进而为风机功率特性评价、风电场损失电量评估等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9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04846.6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站的控制性能的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一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系统;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系统与第一测试设备连接;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控系统与主交换机连接,主交换机通过光纤分别与多个子交换机通信连接;各子交换机连接有待测试的新能源机组;待测试的新能源机组与第二测试设备连接;第一测试设备和第二测试设备均与授时系统连接。采用在待测新能源机组处分布测试设备来对各机组进行测试,同时通过授时系统保证每个测试设备处的时标同步,能够避免当前的需要测试的点彼此间距离较大,难以对新能源电站的控制性能进行测试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