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坡地自适应调整的轻型履带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14940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54408.5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坡地自适应调整的轻型履带底盘,包括分离式履带动力总成、高度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和平板连接体;分离式履带动力总成包括两个履带轮,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高度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履带轮的纵梁;水平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水平调节部件,两个水平调节部件分别和两个高度调节机构的滑槽滑移连接用以调节平板连接体的高度;两个水平调节部件均和平板连接体的底部连接用以调节平板连接体的水平度。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履带轮左右分离,从而实现整体的轻量化;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的配合实现平板调平,从而使整个履带底盘具有较强的地形行驶适应能力,本发明属于山地果园运输机技术领域。

    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7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33139.3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排种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导种管管壁的光电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卡,其将光电信号透过所述导种管管壁开口照射至导种管内部,当检测到导种管内部的种子落下时,输出由所述数据采集卡识别的种子相对应的普通脉冲信号;电机转速控制装置,电机转速控制装置与排种信息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采集的种子相对应的普通脉冲信号的预设时间间隔以控制电机驱动器的转速,LabVI EW上位机与所述电机驱动器相连接,转速编码器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并与LabVI EW上位机相连接;数据采集卡与LabVI EW上位机相连接,用于将采集的普通脉冲信号传输到LabVI EW上位机。本申请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种具有坡地自适应调整的轻型履带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14940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654408.5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坡地自适应调整的轻型履带底盘,包括分离式履带动力总成、高度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和平板连接体;分离式履带动力总成包括两个履带轮,高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高度调节机构分别安装在两个履带轮的纵梁;水平调节机构包括两个水平调节部件,两个水平调节部件分别和两个高度调节机构的滑槽滑移连接用以调节平板连接体的高度;两个水平调节部件均和平板连接体的底部连接用以调节平板连接体的水平度。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履带轮左右分离,从而实现整体的轻量化;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的配合实现平板调平,从而使整个履带底盘具有较强的地形行驶适应能力,本发明属于山地果园运输机技术领域。

    基于目标检测的复杂环境下茶叶嫩芽轻量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97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38343.8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复杂环境下茶叶嫩芽轻量化检测方法,包括:S1、收集茶叶嫩芽的图像,构建原始数据集;S2、使用图像标注工具对原始数据集中的茶叶嫩芽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两叶进行人工标注;S3、对YOLOv4进行轻量化改进,采用GhostNe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在YOLOv4的PANet中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S4、对茶叶嫩芽图像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获取符合茶叶数据集的anchor;S5、对改进后的YOLOv4设定参数,进行训练并保存最优模型;S6、将待检测的图像输入最优模型中进行前向推理,再经非极大值抑制后处理得出待检测的图像中茶叶嫩芽。本发明改进目标检测模型YOLOv4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部分,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实现对复杂茶园环境下茶叶嫩芽的轻量化准确检测。

    一种路径可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589106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0970446.7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径可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包括车用需冷却设备、动力电池、两个电动三通阀、两个电动冷却液泵、两个膨胀水箱、冷却单元以及散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循环、设备冷却循环以及大循环,两个电动三通阀导通与关闭由动力电池和车用需冷却设备内温度传感器信息决定,进而控制冷却液进行何种循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动力电池和车用需冷却设备内温度传感器信息,使冷却液按照三种循环流动,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车用需冷却设备冷却,并且当动力电池温度较低而车用需冷却设备较高时,通过大循环可将用需冷却设备的热量传递到动力电池,使其温度上升,进而提升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