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871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221267.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残差卷积和递归神经网络的中文场景文本行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中文场景文本训练图像、对训练图像尺寸做归一化处理、对训练图像做数据增广处理、设计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残差递归神经网络和CTC模型、对水平文本行和竖直文本行训练以及选择取置信度较高的结果为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将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结合起来,解决中文场景文本行识别的问题,避免了对文本行进行字符分割以及误分割带来的错误识别,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中加入了残差连接可加速模型的训练,从而得到实用的中文场景文本识别模型,且具有鲁棒性强,能够识别复杂背景、复杂光照和多种字体的中文文本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4871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21267.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残差卷积和递归神经网络的中文场景文本行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中文场景文本训练图像、对训练图像尺寸做归一化处理、对训练图像做数据增广处理、设计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残差递归神经网络和CTC模型、对水平文本行和竖直文本行训练以及选择取置信度较高的结果为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将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结合起来,解决中文场景文本行识别的问题,避免了对文本行进行字符分割以及误分割带来的错误识别,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中加入了残差连接可加速模型的训练,从而得到实用的中文场景文本识别模型,且具有鲁棒性强,能够识别复杂背景、复杂光照和多种字体的中文文本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5199.9
申请日:2024-12-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8/23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模型的最优嵌入位置的快速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选取任务的数据集的K个代表性样本,构建一个用于搜索最优嵌入位置的代表集,其中K不宜过大;将代表集所有样本,同时输入给多模态大模型(MLLM),和特定任务的小模型,并引入特征融合模块,对MLLM的第i个Transformer模块的特征和小模型最终层的特征进行融合;冻结小模型的参数,对MLLM的所有参数进行k步的参数高效微调,其中k不宜过大;微调的每一步,对参数关于损失函数求梯度向量的二范数,得到k个梯度二范数,并对k个梯度二范数加权求和,得到适应度;更换随机数种子,重复第2到4步,进行P次重复实验,其中P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取3到30次为宜;对i在1到T取值范围中做迭代,每步迭代重复2到5步,得到不同嵌入位置的平均适应度,最终选择平均适应度最大的i*作为最优嵌入位置,其中T为MLLM总层数。本发明提供的大模型的最优嵌入位置的快速搜索方法,具有搜索速度快,任务拓展性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对大模型进行小模型知识融合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16816.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27 , H01L2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体成型复合吸液芯均热板及制造方法,盖板和底板组成均热板壳体;底板内侧设有复合吸液芯,复合吸液芯由第一平面丝网和螺旋编织网组成,第一平面上有圆环凸起,此凸起代替传统的粉环,将第一平面丝网与第二平面丝网进行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盖板内侧设有第二平面丝网,第二平面丝网作为吸液芯;第一平面丝网通过铜柱与第二平面丝网连接为一体结构。此复合吸液芯结构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减少了传统手工放置粉环的方法,大大较少了劳动力,提高了整个均热板的制造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63114.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N7/0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换道轨迹高精重绘及关键参数加速外推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实时动态驾驶场景的采样数据集;筛选多车交互的完整换道场景;进行原始含噪数据的滤波预处理;基于中点分步换道假设构建换道轨迹模型,以跨越车道线时刻为节点,对换道过程分段建模,基于横纵向解耦的换道轨迹模型,开展轨迹特征参数辨识,挖掘轨迹特征参数分布规律,凝练换道场景参数分布特征;基于高斯混合模型提取换道场景参数分布特征,提出场景多维参数的联合概率模型;提取换道场景分布梯度信息;进行哈密尔顿蒙特卡洛抽样;形成换道加速测试场景库。本发明实现对换道轨迹降维和高精度重绘,完成关键场景参数外推和高精高效换道加速测试场景库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77332.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光束产生组件,所述光束产生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光束调节组件,所述光束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多个光源出射的光束的传输方向,形成多个第一光束照射到散热模组的受热面的预设位置,一个所述预设位置对应所述散热模组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发热源的一个热点位置,一个所述光源对应一个所述预设位置,该所述光源对应的第一光束用于调节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以模拟该预设位置对应的热点位置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散热模组的性能参数,所述性能参数表征所述散热模组的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63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3494.9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IPC: G06V30/414 , G06V30/146 , G06V30/186 , G06V30/19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任务交互的医学诊疗报表端到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多任务交互端到端识别网络,所述的多任务,包括医学诊疗报表的结构和内容识别、表格单元格的检测定位;构建单元格的视觉特征与结构语义特征的匹配损失函数;利用不确定度加权的多任务学习损失函数训练所述的多任务交互端到端识别网络;后处理网络预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提供一种端到端可训练的基于多任务交互以及单元格语义与视觉特征对齐的方法来高效识别医学诊疗报表。
-
公开(公告)号:CN114882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95179.X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主动脉夹层CT图像分类方法,主要涉及智能优化算法和图像分类领域。本方法针对特定的主动脉夹层CT图像分分类任务,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自动搜索最优分类卷积神经网络。搜索过程中,设定每一个粒子位置代表一个分类卷积神经网络,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不断迭代,最终搜索到一个性能最好的分类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在主动脉夹层CT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图像分类实验获得了100%的分类准确率,相对于现有的110层分类卷积神经网络ResNet得出的98.97%的分类准确率以及20层分类卷积神经网络SHEDA‑CNN得出的99.48%的分类准确率,基于本发明提出的主动脉夹层CT图像分类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3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1871.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风冷装置,包括电机本体、侧风道板、风扇和导热件;风扇连接在电机本体尾部,侧风道板连接在电机本体左右两侧,与电机之间形成散热风腔,机壳上设有周向分布的翅片和装配槽,相变热管安装在装配槽中;风扇包括导流罩、风扇电机、风扇支架、防护罩,导流罩连接在电机本体的后端盖上,导流罩沿轴线接近电机的一端为出风口,远离电机的一端为进风口。该装置可实现机壳表面的快速散热,促使更多的热量从定子绕组和定子铁芯部位传导至外壳进行散热,实现伺服电机更为优秀的温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16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170559.7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金属护套多相多点接地下护层感应电流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测量电缆金属护套电阻R和电抗X、电缆两端接地电阻R1和R2、大地漏电阻Re;S2、计算每小段占总线路长度比例αi、βj、γt,测量各故障接地电阻Rki、Rgj、Rft;S3、计算三相电缆支路各分段的金属护套阻抗Zki、Zgj、Zft;S4、计算由三相电缆线芯电流产生的各段线路感应电动势Uki、Ugj、Uft;S5、计算由三相电缆护套环流产生的各段感应电动势Uki’、Ugj’、Uft’;S6、计算三相电缆支路各分段感应电流Iki、Igj、Ift。本发明可方便计算多相多点接地状况下各段电缆上的感应电流数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