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65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710004461.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变频三级泵区域供冷系统,包括区域供冷站、供冷输送管网、用户分布泵、用户换热间;所述三级泵包括冷冻水一级泵、冷冻水二级泵、冷冻水三级泵,其中冷冻水一级泵为区域供冷站提供循环动力,冷冻水二级泵为供冷输送管网提供动力,冷冻水三级泵即用户分布泵,其中区域供冷站制备的冷冻水通过供冷输送管网输送到用户分布泵,用户分布泵根据需要从供冷输送管网抽取冷冻水至用户换热间,冷冻水经过用户换热间进行热交换后输送回供冷输送管网。本发明的供冷系统及方法,可充分减少传统供冷管网中全流量高扬程二级泵引起的能量浪费及冷损失,极大程度降低冷站内部输送水泵的扬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7657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4461.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17 , F25B4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变频三级泵区域供冷系统,包括区域供冷站、供冷输送管网、用户分布泵、用户换热间;所述三级泵包括冷冻水一级泵、冷冻水二级泵、冷冻水三级泵,其中冷冻水一级泵为区域供冷站提供循环动力,冷冻水二级泵为供冷输送管网提供动力,冷冻水三级泵即用户分布泵,其中区域供冷站制备的冷冻水通过供冷输送管网输送到用户分布泵,用户分布泵根据需要从供冷输送管网抽取冷冻水至用户换热间,冷冻水经过用户换热间进行热交换后输送回供冷输送管网。本发明的供冷系统及方法,可充分减少传统供冷管网中全流量高扬程二级泵引起的能量浪费及冷损失,极大程度降低冷站内部输送水泵的扬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0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352990.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07 , F24F5/0014 , F25B15/02 , F25B21/00 , F25B25/005 , F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余热制冷的区域能源站冷却中心转移及梯级利用系统,包括热电厂余热制冷冷却中心、冷却水输送管网、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其中热电厂余热制冷冷却中心的余热吸收式冷水机组采用梯级串联方式,且分两级将高温回水降温至所需冷却水供水温度,即得到低温冷却水;冷却水输送管网将低温冷却水输送至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的三个以上的水冷电制冷冷水机组以相同梯级串联方式将低温冷却水梯级串联使用。本发明将区域能源站冷却中心转移至热电厂并利用余热制冷提升能源站主机效率,提升能源站供冷能力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大温差梯级利用方式减少输送水量及输送能耗,从而提升整个梯级利用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265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99726.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0 , F24D19/00 , F24D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用户接入系统,包括静态流量平衡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比例积分电动阀、温度变送器、PID控制器;其中PID控制器分别与比例积分电动阀、温度变送器连接,比例积分电动阀安装在各用户支路供冷供热一次侧管网的回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安装在各用户冷水热水二次侧管网的回水管上,温度变送器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输至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据此控制比例积分电动阀的阀门开度。本发明将管网输送冷/热水入户流量、压力调节至比例积分电动阀工作范围内,方便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57213.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28 , G06F30/20 , G06N3/006 , G06N3/123 , G06N3/12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风光储的建筑综合能源微网容量规划与运行优化方法,包括:S1、构建基于风电和光伏功率特性的系统总成本模型,确定风电光伏容量配置;S2、根据风电和光伏的不确定性构建最恶劣运行场景供电模型;S3、根据系统总成本模型和最恶劣运行场景供电模型构建储能存量最优配置模型计算储能存量最优配置策略;S4、针对储能存量最优配置策略评估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的反馈对系统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风电、光伏和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0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711352990.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余热制冷的区域能源站冷却中心转移及梯级利用系统,包括热电厂余热制冷冷却中心、冷却水输送管网、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其中热电厂余热制冷冷却中心的余热吸收式冷水机组采用梯级串联方式,且分两级将高温回水降温至所需冷却水供水温度,即得到低温冷却水;冷却水输送管网将低温冷却水输送至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的三个以上的水冷电制冷冷水机组以相同梯级串联方式将低温冷却水梯级串联使用。本发明将区域能源站冷却中心转移至热电厂并利用余热制冷提升能源站主机效率,提升能源站供冷能力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大温差梯级利用方式减少输送水量及输送能耗,从而提升整个梯级利用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88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610882721.9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大温差区域供冷装置,包括供冷站、输送管网及用户端;供冷站包括制冷系统、蓄能系统、分水器和集水器;制冷系统的机载吸收式冷水机组和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串联连接,机载吸收式冷水机组进口通过阀门分别与蓄水池和集水器冷冻水回水管连接,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出口通过阀门分别与蓄水池和分水器冷冻水供水管连接;蓄水池进口通过阀门分别与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出口和蓄水供冷板换冷端出口连接,蓄水池出口通过阀门分别与机载吸收式冷水机组进口和蓄水供冷板换冷端进口连接;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多种能源,可应用余热制冷,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升一次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88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82721.9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大温差区域供冷装置,包括供冷站、输送管网及用户端;供冷站包括制冷系统、蓄能系统、分水器和集水器;制冷系统的机载吸收式冷水机组和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串联连接,机载吸收式冷水机组进口通过阀门分别与蓄水池和集水器冷冻水回水管连接,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出口通过阀门分别与蓄水池和分水器冷冻水供水管连接;蓄水池进口通过阀门分别与机载离心式冷水机组出口和蓄水供冷板换冷端出口连接,蓄水池出口通过阀门分别与机载吸收式冷水机组进口和蓄水供冷板换冷端进口连接;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多种能源,可应用余热制冷,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升一次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610313U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21780136.4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 Y02B30/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余热制冷的区域能源站冷却中心转移及梯级利用系统,包括热电厂余热制冷冷却中心、冷却水输送管网、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热电厂余热制冷冷却中心的余热吸收式冷水机组采用梯级串联方式,且分两级将高温回水降温至所需冷却水供水温度,得到低温冷却水;冷却水输送管网将低温冷却水输送至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能源站冷却水梯级利用系统的三个以上的水冷电制冷冷水机组以相同梯级串联方式将低温冷却水梯级串联使用。本实用新型将区域能源站冷却中心转移至热电厂并利用余热制冷提升能源站主机效率,提升能源站供冷能力及环境效益,通过大温差梯级利用方式减少输送水量及输送能耗,提升整个梯级利用系统运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30291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20005882.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变频三级泵区域供冷系统,包括区域供冷站、供冷输送管网、用户分布泵、用户换热间;所述三级泵包括冷冻水一级泵、冷冻水二级泵、冷冻水三级泵,其中冷冻水一级泵为区域供冷站提供循环动力,冷冻水二级泵为供冷输送管网提供动力,冷冻水三级泵即用户分布泵,其中区域供冷站制备的冷冻水通过供冷输送管网输送到用户分布泵,用户分布泵根据需要从供冷输送管网抽取冷冻水至用户换热间,冷冻水经过用户换热间进行热交换后输送回供冷输送管网。本实用新型的供冷系统,可充分减少传统供冷管网中全流量高扬程二级泵引起的能量浪费及冷损失,极大程度降低冷站内部输送水泵的扬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