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1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1209273.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誉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红外图像的建筑三维温度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摄像机采集建筑热像图,对既有建筑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得到三维灰度模型和正射影像图,通过正射影像图拟合温度与灰度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FME对灰度贴图进行拉伸得到新的彩色贴图,然后对新的彩色贴图进行RGB色阶蓝色通道的定向处理将温度值写入蓝色波段,最终建立可以点读温度信息的彩色三维点云模型。本方法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提供了全面、快速、准确的评估工具,不仅适用于单体建筑的围护结构的节能检测,也适用于区域尺度的多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09273.9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誉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人机红外图像的建筑三维温度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摄像机采集建筑热像图,对既有建筑进行三维重建,从而得到三维灰度模型和正射影像图,通过正射影像图拟合温度与灰度的函数关系式,再利用FME对灰度贴图进行拉伸得到新的彩色贴图,然后对新的彩色贴图进行RGB色阶蓝色通道的定向处理将温度值写入蓝色波段,最终建立可以点读温度信息的彩色三维点云模型。本方法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提供了全面、快速、准确的评估工具,不仅适用于单体建筑的围护结构的节能检测,也适用于区域尺度的多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41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494159.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1J5/00 , G01J5/48 , G06Q10/0637 , G06T17/0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城市室外场景高空间分辨率热舒适度的方法,涉及室外热环境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飞前环境勘察、参数确定和路径规划;S2:布置气象站和近地表实测点;S3:地面控制点位置坐标采集;S4:批量预处理热红外图像,建立具有亮温的三维点云模型;S5:建立具有表面温度和长波辐射的三维点云模型;S6:批量预处理多光谱图像,建立五个通道数字量化值和短波辐射量之间的映射关系;S7:建立具有短波辐射的三维点云模型;S8:将点云数据映射到三角面,建立真实的三维长短波辐射场;S9:采样获取场景高空间分辨率的MRT;S10:计算并验证场景高空间分辨率的热舒适度指标。本发明反映了观测场景的几何结构、表面热工以及位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77859.8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复杂三维场景高异质性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属于室外热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建立了一个能够表征三维场景遮挡的城市辐射传输模型,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获取城市微尺度地表的图像;采用辐射标定、大气校正、影像配准、摄影测量、波段计算等手段,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发射率、天空视角因子、传感器处辐射、数字表面模型等正射影像;建立近地表温湿度和低空大气参数的经验模型,用于估算测试场景的低空大气参数,将以上数据作为辐射传输方程的输入,最后基于地表实测温度对该方法的反演温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城市微尺度高异质性地表温度的高精度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61193.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337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BI M模型获取建筑各阶段的碳排放数据,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和模糊聚类算法提取关键特征变量,如材料碳排放系数、能源消耗强度等;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碳排放进行建模,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终计算碳排放总量,并通过因果推理算法分析高碳排放阶段的关键影响因子,提出优化策略并生成分析报告,实现精准预测和有效优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本发明不仅能够准确评估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还能够为碳排放的优化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541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4159.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1J5/00 , G01J5/48 , G06Q10/0637 , G06T17/0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城市室外场景高空间分辨率热舒适度的方法,涉及室外热环境检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飞前环境勘察、参数确定和路径规划;S2:布置气象站和近地表实测点;S3:地面控制点位置坐标采集;S4:批量预处理热红外图像,建立具有亮温的三维点云模型;S5:建立具有表面温度和长波辐射的三维点云模型;S6:批量预处理多光谱图像,建立五个通道数字量化值和短波辐射量之间的映射关系;S7:建立具有短波辐射的三维点云模型;S8:将点云数据映射到三角面,建立真实的三维长短波辐射场;S9:采样获取场景高空间分辨率的MRT;S10:计算并验证场景高空间分辨率的热舒适度指标。本发明反映了观测场景的几何结构、表面热工以及位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598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7048.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CN)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遮阳自适应动态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机器学习建立遮阳自适应控制模型,并使仿真寻优和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实现对各类动态遮阳设备的自适应动态调节,达到近优的节能和调节采光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通过设置存储器,结合采用建筑性能仿真与计算机编程,实现了自动连续的遮阳状态寻优,提升预测的准确度和在不同使用情景的泛用性。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节能效果更好,综合能耗水平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1031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052056.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思弘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候风洞极端热湿参数控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风机、第一表冷器、第二表冷器、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轮转除湿机以及蒸汽加湿器;第二表冷器与转轮除湿机串联形成除湿线路,第一加热器与蒸汽加湿器串联形成加热线路,除湿线路与加热线路并联后,依次与第二加热器、风机以及第一表冷器串联连接;第一表冷器和第二表冷器分别与供回水管路连接。控制方法包括对风洞极端热湿参数的三级调控与微调节方法,解决了现有气候风洞内极端高温高湿工况下温湿度难以精确调控的问题,保证了极端高温高湿工况下的控制精度;并且克服了温湿度调节时加热和除湿过程存在滞后性的缺陷,提高了温湿度的响应速度,并节约运行能耗与设备投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577859.8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复杂三维场景高异质性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属于室外热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建立了一个能够表征三维场景遮挡的城市辐射传输模型,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获取城市微尺度地表的图像;采用辐射标定、大气校正、影像配准、摄影测量、波段计算等手段,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发射率、天空视角因子、传感器处辐射、数字表面模型等正射影像;建立近地表温湿度和低空大气参数的经验模型,用于估算测试场景的低空大气参数,将以上数据作为辐射传输方程的输入,最后基于地表实测温度对该方法的反演温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城市微尺度高异质性地表温度的高精度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39705.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场景三维温度和长波辐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无人机搭载轻巧便携的热红外相机获取不同场景三维表面的R‑JPEG彩色热红外图像,批量处理原始图像编码加密的相机参数、温度和坐标信息,统一温度标尺的基础上,进行三维点云重建,利用点云RGB和温度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玻耳兹曼公式,建立具有温度和长波辐射信息的三维点云模型。该模型不仅以用户自定义的调色板反映出复杂场景三维表面温度和辐射等热属性差异,还能多通道读取像素级的地理坐标信息、表面温度和长波辐射,兼具地理空间信息和深度内容,可以更加逼真的反映监测目标的几何结构和表面热工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