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450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1029388.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新秀化学(烟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用降VOC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降VOC母粒是由一种新型的微孔发泡聚丙烯载体,吸附在聚丙烯载体上的水性溶液VOC去除剂,表面活性剂按质量份制备而成。应用时,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将降VOC母粒与聚丙烯树脂混合,经VC高效混料机,搅拌混合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环保型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降VOC母粒的添加量在1‑10%。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用降VOC母粒,与聚丙烯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真空脱挥干净、无残留,不影响改性聚丙烯的后续加工和性能,有效地降低聚丙烯产品的VOC,使其更加绿色环保,满足汽车厂商对VOC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54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67430.0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新秀化学(烟台)有限公司
IPC: C07D211/46 , C08K5/34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1/46 , C08K5/3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时含有受阻酚和受阻胺结构的耐候防老化助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物质的摩尔量计,将式I所示的哌啶醇类化合物,式II含有一个侧链的丙二酸二酯和如式III的酚类化合物按2.0~2.2:1:0.9~1.1的比例溶于原料总质量1~5倍的有机溶剂,加热后依次加入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在90~180℃下回流12~20h;反应结束后,在反应液中加入有机酸将其pH调至6.5~7.5,过滤掉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用20~80℃水洗涤并分液,再将有机层中的溶剂蒸出,并用小分子醇重结晶,得产物;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过程简单,成本低,产品收率高的同时含有受阻酚和受阻胺结构的耐候防老化助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48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84980.7
申请日:2016-02-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新秀化学(烟台)有限公司
IPC: C07D21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N,N'-二醛基己二胺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在氮气保护下,将质量份为1份的甲酰胺,2-4份的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以及占己二胺和甲酰胺混合物总质量1%-10%的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器,130-180℃条件下回流搅拌3-8h得到反应液;2)向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中立即缓慢加入足够的水,边搅拌边降温,水洗,过滤,干燥,即得产物。本发明通过选取有效催化剂,不仅提高产品纯度,而且只需水洗就能得到产品,操作简便,环境友好,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9388.9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新秀化学(烟台)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18 , C08J3/226 , C08J2323/12 , C08J2423/12 , C08J2423/14 , C08K5/05 , C08L23/12 , C08L2205/02 , C08L2205/025 , C08L2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用降VOC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降VOC母粒是由一种新型的微孔发泡聚丙烯载体,吸附在聚丙烯载体上的水性溶液VOC去除剂,表面活性剂按质量份制备而成。应用时,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将降VOC母粒与聚丙烯树脂混合,经VC高效混料机,搅拌混合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环保型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降VOC母粒的添加量在1-10%。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用降VOC母粒,与聚丙烯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真空脱挥干净、无残留,不影响改性聚丙烯的后续加工和性能,有效地降低聚丙烯产品的VOC,使其更加绿色环保,满足汽车厂商对VOC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0452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84473.3
申请日:2016-02-14
Applicant: 新秀化学(烟台)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5/005 , C08J9/122 , C08J2323/12 , C08J2325/06 , C08J2369/00 , C08L2201/08 , C08L2203/14 , C08L23/12 , C08L25/06 , C08L6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助剂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替代挤出造粒制备液体稳定剂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以发泡聚合物为载体,将室温下或80℃下为液体的稳定剂包埋入发泡聚合物形成胶囊状的分散均匀的发泡聚合物基稳定剂的方法。制备方法是称取一定量的液体或胶状稳定剂,加入机械搅拌器,逐步加入发泡剂聚合物,在50-90rpm的转速下,搅拌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制备发泡基液体稳定剂,工艺简单,控制点少,便于大规模生产;产品适用性强;生产过程中能耗少;扩展了液体稳定剂的应用范围,如PC基低碱性稳定剂可适用于PC等酸性基材。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0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84562.8
申请日:2016-02-14
Applicant: 新秀化学(烟台)有限公司
IPC: C08L23/12 , C08K5/3435 , C08J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5/3435 , C08J9/122 , C08J2323/12 , C08L2201/08 , C08L2203/14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助剂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粘连发泡聚丙烯基光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发泡聚丙烯为载体,通过常压或者施加一定的负压,将室温下为胶状的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以填充物的形式包裹入发泡聚丙烯中制备胶囊状发泡聚丙烯基光稳定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制备聚合物发泡基光稳定剂,工艺简单,控制点少,便于大规模生产;产品适用性强;生产过程中能耗少;扩展了胶状光稳定剂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的应用范围,通过胶囊的承载方式改善了传统加工方法出现的粘连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466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457868.9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连蛋白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该方法将压电高分子聚合物单元模型无隙并置地扩展为压电高分子聚合物单分子层膜;将压电高分子聚合物单层膜和压电无机填料构建压电无机填料掺杂的压电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膜模型;对构造的压电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膜模型和纤连蛋白模型分别进行能量最小化,构建复合膜‑蛋白二元体系的计算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蛋白与复合膜的相互作用能、RGD‑PHSRN的质心距离,进而评价压电无机填料与压电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本发明方法成本低且效率高,分析模拟结果后可对复合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用于指导无机‑有机复合压电柔性生物相容性植入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23462.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20/06 , C08F220/34 , C08F220/38 , C08F222/38 , C08K3/04 , C08K7/24 , C08K5/00 , C08K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的高吸水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加成聚合反应在高吸水树脂中引入含有阳离子或者两性离子的抗菌单体,使高吸水树脂具有长效抗菌功能。在通过加聚反应向高吸水树脂中引入抗菌基团不仅使树脂具备了长期抗菌性能,还因除臭组分的存在而具备除臭功能。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吸水树脂吸水速度快,吸水倍率高,吸盐水性能好,兼具长效抗菌性能和除臭性能于一体。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22353.2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多孔超亲水/疏油荷电三聚氰胺泡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脱掺杂态三聚氰胺泡沫浸入全氟辛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二次掺杂后清洗和干燥所得;脱掺杂态三聚氰胺泡沫由聚苯胺改性的三聚氰胺泡沫浸入聚乙烯亚胺与二(3‑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在水浴下反应后干燥固化所得。获得的三维多孔超亲水/疏油荷电三聚氰胺泡沫,可进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水包油乳液的高效破乳与分离,分离过程中乳液的平均渗透通量在35000L·m‑2·h‑1以上,分离效率大于97%。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20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676842.2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掺杂碳多孔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先将单质硅氧化,将氧化的单质硅通过有机硅氧烷改性得到改性单质硅,然后采用经有机硅氧烷改性的单质硅、碳基聚合物、发泡制孔剂和有机溶剂制成的混合溶液制成硅掺杂碳复合薄膜,然后以碳氢化合物为碳源,以惰性气体为载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掺杂碳复合薄膜沉积碳纳米材料和发泡剂升华制孔相结合的方法,制得到硅掺杂碳多孔复合薄膜。本发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时,其首次嵌锂容量达1027.6mAh/g,首次脱锂容量为997mAh/g,库仑效率为97.02%,循环100次后,其库仑效率为91.31%,显示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