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铁器励磁电路及励磁电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3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699888.2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铁器励磁电路及励磁电压控制方法,本发明,由于电厂电源交流电压较高,超过380V除铁器长期运行励磁电压超过规定513V使得除铁器励磁线圈烧毁,通过一种控制电路实现励磁电压可调的目的,在根本上消除了除铁器励磁线圈烧毁问题;通过三相全桥硅整流得到513V直流电压传送到电磁除铁器的线圈,并通过交流接触器来控制除铁器的励磁;皮带电机及风机电机电源经过起热过载保护的热过载继电器后进入电机,最终除铁器线圈运行温度下降幅度明显,缺陷发生率大幅降低,除铁器投运率大大增加,从而有效保障了卸煤以及上仓作业的连续性,再保障了除铁器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充分保障了输煤系统上仓主设备安全运行。

    一种电厂高压配电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25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32676.7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高压配电系统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包括:实时检测电厂高压配电系统中各站点的目标被测部位的参数信息,其中,目标被测部位包括上触头、下触头、母排和电缆,参数信息包括目标被测部位的温度信息T0和检测设备自身的电压信息V0;基于目标被测部位的参数信息和预设告警等级信息,确定告警等级;当电厂高压配电系统发生告警或报警时,实时显示当前预警和报警的数量,并实时显示报警的目标被测部位。本发明通过记录高压设备实时运行温度的数据以及无线温度传感器自身的电压,为高压设备的维修提供历史数据,实现了高压设备热故障预知维护的功能。

    一种电厂物联安全接入方法及物联接入网关

    公开(公告)号:CN115811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92450.6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安全接入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物联安全接入方法及物联接入网关,包括:根据物联设备的流量特征信息,建立特征对比库,所述特征对比库中存储有预先获取的白名单设备的流量特征信息,所述特征对比库用于确定是否接入请求接入的物联设备;获取物联设备所产生的原始流量数据,对所述原始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取流量特征信息;根据流量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物联设备的安全等级;当所述物联设备的安全等级达到预设安全等级时,根据特征对比库确定接入所述物联设备。在本发明中通过对物联设备的流量特征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安全等级,再将物联设备接入内网,保障了物联接入的安全性。

    一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安全快速停炉冷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7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15607.8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安全快速停炉冷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机组负荷下调要求,降低锅炉内燃烧强度;获取机组负荷,若机组负荷下降至预设值时,依次启动锅炉循环泵、手动开启高低旁,持续降负荷到位后,进行汽机打闸;获取燃料量情况,待最后一台制粉系统走空,投入油枪提供燃料,待磨煤机完成吹空后,退出油枪,锅炉MFT,关闭高低旁,执行风烟系统闷炉;建立炉水微循环,进行锅炉快速冷却,获取炉压,若炉压下降至预设值时,则驱动锅炉带压放水。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安全停炉冷却的方法,根据锅炉和汽轮机所处状态,分阶段做出对应的措施,实现快速冷却的目的,同时有效避免发电机组因快速停机而带来的损害。

    一种远距离集中供热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88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40737.8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集中供热控制系统,涉及工业自动控制领域,本发明包括构建集中供热管网控制系统,读取用汽量、压力值数据信号,将热用户侧用汽量、压力信号转换为标准模拟量信号,将标准模拟量信号送至厂内OvationDCS系统中,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模拟量信号,进行不同控制模式间的自动切换;本发明通过热源站控制系统和用户侧控制系统间数据安全实时交互;降低了传统控制方式无法及时调整管网压力而造成的管网损耗和设备损耗,提高供热效率的同时带来了可观的安全经济效益,并采用流量和压力两种相结合的全自动控制模式,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模拟量信号,使得三种不同控制模式间进行无扰自动切换,从而能够根据用户动态需求及时调整供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