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动给水泵防误动跳闸控制装置及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0173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035602.X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汽动给水泵防误动跳闸控制装置及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组、第二电磁阀组、第一卸载阀、第二卸载阀和控制器,其中,第一电磁阀组和第二电磁阀组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组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抗燃油支路、第二电磁阀组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磁阀组的输出端与抗燃油回路连接,第一卸载阀的输出端、控制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组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第一卸载阀的输入端和第二卸载阀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抗燃油支路、汽动给水泵主汽门和汽动给水泵补汽门连接,第二卸载阀的输出端、控制端分别与第二电磁阀组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降低了汽动给水泵跳闸误动作的可能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燃煤电站灰斗超载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6273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274267.4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电站灰斗超载保护装置,包括除尘器主体、紧固螺栓和报警开关,所述升降管内部底面与固定杆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主体支架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的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滑动板与固定轨道之间均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报警开关。该燃煤电站灰斗超载保护装置运行时通过显示称重数据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可以防止料位高报警,运行环境更佳,不受内部恶劣环境影响其原理性缺陷,同时将除尘器主体与料斗分开的支架的钢结构有加固的作用,有效防止除尘器坍塌的安全风险,同时称重测量的准确性高,无误动作。

    一种电除尘灰斗料位超限报警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4393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274259.X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除尘灰斗料位超限报警保护装置,包括除尘器主体、固定支架和螺纹杆,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外表面以及第二支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连接有螺纹杆。该电除尘灰斗料位超限报警保护装置在原有料位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另外一套设备,通过巧妙监测灰斗某一高度是否为负压,即可判断灰位是否到达该位置,大大增加了保护信号、报警信号的冗余性、可靠性、准确性,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之间连接有螺纹杆,通过旋转螺纹杆可以带动第二支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除尘器主体的高度可以进行调整。

    一种基于CEMS数据通讯的烟气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80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94682.8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厂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CEMS数据通讯的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一侧的进烟口、设置于外壳另一侧的排烟口、设置于外壳底部的集灰盒,以及,清理部件,包括设置于外壳中的阳极板、设置于阳极板上的固定组件、设置于固定组件中的动力组件、设置于阳极板上端的刮除组件,以及设置于阳极板下端的弹振组件,刮除组件通过对阳极板上吸附烟气颗粒的一面进行向下刮除,再配合弹振组件将粘附在刮除组件上的颗粒清除,能够有效提高清理效率。

    一种管道蒸汽流通提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09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2062.6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蒸汽流通提醒装置,涉及管道蒸汽技术领域,包括,提醒单元,包括管道多组固定圈、支架、外置管道、提醒组件;检测单元,包括测压组件、报警器、控制器,以及电源线路;供电单元,包括壳体、转换组件,以及多组电源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对管道特殊位置的24小时蒸汽压力检测,当检测到异常高压时,系统能够自动触发报警,及时发出警告。提醒单元提供了直观的管道蒸汽流通指示,使得状况辨识更为便捷。此外,供电单元能够确保三组电源模块的持续稳定供电,提高了蒸汽管道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简化了线路铺设的复杂工序,降低了日常维护的需求。

    变压器的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01365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019652.9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应用于变压器系统,所述变压器系统包括就地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就地控制器通过硬接线方式连接的冷却器、变压器风扇和变压器油泵,该方法包括:就地控制器获取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及变压器油泵的第一油面温度;就地控制器根据所述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及所述第一油面温度与预设温度的比较情况,向所述变压器风扇发送用于控制所述变压器风扇运转或停转的风扇控制信号;所述变压器风扇基于所述风扇控制信号运转或停转,以开启或停止风扇冷却工作。通过就地控制器及硬接线方式代替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模块来实现对变压器的冷却控制。

    斗轮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43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65351.9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斗轮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堆料计划指令,识别所述堆料计划指令指示的堆料作业量、堆料区域坐标、目标堆料垛高以及斗轮机设备在料场中的初始堆料坐标;获取所述堆料区域坐标的区域存料数据,依据所述堆料作业量、所述目标堆料垛高以及所述区域存料数据,计算目标堆料数据和目标堆料坐标;控制斗轮机设备从所述初始堆料坐标行驶至所述目标堆料坐标后,依据所述目标堆料数据进行目标堆料作业;当接收到所述堆料计划指令对应的完成信号时,获取所述目标堆料坐标的堆料存料数据,有助于提高斗轮机设备的作业效率。

    一种可限位保护的可变力轮及活化给煤机

    公开(公告)号:CN114955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1095.7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限位保护的可变力轮及活化给煤机,包括:力轮弹簧、活塞和限位器,活塞连接于力轮弹簧的下端,限位器连接于活塞的下端;限位器的中心与活塞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当活化给煤机处于最大出力状态并出现空载时,限位器的下端部与气缸的底部相抵接,以避免力轮弹簧处于极限拉伸状态。本发明通过在活塞的下端中心连接有限位器,当活化给煤机处于最大出力状态并出现空载时,由于活化给煤机的承载力减小,力轮弹簧的伸长量增加,当力轮弹簧的伸长量增加到一定数值时,限位器的下端会与气缸的底部抵接,阻止力轮弹簧继续向下拉伸而产生极限拉伸,发生金属疲劳而断裂。

    一种用于实时盘煤系统的设备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35154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52245.6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盘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时盘煤系统的设备组件,包括基座、固定杆、安装板、夹持组件、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元件、连接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安装板沿与固定杆铰接处转动,使安装在夹持组件上的激光扫描仪的扫描角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进而能够对扫描区域实时调整,便于盘煤作业效率的提升,另外驱动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操作便捷,设置夹持组件,并通过转动杆的转动,使两个卡块相对靠近,进而使两个夹持板上的卡槽对激光扫描与相对的两个端部进行卡合,使得激光扫描仪安装在夹持组件上,便于装拆激光扫描仪。

    一种DCS电子间无线测温预警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94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20362.5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S电子间无线测温预警装置,包括测温单元,包括安装柱、与安装柱固定连接的安装组件、与安装组件滑动连接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上表面的无线测温器;散热单元,包括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卡合连接的第一从动组件、与第一从动组件啮合连接的第二从动组件、与第二从动组件固定连接的散热板和报警组件,以及与安装组件固定连接的风冷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备温度升高,安装组件内部温度随之升高,驱动组件带动第一从动组件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组件打开散热板,散热板打开过程中报警组件同步发出声响告知工作人员,第二从动组件移动过程中风冷组件完成电联对内部进行降温处理,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的设备异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