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7963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876781.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直流高低压换流器连接母线处避雷器参数设计方法,受端高压LCC换流器和低压VSC换流器之间的连接母线上配置的第一避雷器的参数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四种情况的一种或多种:根据第一避雷器的首要目的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根据第一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配合,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根据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配合保护直流断路器的目的,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根据第一避雷器和DC Chopper配合,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综合考虑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选择最大的参考电压作为第一避雷器的参考电压。该方法保证第第一避雷器在安全运行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63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76781.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H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直流高低压换流器连接母线处避雷器参数设计方法,受端高压LCC换流器和低压VSC换流器之间的连接母线上配置的第一避雷器的参数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四种情况的一种或多种:根据第一避雷器的首要目的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根据第一避雷器和第三避雷器配合,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根据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配合保护直流断路器的目的,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根据第一避雷器和DC Chopper配合,设计第一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综合考虑上述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选择最大的参考电压作为第一避雷器的参考电压。该方法保证第第一避雷器在安全运行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06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543043.X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力电量平衡和稳定安全保障的火电托底容量评估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电量平衡的评估模型,对火电装机容量进行初步评估;建立火电装机容量优化评估模型,对火电装机容量做进一步评估,生成火电机组装机方案集合;基于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的动态过程,同时计及常规火电有功功率调频,生成系统的频率最低点;对生成的火电机组装机方案集合进行筛选,筛选出满足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的火电托底容量方案。本发明优化出满足系统电量平衡约束的火电装机容量作为初步方案,生成火电机组装机方案集合;对各火电装机方案进行频率校验,分析系统发生扰动时系统频率的最低点,筛选出满足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的火电托底容量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36177.2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F18/24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释结构建模的电力供需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涉及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和整理影响电力供需系统的要素构成要素集,并基于要素集建立电力供需知识模型;根据电力供需知识模型,判断要素集中每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邻接矩阵;根据邻接矩阵,基于布尔代数运算法则得到可达矩阵;运用规范层次划分方法进行层次划分,对可达矩阵进行改进,并以改进后的可达矩阵为基础建立递阶层次模型;基于层次结构图来表示递阶层次模型的结构并绘制有向连接图。本发明通过解释结构建模方法深入分析影响电力供需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厘清电力供需影响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从而为电力供需的分析预测提供有益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0154.8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06 , H02J3/00 ,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Q30/0202 , G06Q30/0645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独立储能综合效益的储能规划方法,建立断面识别指标,筛选关键断面;获取储能效益成本数据,计算独立储能综合效益;根据独立储能综合效益以及考虑关键断面潮流约束,建立考虑独立储能综合效益的储能规划模型。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独立储能的技术性能,拓展储能在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租赁市场的多元应用,提升独立储能的综合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5833.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相机与构网逆变器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构网逆变器、调相机、RMS模块及低通滤波器,构网逆变器包括构网逆变器无功调节系统,调相机包括调相机励磁系统,构网逆变器和调相机并联后与电力系统连接;RMS模块将接收到的电压信号,结合电压标准值输出电压偏差信号到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接收所述电压偏差信号并进行滤波,分别输出高频偏差信号和低频偏差信号到调相机励磁系统和逆变器无功调节系统;当电力系统发生暂态过程时,调相机励磁系统响应于高频偏差信号维持电压稳定;当电力系统进入稳态后,构网逆变器无功调节系统响应于低频偏差信号维持电压稳定。以此可以实现构网逆变器与调相机的分频响应,维持电网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6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73659.9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发电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涉及储能容量优化规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进行优化地区的平均风力和光伏出力数据并计算风光储发电系统的目标输出功率;基于所述目标输出功率和风光储发电系统的实际出力功率计算风光储发电系统需要配置的储能容量;建立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最小成本目标函数模型并设置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出力的指标约束条件;基于所述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最小成本目标函数模型和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出力的指标约束条件得到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最优储能容量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无法配置更精确的储能容量来更好地满足系统的需求,实现了风光发电系统的储能容量优化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5042.9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与储能系统的联合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包括:判断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状态,计算电网内处于最大功率跟踪运行状态的风机能够释放的第二最大转子动能;计算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提供的出力;计算储能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提供的出力。本发明根据不同的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状态,获得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对系统频率的支撑作用;本发明弥补了仅有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导致的系统频率控制的不足,将储能系统和风机共同作为虚拟惯量控制的对象;本发明通过判断风机运行状态及风机参与虚拟惯量控制后的电网状态,提出了风机与储能联合虚拟惯量控制的方法及流程,可提升风机与储能联合虚拟惯量控制的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3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67661.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侧储能的选址定容协调规划方法,涉及电网侧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电网侧储能的选址定容前,对电网各个节点进行标号,并对各个节点的网络负荷水平和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获取预选址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预选址评估系数;将所有节点的预选址评估系数降序排序,生成预选址节点排序表,通过预选址节点排序表预先筛选出预设数量的节点;将筛选出的节点进行地理分析确定选址节点;选址后,将选址节点的储能需求依据储能需求类别进行归类,将选址节点依据对应的储能需求类别进行定容;本方法提高了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此外降低了电网侧储能的选址成本,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储能系统的容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81031.1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19/165 , G01R31/08 , H02J3/12 , H02J3/24 , G06F18/2433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域响应轨迹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涉及时域响应轨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向新能源发电系统中注入第一干扰信号,获取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各个新能源发电场所的受干扰电流时域数据和系统节点相位角数据;根据受干扰电流时域数据和系统节点相位角数据基于机器学习建立系统震荡薄弱定位模型,生成各个新能源发电场所的端口阻尼比系数;根据端口阻尼比系数大小进行排序,将端口阻尼比系数最小的一个或多个新能源发电场所定为震荡薄弱点;获取震荡薄弱点的电压时序数据,建立电压时序集合,根据电压时序集合的差值情况,判断电压稳定性;本申请为解决振荡问题和提高电压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