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692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62432.1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南京嘉视信电子有限公司 , 南京金晓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智能节点的钢桥疲劳寿命便携式评估系统及方法,评估系统包括若干无线智能节点、基站和监控中心。无线智能节点包括多个前端采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收发器、第一高增益天线和供电单元。基站包括若干第二高增益天线、若干第二无线收发器、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和网络转换单元。评估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避免了现场拉线、布线工作,易于安装且不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营。无线智能节点内部嵌入疲劳评估算法,采集的大量原始数据会在节点内部进行处理,最终结果会发送到基站,无线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度减少,保证了数据无丢失,同时节省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04228547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610065.3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南京嘉视信电子有限公司 , 南京金晓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智能节点的钢桥疲劳寿命便携式评估系统,评估系统包括若干无线智能节点、基站和监控中心。无线智能节点包括多个前端采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收发器、第一高增益天线和供电单元。基站包括若干第二高增益天线、若干第二无线收发器、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和网络转换单元。评估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避免了现场拉线、布线工作,易于安装且不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营。无线智能节点内部嵌入疲劳评估算法,采集的大量原始数据会在节点内部进行处理,最终结果会发送到基站,无线传输的数据量大幅度减少,保证了数据无丢失,同时节省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78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50609.X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金晓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桥梁和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安全监测及预警的异构传感器网络,采用传感器模块安装在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关键结构点上,用来监测采集关键结构点的振动、应变以及环境温湿度、光照信息;有线传感器节点安装于桥梁的主塔与钢箱梁内部的关键结构点上,用来采集主塔与钢箱梁的振动、应变片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无线传感器节点安装于桥梁的主缆与悬索的关键结构点上,用来采集主缆与悬索的振动、应变等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信息;对所监测的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与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0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9446.5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金晓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于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的低功耗实时振动监控系统。它包括传感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系统工作在基础设施结构关键点处,传感采集模块对结构关键点的振动信息进行采集,获得结构关键点的三维振动加速度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后,由数据通信模块发送至网关设备,为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结构振动数据。本发明通过PSD算法移植,和低噪声设计,降低了系统能耗,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复杂、苛刻的监测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30343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01150.4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江苏金晓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嘉视信电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7/181 , G08G1/01 , G08G1/0125 , G08G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城市道路监控效率的多机联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实现路网监控的最优化设计、动态管理监控摄像机方位及焦距、突发情况下实现多机联动及与其他系统信号进行关联操作,本发明能在常态监视环境中最大化获取路网中车辆目标信息,同时在目标监控作业过程中实现目标的多命中,从物理空间占位及连续性入手,通过调控多个监控摄像头作用的物理空间来优化监控网络和提高监控设备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229778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754217.7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南京金晓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光互补自供给可变信息标志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系统、蓄电池组、电压转换模块和节能可变信息标志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并为所述蓄电池组提供电能,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与所述节能可变信息标志系统电连接。本发明采用风力发电系统与太阳能板作为电能来源,实现系统的能源自供给;采用全反射透镜、分压驱动模块和智能休眠模块降低了系统的能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