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农田土壤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5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26836.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促进农田土壤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本发明在发生干湿交替的农田土壤中,加入小分子有机酸可以显著促进土壤中亚铁组分被氧气氧化从而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继而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杀虫剂吡虫啉。随着小分子有机酸添加浓度的增加,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量和IMI降解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此外,在游离态铁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络合类小分子酸有较好的IMI去除效果;而在结晶态铁矿物含量较高的土壤中,还原类小分子酸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该方法适合于发生干湿交替过程的农田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具有效率高、操作方便、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为农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炭基修复材料用于锑砷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5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831911.9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炭基修复材料用于锑砷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及制备方法;所述应用为:将炭基修复材料按照0.2~5%的质量占比拌入锑砷污染的土壤中,而无需其他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源和增孔剂按照质量比1:0.05~3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在600~1000℃条件下高温热解1~8h,得到待处理炭基修复材料;将得到的待处理炭基修复材料放入酸液中,持续浸没3~6h去除残留增孔剂后,烘干得到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炭基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炭基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阻控土壤中锑砷的释放;解决现有技术中炭材料加速厌氧锑砷释放的问题。

    一种处理污染土壤中氯代烃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45916.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处理污染土壤中氯代烃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加热条件下(30~60℃),先调节土壤pH,利用热、碱的作用使得土壤中的氯代烷烃通过消去反应转化为氯代烯烃,等土壤pH下降后再加入过硫酸钠(PS),利用热活化PS进行氧化。常规的热活化PS只能降解氯代烃中的不饱和烃(如三氯乙烯等),对氯代烷烃(如四氯乙烷)的修复效果极差。该技术利用耦合热、碱转化和热活化PS氧化两种处理方法,能够高效降解多种氯代烃复合污染土壤并降低修复药剂用量,具有修复效率高、操作方便、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为修复卤代有机污染土壤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一种可固定砷的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3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460876.4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固定砷的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涉及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包括S1:生物质预处理,选用木屑作为原材料,将木屑与碳酸钾以1:1的质量比混合,加水振荡培养4h,再将混合液进行烘干;S2:生物质热解,将S1中得到的混合物加入热解装置进行热解,热解温度500‑900℃,热解时长2‑3h,热解完成后得到经碳酸钾活化的生物质炭;S3:三价砷固定,将含有三价砷的物质进行溶解,溶解后加入硫代硫酸钠、经碳酸钾活化的生物质炭和厌氧微生物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进行厌氧培养4h以上,对三价砷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碳酸钾降低固定砷的生物质炭所需热解的条件,也提高了生物质炭固定砷的效率。

    一种厌氧条件下高效固定三价砷的钝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6338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70633.0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吴松 周东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修复、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条件下高效固定三价砷的钝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钝化剂的有效成分为含硫炭材料,炭材料为生物质炭、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炭材料中的硫形成共价键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钝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原材料混合热解后,在厌氧条件下固定砷。本发明解决了厌氧环境中砷还原释放的问题,克服了传统钝化剂在厌氧环境中不稳定和对砷的固定能力减弱等不足,在厌氧的还原环境中可以快速高效的吸附三价砷,并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在土壤和地下水砷污染修复,以及含砷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同步阻控稻米砷累积和减少稻田碳排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9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8271.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阻控稻米砷累积和减少稻田碳排放的方法,通过选择具有特殊孔径结构(微孔)的多孔炭,具备吸附淹水状态下稻田土壤中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厌氧呼吸的碳源和微生物还原铁矿过程中的电子穿梭体,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阻止水稻生长中的微生物对稻田土壤硫酸盐还原,最终有效的阻止砷的甲基化,减少稻米中总砷和甲基砷含量,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稻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

    一种利用氧化银催化高铁酸盐高效降解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71538.9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氧化银催化高铁酸盐高效降解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上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高铁酸盐溶于缓冲液A中,得Fe(VI)溶液;(2)将Fe(VI)溶液和氧化银加入含酚类化合物的缓冲液B中,进行降解反应;(3)反应结束后加入猝灭剂终止反应,得反应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使反应液中的氧化银析出,离心后得可循环利用的氧化银。为了解决现有单一高铁酸盐的氧化解决体系中存在着氧化剂容易快速自分解,进而导致利用率高、污染物降解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高铁酸盐降解污染物体系中外加氧化银的方式增加体系的氧化性和稳定性以实现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同时通过pH调节实现氧化银的循环利用。

    一种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892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0156.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方法,包括将三价铋盐水溶液加入缓冲盐溶液和含酚类污染物的水体混合液中,在混合液中原位生成氢氧化铋,再利用所述氢氧化铋催化高铁酸盐降解水体污染物。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原位生成氢氧化铋后高效催化Fe(VI)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问题。由于Bi(III)自身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特性,对于水体中原位生成的氢氧化铋沉淀易于回收处理,不会引起二次污染且能够多次循环利用,配合高铁酸盐能够有效实现对水体中多种酚类的高效去除,将其应用于Fe(VI)催化反应增效具备优越的应用前景。

    一种处理有机污染土壤中六氯乙烷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8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538700.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污染土壤中六氯乙烷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使用包含硫化钠和氧化剂的组合物,硫化钠可以快速还原土壤中的铁矿物产生二价铁,继而有效地还原降解土壤中的高氯代有机污染物六氯乙烷,同时加入的氧化剂可以快速高效地降解土壤中累积的氯代烯烃类污染物四氯乙烯,最终实现有机污染土壤中六氯乙烷的高效去除和矿化,为高卤代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降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有机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48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76446.5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周东美 黄佳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有机螯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10~50质量份乙二胺四乙酸锰二钠、10~50质量份乙二胺四乙酸铁钠、10~20质量份乙二胺四乙酸锌二钠、1~5质量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质量份镉处理剂、10~20质量份有机肥倒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后,得到降低降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有机螯合肥;其中,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1~2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5~7质量份地衣芽孢杆菌、2~3质量份哈茨木霉菌;镉处理剂包括1~2.5质量份硅酸钠、1~2.5质量份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本发明的有机螯合肥对小麦降镉有显著的效果,且成本低廉,对麦田土壤无负面影响,可以作为配施肥与肥料一起施用,既促进小麦生长,又能降低小麦镉吸收,实现双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