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52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931530.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5 , G06F18/27 , G06N20/00 , G01N21/3563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微塑料现场高精度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若干组历史数据;以每组历史数据中环境理化数据、第一微塑料含量作为特征,第二微塑料含量作为标签构建第一样本;以环境理化数据、第一微塑料类型作为特征,第二微塑料类型作为标签构建第二样本;基于第一样本对回归模型训练以获取微塑料数量矫正模型;基于第二样本对分类模型训练以获取微塑料分类矫正模型;获取现场水体的实测理化数据、实测微塑料含量及实测微塑料类型,并将它们分别输入微塑料数量矫正模型以及微塑料分类矫正模型以获取最终微塑料含量及最终微塑料类型。本发明在微塑料现场监测中兼具实时性及高精度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9131.8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30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低浓度全氟辛酸污染修复方法及装置,利用定向组装的好氧菌和厌氧菌包裹群落,结合六方柱竹制过滤仓和长方体主框架,在水环境全氟辛酸低浓度条件下(500ng/L‑500μg/L)能够对全氟辛酸进行降解,降解效果达到70%以上。该方法对水环境中多种不饱和全氟物质均有一定程度降解效果;采用特定菌群,抑制昆虫的繁殖,实现湖荡及湿地全氟生态修复。该方法和装置在微生物降解长周期中,保持微生物菌群稳定性,减少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全氟辛酸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79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72728.X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水生植物的方格化种植技术,包括种植盘和定植索,所述种植盘固定在近岸处,盘内种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所述定植索采用生物绳材料制成,其一端固定在种植盘的支架上,绳子沿河道断面放置,绳上根据水深情况,由浅到深,分别配置一些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本发明构造“挺水+浮叶+沉水”的立体结构,并与植物群落发挥协同作用,可解决河道近岸带水生植被种植困难、清淤后缺乏植物生长基质等情况下河道水生植被的重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884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23553.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微塑料通量算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杂河网区微塑料通量计算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复杂河网区分布采样断面;步骤二、采样与获取微塑料数据;步骤三、同步获取水质水文气象数据;步骤四、构建河道断面微塑料通量机器学习模型,计算复杂河网区微塑料通量。本发明中的一种复杂河网区微塑料通量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快速计算复杂河网区内的微塑料通量,并且揭示微塑料污染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潜在联系。在模拟模型建立后,后续可依托水文水质监测站常规监测数据即可预测河道断面微塑料通量,有利于节约环境监测成本,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93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66343.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塑料浮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积物中微塑料浮选分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体,所述分离箱体内部设置有分离机构和一体旋转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保护罩、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轴、第一旋转杆、隔板、电热管、第一固定框板、第二固定框板和第一筛分网。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旋转杆上的第一固定框板和第二固定框板,不仅可以利用第一固定框板内部的筛分网,持续旋转将漂浮物和微塑料筛分开,利用水流压力将漂浮物固定在筛分网表面,而且经过第二固定框板内部的粉碎辊,会将泥土进行粉碎,将泥土中的微塑料,经过第二筛分网筛分出。不仅如此,第一固定框板和第二固定框板经过同一旋转杆驱动,省去了设置多个驱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72729.4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河道悬浮污染物的装置,包括主体装置和辅助固定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导流片、筒体、滤网、滤盒和水泵;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活动升降架和泡沫;所述主体装置筒体的上沿外侧安装有导流片,所述滤网、滤盒分别安装在筒体内的上部和下部,筒体底部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所述辅助固定装置的固定架为U型固定架,其上端可嵌入河岸土壤,下端为扁平形状,使固定架固定在直立护岸上,在固定架上设有活动升降架,所述活动升降架内置有泡沫。本方案能在不同岸坡条件下部署,主体装置能吸入、去除流经的悬浮污染物,并且有一定的曝气效果,有效改善污染河道水质及河道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4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469131.8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低浓度全氟辛酸污染修复方法及装置,利用定向组装的好氧菌和厌氧菌包裹群落,结合六方柱竹制过滤仓和长方体主框架,在水环境全氟辛酸低浓度条件下(500ng/L‑500μg/L)能够对全氟辛酸进行降解,降解效果达到70%以上。该方法对水环境中多种不饱和全氟物质均有一定程度降解效果;采用特定菌群,抑制昆虫的繁殖,实现湖荡及湿地全氟生态修复。该方法和装置在微生物降解长周期中,保持微生物菌群稳定性,减少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全氟辛酸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9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1530.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1/65 , G06F18/27 , G06N20/00 , G01N21/3563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微塑料现场高精度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若干组历史数据;以每组历史数据中环境理化数据、第一微塑料含量作为特征,第二微塑料含量作为标签构建第一样本;以环境理化数据、第一微塑料类型作为特征,第二微塑料类型作为标签构建第二样本;基于第一样本对回归模型训练以获取微塑料数量矫正模型;基于第二样本对分类模型训练以获取微塑料分类矫正模型;获取现场水体的实测理化数据、实测微塑料含量及实测微塑料类型,并将它们分别输入微塑料数量矫正模型以及微塑料分类矫正模型以获取最终微塑料含量及最终微塑料类型。本发明在微塑料现场监测中兼具实时性及高精度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49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3554.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26 , G16B40/20 , G16B25/00 , G16B50/30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C20/90 , G06N20/00 , G06K9/62 , G01N33/18 , C12Q1/689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塑料对水生微生物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在选定的水生生态系统中布设采样点;在每个采样点表层水采集相同体积的水样,从中提取微塑料与水生微生物,再测定采样点的水温和pH;以微塑料污染特征数据为输入特征,水生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为输出标签,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本发明中的一种微塑料对水生微生物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机器学习回归模型,直接分析现实环境中微塑料各项污染特征与水生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由此评价微塑料污染对水生微生物的生态风险,可快速估计微塑料污染对水生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部门及时掌握微塑料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5419.0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方法,处理步骤如下:a.首先将人工湿地中的污水抽出,并且将抽出的污水输送到第一处理池内,再向第一处理池内添加硫化钠进行混合,硫化钠与污水的比例为1:5;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第二处理池内,并且向第二处理池内添加有机物处理剂进行混合。本发明能有效的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增加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范围,并且与微生物、基质、水体及植物相互协同,使得整个人工湿地平衡运转,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污染排除时的彻底性,而且还能让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最大功能的吸收利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吸附和富集部分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