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7592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88609.1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杰盛手套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9/02 , C08L23/08 , C08L67/02 , C08K5/01 , C08K5/101 , C08K5/07 , C08K5/1535 , C08K5/11 , A41D19/00 , B65D6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该手套属于环境友好型食品级增塑PVC手套,手套中不含铅、镉等有毒稳定剂,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该手套同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正庚烷溶出物的蒸发残渣极低等优点,可以用于一般的食品包装行业,尤其适用于要求更高的接触脂肪类食品包装行业,因此可大大提高食品级增塑PVC手套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乳液法PVC树脂100份、液体丁腈橡胶40~80份、乙烯三元共聚树脂0~15份、聚酯类增塑剂0~20份、脂肪族酯类增塑剂0~15份、液体复合稳定剂0.5~1.5份、抗氧剂0.1~0.5份、有机溶剂稀释剂10~60份。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921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388609.1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杰盛手套有限公司
IPC: C08L27/06 , C08L9/02 , C08L23/08 , C08L67/02 , C08K5/01 , C08K5/101 , C08K5/07 , C08K5/1535 , C08K5/11 , A41D19/00 , B65D6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该手套属于环境友好型食品级增塑PVC手套,手套中不含铅、镉等有毒稳定剂,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该手套同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正庚烷溶出物的蒸发残渣极低等优点,可以用于一般的食品包装行业,尤其适用于要求更高的接触脂肪类食品包装行业,因此可大大提高食品级增塑PVC手套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的食品级增塑聚氯乙烯手套,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乳液法PVC树脂100份、液体丁腈橡胶40~80份、乙烯三元共聚树脂0~15份、聚酯类增塑剂0~20份、脂肪族酯类增塑剂0~15份、液体复合稳定剂0.5~1.5份、抗氧剂0.1~0.5份、有机溶剂稀释剂10~60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24527.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该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混合物不含镉、铅等有毒热稳定剂。以水作为介质,制备出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在制备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免热加工,有效提高材料稳定性。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增塑剂80~100份、水70-150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2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1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224527.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该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混合物不含镉、铅等有毒热稳定剂。以水作为介质,制备出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在制备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免热加工,有效提高材料稳定性。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增塑剂80~100份、水70‑150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2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1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4369.X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27/06 , C08L71/02 , C08K13/02 , C08K5/12 , C08K5/11 , C08K3/26 , C08K3/34 , A41D19/00 , B29C41/00 , B29C4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低分子溶剂的增塑PVC手套,该手套强度高、弹性好,不含有毒物质,可大大提高增塑PVC手套的应用范围。以水作为溶剂,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的不含低分子溶剂的增塑PVC手套,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复合增塑剂80~100份、水100份、复合乳化剂1~3份、复合稳定剂1~2份、填料5~10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90468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3790.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频域特征融合的服务器能耗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中心影响服务器能耗增加的不同传感器数据;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不同历史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得到训练样本;构建基于时频域特征融合的服务器能耗预测模型;该能耗预测模型包括时域全局提取网络、频域局部提取网络和特征融合网络三部分;将样本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训练集训练构建好的模型,利用验证集来验证训练结果;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能耗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中,得到最终的能耗预测结果。本发明确保预测数据中心服务器产生的能耗更加准确,能够合理调整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温度,使服务器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避免过度制冷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2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767686.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厚邦实业有限公司 , 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用耐低温冲击硬质聚氯乙烯片材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的PC‑co‑PDMS对PVC进行增韧改性,尤其是改善硬质PVC塑料制品的低温冲击强度,同时还具有无毒、阻燃、耐候、环境友好等一系列特点。本发明的包装用耐低温冲击硬质聚氯乙烯片材,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15~30份、有机锡稳定剂1.0~1.5份、金属皂类稳定剂0.8~1.2份、加工助剂0.5~1.0份、润滑剂0.4~0.6份。
-
公开(公告)号:CN113611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806371.9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质子导体氧化物材料掺杂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催化剂由具有一定质子导电性的高温质子导体氧化物以及高比表面积碳为基底和负载在其上的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纳米颗粒复合而成,其特征为掺杂的高温质子导体材料在低温下也提升了氧还原反应中的质子传输速率和稳定性,负载在其上的纳米铂颗粒为主要的活性位点,高温质子导体氧化物与高比表面积碳和纳米铂颗粒三者间能够通过金属‑氧化物‑碳间的相互作用起到协同催化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电化学与电池性能,在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88555.5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聚碳酸酯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同时具有透明、阻燃、耐候和耐高低温冲击性能,可以满足高端电子、电器产品某些户外特定严苛场合的需要。本发明的多功能聚碳酸酯改性材料,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60~80份、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混合物20~40份、阻燃剂0.08~0.1份、紫外光吸收剂0.3~0.5份、抗氧剂B900 0.1~0.3份、润滑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43163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68598.0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
IPC: C08J5/04 , C08L23/14 , C08L23/12 , C08L23/20 , C08L51/06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K7/14 , C08K13/04 , H01Q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短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基站天线外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力学性能、耐天候老化性能、较低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正切值,环境友好,易于挤出加工成型。本发明的长短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基站天线外罩复合材料,其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20~3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26~45份、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8~12份、短切玻璃纤维16~25份、官能化聚丙烯3~5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2‑4份、紫外光吸收剂0.4‑0.8份、受阻胺光稳定剂0.5‑1.5份、抗氧剂0.4‑0.8份、润滑剂0.6‑1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