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CP的激光雷达里程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550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3375.1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CP的激光雷达里程计方法,由多尺度特征提取和运动估计两部分组成。其中,多尺度特征提取流程分为两步:1、在大尺度上,根据激光数据中点的曲率大小将点云划分成平滑点和粗糙点作为特征点,形成大尺度特征点对;2、在小尺度上,剔除噪声点和不稳定的点,保留边缘点和角点作为特征点,形成小尺度特征点对。运动估计分为两部分:1、ICP算法用在大尺度上提取的特征点对求解六自由度的运动估计;2、基于小尺度上提取的特征点对计算的切向量对可以鲁棒地求解旋转自由度;将两部分的计算结果耦合得到运动估计结果。连续的运动估计组成了激光雷达里程计。

    一种基于数字化测量的飞机部件高精度匹配零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549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76052.4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测量的飞机部件高精度匹配零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加工飞机零件的表面刻划三组十字标记线;采用基于视觉的多种数字化测量方法对该待加工飞机零件进行综合化测量,获得表面的点云数据,获得十字标记线的中心点数据;提供CAD模型,将测量的点云数据与CAD模型进行最佳对齐,得到CAD模型中的待加工轮廓在点云数据中的位置,得到十字标记线在CAD模型坐标系下的位置;将待加工飞机零件安放夹紧在加工机床上,利用十字标记线中心点建立机床上待加工飞机零件的工件坐标系;利用十字标记线中心点计算工件坐标系与CAD模型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对待加工轮廓在工件坐标系下进行数控编程;利用数控程序对待加工飞机零件进行加工。

    一种钣金件与模具之间贴合间隙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472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182493.5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钣金件与模具之间贴合间隙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三维光学扫描测量设备分别对钣金件以及模具的贴合表面进行测量,获得各表面的三维测量点云数据;2)利用有约束的模型对齐方法对钣金件测量数据与模具测量数据进行最佳地贴合对齐;3)计算钣金件上各测量点与模具数据中对应的最近点间的距离,即是钣金件上该处与模具的贴合间隙。本发明依据算法实现钣金件与模具之间的最佳贴合对齐,无需事先在钣金件和模具上布置辅助定位装置,同时提高了贴合间隙的检测精度。

    一种面向适应性加工的叶片零件前后缘外形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106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733773.5

    申请日:2015-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适应性加工的叶片前后缘外形再设计方法,将叶型截面线划分为前后缘近端区、过渡区和叶身区,根据叶片零件公差要求来确定叶片前后缘近端区形心的公差区域,从中优化出反映扭转变形和位置变形的公差轨迹,以满足加工余量为目标,将前后缘近端区形心沿优化轨迹进行坐标变换,获得叶片前后缘近端区的再设计轮廓线,再在近端区与叶身光滑连接的约束下拟合过渡区的轮廓线,组合成前后缘再设计截面线,进一步可得到前后缘曲面外形。具有可处理前后缘为非圆弧情况、轮廓线调整时搜索范围小的优点。

    一种整体叶轮多个叶片自动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473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180996.9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叶轮多个叶片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CAD数模上对第一个叶片进行测量规划,生成DMIS文件;2)将整体叶轮装夹在本发明设计的分度装置上,定位整体叶轮工件坐标系;(3)测量该装置的轴线方向,计算偏心补偿并生成其他各个叶片的DMIS文件;(4)利用DMIS文件测量第一个叶片;5)启动测量装置将其他叶片旋转至第一个叶片的位置,利用该叶片的DMIS文件进行测量,直至所有叶片测量完成;(6)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获得各个叶片的测量数据。本发明的测量方法能够实现整体叶轮多个叶片的自动测量,消除测量装置轴线与整体叶轮中心轴线的偏差,测量精度高。

    一种钣金件与模具之间贴合间隙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4726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182493.5

    申请日:201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钣金件与模具之间贴合间隙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三维光学扫描测量设备分别对钣金件以及模具的贴合表面进行测量,获得各表面的三维测量点云数据;2)利用有约束的模型对齐方法对钣金件测量数据与模具测量数据进行最佳地贴合对齐;3)计算钣金件上各测量点与模具数据中对应的最近点间的距离,即是钣金件上该处与模具的贴合间隙。本发明依据算法实现钣金件与模具之间的最佳贴合对齐,无需事先在钣金件和模具上布置辅助定位装置,同时提高了贴合间隙的检测精度。

    基于瞬时随机光照的三维曲面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73135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122905.0

    申请日:2008-07-01

    Abstract: 基于瞬时随机光照的三维曲面测量装置及方法由两个数码相机、一个控制电路板、一个瞬时随机光场投射装置、一台电脑和一个标定板组成,电脑通过控制板控制两个相机同步摄取一个没有辅助光线投射的立体图像对,然后立即启动投影装置,投射出一幅纯随机的图像到被测物体表面,两个相机再次同步摄取被测物体在随机光场照射下的立体图像对;第一个立体图像对用于多视角测量拼合和产生三维模型的纹理;根据被测物体在随机光场照射下的立体图像对(第二个立体图像对),在几何和灰度约束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像点间的亚像素对应,同时获得密集的三维点云。该方法具有测量持续时间短、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应现场测量的特点。

    一种多个汽车外覆盖件的同时匹配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2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34225.9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个汽车外覆盖件的同时匹配优化方法,包括各个零件测量点云数据与理论模型的RPS点对齐;两两匹配零件之间的匹配点对提取;基于匹配点对建立整体同时配准的优化方程组;基于方程组建立单次微小变换模型和迭代求解获取优化后的各测量数据位置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多个汽车外覆盖件的同时匹配优化方法,可以保证车身外覆盖件之间有良好的外形匹配结果,可以满足多数所选特征的公差要求,对多零件的匹配问题有非常大的优势,优于常规的顺序匹配优化方法,可以对实际装配时零件的位姿起到指导作用,加快外覆盖零件的装调准确度和效率。

    一种基于扫描测量的车门与车身侧围精准匹配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6311.2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扫描测量的车门与车身侧围精准匹配调整方法,涉及车门与车身侧围匹配装调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于虚拟匹配环境下获取铰链初始位置;于获取到特征信息的状态下按照第一预定方法对所述特征信息做优化处理;于特征信息被优化完成的状态下根据所述初始位置计算形成与铰链匹配的位置调整量。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扫描测量的车门与车身侧围精准匹配调整方法,通过虚拟环境的建立保证了优化方案的精准度以及可靠性,获取的铰链平移调整量能够在铰链实际安装过程中给予其一次定位的依据,将获取的铰链平移调整量应用在铰链的实际安装中,能够获取最优的车门装调效果。

    基于姿态传感器的多视角测量数据自拼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9405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29324.7

    申请日:200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姿态传感器的多视角测量数据自拼合方法,属于三维传感和测量领域。该方法将姿态传感器固定在测量设备上,在多次测量中保持被测物体位置不动,姿态传感器与测量设备位置相对不变。先利用标定物标定出姿态传感器与测量设备各自坐标系间的旋转变换矩阵,根据姿态传感器自动获取自身旋转变换矩阵,计算出每次测量时测量设备坐标系所发生的旋转变换,并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相应的旋转变换,最后根据重叠区域处数据点法矢方向相同原理,采用聚类方法计算不同视角下测量数据的平移变换,实现多视角测量数据自拼合。本方法使用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可靠,易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