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薄板预裂纹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63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029878.4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板预裂纹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将试样的一端固定于承力墙,另一端经上下夹板夹持后固定;试样的试验段由腐蚀环境试验盒夹持;根据同类金属材料裂纹扩展的门槛应力场强度因子预估初始施加的应力场强度因子,预估值大于金属材料裂纹扩展的门槛应力场强度因子;对金属薄板试样加载应力,测量薄板试样的裂纹长度,得到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当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等于预估值时,停止加载应力;向腐蚀环境试验盒中充入腐蚀介质;间隔一定时间,测量预裂纹试样尖端裂纹长度;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达到稳定后,测量裂纹长度和加载应力,得到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门槛应力场强度因子。本发明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

    盐雾腐蚀箱用盐雾生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720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72048.1

    申请日:201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雾腐蚀箱用盐雾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喷头、盐溶液储罐、杠杆以及平衡液容器;所述盐溶液储罐内部安装有一个与盐溶液储罐内壁相配合且可上下运动的活塞,该活塞的上端面固定有一个定位杆,活塞通过定位杆与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盐溶液储罐底部开孔,通过管子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平衡液容器底部开孔,孔上安装有可调整液体流量的阀门;平衡液容器悬挂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装置生成盐雾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重物的重力作为使盐溶液雾化的压力,产生盐雾;并通过杠杆平衡装置使雾化压力保持稳定。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性能参数易于设计以及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基于实体模型的腐蚀损伤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2878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72047.7

    申请日:201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体模型的腐蚀损伤测量方法,属于腐蚀损伤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利用胶凝材料获取腐蚀表面的实体模型,然后通过测量实体模型获得腐蚀损伤参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腐蚀试样的底板、胶凝材料以及置于腐蚀试样周边用于盛放胶凝材料的边框。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精度较高、简单易行,且能同时兼顾局部腐蚀和全面腐蚀的腐蚀损伤测量。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838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38230.2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材料属性离散的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材料加工测试领域。包括金相试验、局部力学性能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试验,本发明的基于材料属性离散的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基于弹塑性力学,通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采用形状改变比能修正了由于孔边应力集中在孔周围产生塑性变形的影响,取代了现有的或曾有的采用线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或通过应变释放系数分级计算法估算焊接残余应力,使得计算得到的焊接残余应力跟接近于真实值。本发明通过电测法测量不同组织区域的局部力学性能,取代了现有的或曾有的通过试样标距段获得接头宏观力学性能或借用与焊缝相近材料的标定关系,减小了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误差。

    加速腐蚀试验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5546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7277.X

    申请日:201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加载系统、杠杆加载系统,其中杠杆加载系统的杠杆的一端悬挂砝码,另一端与分级加载系统连接,支点经立柱固定在承载平面上,且支点能沿着杠杆移动;分级加载系统的每级均由窄板和挂绳组成,其中任一中间级窄板中间的挂绳连接上一级窄板一端,窄板两端的挂绳连接下一级两个窄板的中间;最低级加载系统窄板两端的挂绳用螺栓固定在承载平面,窄板中间的挂绳连接薄板试样,试样的另一端经挂绳牵拉后固定于承载平面,腐蚀环境试验盒卡在薄板试样中部。本发明能通过改变支点位置调节试样所受载荷,可同时进行多组加速试验,且施加在每个试样的载荷相同,试样的厚度较小,近似满足平面应力状态。

    金属薄板预裂纹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6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110029878.4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板预裂纹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将试样的一端固定于承力墙,另一端经上下夹板夹持后固定;试样的试验段由腐蚀环境试验盒夹持;根据同类金属材料裂纹扩展的门槛应力场强度因子预估初始施加的应力场强度因子,预估值大于金属材料裂纹扩展的门槛应力场强度因子;对金属薄板试样加载应力,测量薄板试样的裂纹长度,得到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当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等于预估值时,停止加载应力;向腐蚀环境试验盒中充入腐蚀介质;间隔一定时间,测量预裂纹试样尖端裂纹长度;裂纹应力场强度因子达到稳定后,测量裂纹长度和加载应力,得到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门槛应力场强度因子。本发明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

    一种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8385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238230.2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材料属性离散的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材料加工测试领域。包括金相试验、局部力学性能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试验,本发明的基于材料属性离散的焊接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基于弹塑性力学,通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采用形状改变比能修正了由于孔边应力集中在孔周围产生塑性变形的影响,取代了现有的或曾有的采用线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或通过应变释放系数分级计算法估算焊接残余应力,使得计算得到的焊接残余应力跟接近于真实值。本发明通过电测法测量不同组织区域的局部力学性能,取代了现有的或曾有的通过试样标距段获得接头宏观力学性能或借用与焊缝相近材料的标定关系,减小了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误差。

    加速腐蚀试验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7554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27277.X

    申请日:201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级加载系统、杠杆加载系统,其中杠杆加载系统的杠杆的一端悬挂砝码,另一端与分级加载系统连接,支点经立柱固定在承载平面上,且支点能沿着杠杆移动;分级加载系统的每级均由窄板和挂绳组成,其中任一中间级窄板中间的挂绳连接上一级窄板一端,窄板两端的挂绳连接下一级两个窄板的中间;最低级加载系统窄板两端的挂绳用螺栓固定在承载平面,窄板中间的挂绳连接薄板试样,试样的另一端经挂绳牵拉后固定于承载平面,腐蚀环境试验盒卡在薄板试样中部。本发明能通过改变支点位置调节试样所受载荷,可同时进行多组加速试验,且施加在每个试样的载荷相同,试样的厚度较小,近似满足平面应力状态。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3087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68553.4

    申请日:2011-06-22

    Abstract: 一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自动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疲劳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标示疲劳裂纹扩展的断裂线(1)、电源或光源、导线或光纤(2)、测量并记录断裂线中电流或光纤的通断的测量装置以及将断裂线断裂测量结果换算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通过测量断裂线随着试样中疲劳裂纹扩展而依次断裂的情况,获得试样疲劳裂纹扩展参数,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本装置精度较高、简单易行,适用于气体、液体等腐蚀介质中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量,也适用于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制成的试样、大型复杂的试验件或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量。

    盐雾腐蚀箱用盐雾生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720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72048.1

    申请日:201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雾腐蚀箱用盐雾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喷头、盐溶液储罐、杠杆以及平衡液容器;所述盐溶液储罐内部安装有一个与盐溶液储罐内壁相配合且可上下运动的活塞,该活塞的上端面固定有一个定位杆,活塞通过定位杆与所述杠杆的一端连接;盐溶液储罐底部开孔,通过管子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平衡液容器底部开孔,孔上安装有可调整液体流量的阀门;平衡液容器悬挂于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装置生成盐雾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重物的重力作为使盐溶液雾化的压力,产生盐雾;并通过杠杆平衡装置使雾化压力保持稳定。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性能参数易于设计以及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