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1737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37254.1
申请日:2021-06-30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亿浦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L31/18 , H01L31/0336 , C23C14/08 , C23C14/32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包覆氧化铜纳米线的异质结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液相法生长的氧化铜纳米线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反应衬底,采用弧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将氧化锌颗粒均匀沉积在氧化铜纳米线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氧化锌修饰的氧化铜纳米线异质结阵列结构。本发明的好处在于利用新型气相沉积技术可在氧化铜纳米线表面一步沉积氧化锌颗粒,且氧化锌涂层与氧化铜纳米线表面具有强的结合力,且可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737254.1
申请日:2021-06-30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亿浦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L31/18 , H01L31/0336 , C23C14/08 , C23C14/32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包覆氧化铜纳米线的异质结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液相法生长的氧化铜纳米线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反应衬底,采用弧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将氧化锌颗粒均匀沉积在氧化铜纳米线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氧化锌修饰的氧化铜纳米线异质结阵列结构。本发明的好处在于利用新型气相沉积技术可在氧化铜纳米线表面一步沉积氧化锌颗粒,且氧化锌涂层与氧化铜纳米线表面具有强的结合力,且可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6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37243.3
申请日:2021-06-30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亿浦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21/076 , C01B17/02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共沉积TiN‑S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二氧化钛P25粉末制备成自支撑氧化物纳米线薄膜,然后对自支撑氧化物纳米线薄膜氮化得到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薄膜,再以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薄膜为载体材料,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共沉积技术制备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S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共沉积技术,将硫沉积到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薄膜丰富的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内,利用氮化物的导电性、固硫能力和高催化活性,达到了高硫载量和高硫利用率的协同,构建了高堆积密度、高硫面载量和高能量密度的硫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63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737243.3
申请日:2021-06-30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亿浦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21/076 , C01B17/02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共沉积TiN‑S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二氧化钛P25粉末制备成自支撑氧化物纳米线薄膜,然后对自支撑氧化物纳米线薄膜氮化得到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薄膜,再以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薄膜为载体材料,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共沉积技术制备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S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共沉积技术,将硫沉积到自支撑多孔氮化物纳米线薄膜丰富的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内,利用氮化物的导电性、固硫能力和高催化活性,达到了高硫载量和高硫利用率的协同,构建了高堆积密度、高硫面载量和高能量密度的硫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56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089652.1
申请日:2015-02-27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IPC分类号: C23C24/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金属丝上包裹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把金属丝整齐排列好并捆绑在一起形成毛细管,然后浸渍到含碳纳米材料的悬浮液中,取出后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这一操作,再将捆绑到一起的金属丝分开即可得到碳纳米材料包裹的金属丝。把整齐排列好并捆绑在一起的已经被碳纳米管包裹的金属丝再浸渍到石墨烯悬浮液中,然后将捆绑到一起的金属丝分开即可得到碳纳米管、石墨烯依次包裹的金属丝。把金属丝整齐排列好并捆绑在一起浸渍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混合悬浮液中,再通过蒸发干燥,并可重复多次,再将捆绑到一起的金属丝分开即可得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合包裹的金属丝。该方法及其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在电磁屏蔽、导电电缆、柔性电子器件、智能纺织品、太阳能器件、储能电池、线型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92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4617.7
申请日:2016-12-27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SDN控制器的小基站控制协议及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包括了两部分:具体提供了用于SDN控制器和小基站间通信的控制协议OpenSC,保证了SDN控制器对小基站的完全控制,在超密集网络下将控制面控制转移至SDN控制器中;具体提供一种SDN控制器利用OpenSC协议对小基站控制的方法,将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相互分离,从而可提升整个无线网络的灵活性和超密集网络的场景下吞吐量。在超密集网络中引入小基站也即超微基站,提升网络覆盖与吞吐量;在小基站与SDN控制器间通过安全传输数据的协议OpenSC协议进行同行,可对密集分布的小基站进行集中管控,大大提高了网络所承载的数据量以及降低信令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2804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021988.X
申请日:2021-01-08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IPC分类号: H04L2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链分解的毫米波中继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包括:(1)建立毫米波中继系统中信宿节点接收到的五阶张量模型;(2)采用张量链分解对所述五阶张量模型进行分解,并利用TT‑SVD算法获得张量链核心;(3)根据所获得张量链核心,利用Tri‑ALS算法和Bi‑ALS算法分别获得分段信道的估计值,进而计算级联信道的估计值;本发明充分利用毫米波中继系统的信道结构,采用传统矩阵化的信道估计方案大幅增加信道估计方案的计算复杂度。张量作为处理高维数组有效的数学方法,充分利用信道的有效信息,能够较好的处理信道估计的问题并且降低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4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556002.9
申请日:2021-05-20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多芯线缆损伤检测的超声导波两点激励方法,步骤是:在多芯线缆表面上布置一个传感器和两个激励器,两个激励器在线缆的上下表面对称分布,传感器与第一激励器相邻设置;将激励信号通过两个激励器一起加载,此即两点同相激励,采集传感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在时域中给激励信号的幅值取负,获得其反相信号;将反相信号通过某一激励器加载,将原始信号通过另一个激励器加载,此即两点反相激励,采集传感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该方法可以实现回波信号中的模态选择,增强所需模态幅值,抑制无关模态与其他噪音,大幅提高信噪比,降低信号处理难度,延长导波传播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643844.2
申请日:2022-06-09
申请人: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供电恢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待供电区域的总负荷、备用电源负荷容量和所有联络馈线状态数据,计算得到每一联络馈线的转供电优先值;基于每一联络馈线的转供电优先值对所有联络馈线进行优先级排序,生成联络馈线集合;从联络馈线集合中依序选取满足预设容量要求的联络馈线,闭合联络馈线与待供电区域之间的联络开关;调用潮流计算程序对联络馈线进行校验,当判定校验通过时生成候选恢复方式;执行排序第一的候选恢复方式以恢复待供电区域的供电。本发明按照转供状态优先级选取联络馈线,避免联络开关闭合后线路跳闸,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31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494110.8
申请日:2021-05-07
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学
IPC分类号: C12Q1/6825 , C12Q1/6886 , G01N21/65 , G01N21/59 , G01N21/4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疾病核酸标志物的SPR‑SERS双模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SPR‑SERS双模传感器通过提取暗场显微图像中暗场颜色的积分光密度来实现SPR传感模式,并通过获取ROX分子和4‑巯基苯甲酸(4‑MBA)分子的SERS特征峰的强度比值来实现比率型SERS传感模式。对于miRNA‑652检测,第一试剂、第二试剂和第三试剂中的核酸单链C、H1和H2为针对miRNA‑652设计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DNA链。本发明公开的SPR‑SERS双模传感器制备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好,SPR传感模式和SERS传感模式对于血清中核酸检测的检出限均可达到飞摩尔每升量级,可实现在复杂生物样品中检测疾病相关的核酸标志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