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3996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3654.4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闭环试验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器和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柔性直流输电装置的控制保护设备,所述实时数字仿真器的交流电压及电流信号输出端与控制保护设备的交流模拟量输入端连接,直流电压及电流信号输出端与直流模拟量输入端连接;实时数字仿真器的开关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保护设备的开关量输入端连接,而控制保护设备的开关分合命令信号输出端连接实时数字仿真器的开关量输入端。此系统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可方便快速地实现对整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柔性直流输电实际控制保护系统装置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570601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10351892.6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建国 , 余建国 , 皇甫学真 , 陈建福 , 吴小辰 , 饶宏 , 李志强 , 董旭柱 , 陈松林 , 笃峻 , 骆洁艺 , 陈波 , 伍少成 , 王文龙 , 祁忠 , 张海宁 , 雷金勇 , 陈华军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1/00 , H02J2003/007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变电站驾驶舱技术。包括有计量主站(301)、调度主站(302)、技术监督数据中心(303)、生产管理系统(304)、视频系统(305)、调度数据网(306)、综合数据网(307)、没有配备运维班组人员和检修班组人员的变电站驾驶舱(308)、具有区域管理功能的变电站驾驶舱(309)、作为变电站驾驶舱数据传输的唯一通道的智能远动机(310)、变电站驾驶舱组网(311)、变电站安全三区数据的传输通道(312)、变电站安全一区数据的传输通道(313)、区域变电站驾驶舱把自身安全一区数据传输给地调主站和通过地调主站收取其他变电站驾驶舱安全三区数据的通道(314)。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变电站的可测、可视、可控和自愈的变电站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5706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51892.6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建国 , 余建国 , 皇甫学真 , 陈建福 , 吴小辰 , 饶宏 , 李志强 , 董旭柱 , 陈松林 , 笃峻 , 骆洁艺 , 陈波 , 伍少成 , 王文龙 , 祁忠 , 张海宁 , 雷金勇 , 陈华军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1/00 , H02J2003/007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变电站驾驶舱技术。包括有计量主站(301)、调度主站(302)、技术监督数据中心(303)、生产管理系统(304)、视频系统(305)、调度数据网(306)、综合数据网(307)、没有配备运维班组人员和检修班组人员的变电站驾驶舱(308)、具有区域管理功能的变电站驾驶舱(309)、作为变电站驾驶舱数据传输的唯一通道的智能远动机(310)、变电站驾驶舱组网(311)、变电站安全三区数据的传输通道(312)、变电站安全一区数据的传输通道(313)、区域变电站驾驶舱把自身安全一区数据传输给地调主站和通过地调主站收取其他变电站驾驶舱安全三区数据的通道(314)。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变电站的可测、可视、可控和自愈的变电站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4233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73655.9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系统的闭环试验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器、接口硬件设备和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柔性直流输电装置的控制保护设备,所述接口硬件设备包括功率放大器、端子式继电器与换流阀内部模拟量和脉冲扩充板;所述实时数字仿真器通过接口硬件设备连接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柔性直流输电装置的控制保护设备,形成闭环试验系统。此种闭环试验系统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可方便快速地实现对整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柔性直流输电实际控制保护系统装置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77342.8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新能源基地中各个新能源机组的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新能源机组的类型分为至少一个新能源场站集合;对于每一个新能源场站集合,若新能源场站集合中至少两个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机组的结构及参数相同,选取其中一根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机组建立发电单元仿真模型,其他集电线连接的新能源场站建立新能源集电线的等值模型,所述发电单元仿真模型与等值模型通过集电线与第一级别汇集母线连接,得到新能源基地的电力系统模型。针对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建立一个标准电力系统模型,使模型同时具有单台新能源机组的电磁暂态特征仿真能力和新能源场站的仿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3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060685.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电网交流故障下送端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送端发生交流故障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系统和新能源机组的控制系统进入低电压穿越逻辑,柔性直流将闭环控制的d轴和q轴控制器的积分环节清零,根据负序交流电压情况降低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电压参考值,并对d轴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同时,对送端新能源机组双闭环控制的d轴电流参考值和q轴电流参考值进行限幅,在交流电压恢复时通过协调控制实际交流电压恢复的速度和新能源机组的d轴电流值,解决了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在送端交流故障情况下,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与新能源机组的协调控制能力差和送端交流故障清除后恢复特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1406.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6 , H02J3/16 , H02J3/50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通过将GFM MMC‑HVDC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结合换流器的运行特性和调制比约束,推导出了整个系统的系统微分、代数方程和相量建模方法,在保证GFM MMC‑HVDC机电仿真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保留GFM下垂控制器的运行控制特征,可用于交流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无功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以及GFM MMC‑HVDC的最优无功功率管理和分配研究。从而解决了传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在大规模MMC‑HVDC系统中仿真时间过长、对仿真平台性能要求较高,以及机电暂态仿真无法充分反映GFM动态响应能力和控制特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4676.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接地极埋设方法和系统,利用土壤分层结构布置深层土壤接地极,将接地极馈电棒布置在水平分层的深层土壤中,采用水平布置方式,选择深层土壤电阻率不高于500Ω·m的水平土壤层,将接地极馈电棒射线状布置在深层土壤中,类似于将常规浅埋接地极垂直平移至地下深处。深层土壤接地极有效解决了常规浅埋接地极存在表层土壤布置,占地面积大,地表电势高,以及垂直接地极和深井接地极存在穿越多层土壤导致馈电棒纵向散流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43876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量自平衡柔性直流换流阀、控制方法及直流系统,换流阀包括三个相单元,相单元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含若干全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和若干半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全/半桥能量自平衡子模块均为包括能量自平衡电路的优化MMC子模块;能量自平衡电路由电力电子开关和泄能电阻串联构成,用于在子模块中的电容电压发生过压预警时进行盈余能量消散。本申请能在不影响传统换流阀运行逻辑的基础上,以极小的成本代价,解决新能源孤岛超远距离直流送出场景中,直流输电系统因发生故障导致盈余功率无法及时消散的技术难题;同时能充分利用优化MMC子模块中的电容暂存能量,减少盈余功率以热量耗散产生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06260.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全控型开关器件的储耗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储耗一体化装置包括储耗一体模块、变流器和交流系统,储耗一体模块包括N个串联连接的全控子模块,全控子模块包括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第一半导体器件、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第二半导体器件、储能元件、旁路开关和耗能元件;控制每个全控子模块的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导通、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和旁路开关均关断,则对应全控子模块按储能模式运行;控制每个全控子模块的第二全控型开关器件导通、第一全控型开关器件和旁路开关均关断,则对应全控子模块按耗能模式运行。该装置通过全控子模块能够实现储能模式和耗能模式的运行,使得该装置具有无功支撑、电压稳定、能量平衡等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