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树脂和使用该聚酰亚胺树脂的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753190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9375.4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树脂和使用该聚酰亚胺树脂的薄膜,其中,所述聚酰亚胺树脂是包含二胺类单体和二酐类单体的聚合组合物共聚合的聚酰胺酸的亚胺化产物,所述二胺类单体和所述二酐类单体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含有选自氧基、砜基和氟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单体,所述二胺类单体包含选自1,3‑双(4‑氨基苯氧基)苯和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的至少一种,因此,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是无色且透明的,从而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半导体绝缘层、TFT‑LCD绝缘层、钝化层、液晶取向层、光通信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保护层和柔性显示基板。

    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酰亚胺薄膜和包括该聚酰胺-酰亚胺薄膜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102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680037528.3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该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具有由二酐和二胺的聚合衍生的第一聚合物与由二胺和芳香族二羰基化合物的聚合衍生的第二聚合物共聚合的分子结构,其中,基于所述二胺的总摩尔量,所述二胺包含3摩尔%至50摩尔%的9,9‑双(4‑氨基苯基)芴(FDA)和9,9‑双(4‑氨基‑3‑氟基苯基)芴(F‑FDA)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提供一种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被亚胺化的共聚合聚酰胺‑酰亚胺,或者通过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的亚胺化反应而形成的共聚合聚酰胺‑酰亚胺薄膜,以及包括该共聚合聚酰胺‑酰亚胺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聚酰亚胺树脂和使用该聚酰亚胺树脂的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753190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580079375.4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树脂和使用该聚酰亚胺树脂的薄膜,其中,所述聚酰亚胺树脂是包含二胺类单体和二酐类单体的聚合组合物共聚合的聚酰胺酸的亚胺化产物,所述二胺类单体和所述二酐类单体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含有选自氧基、砜基和氟基中的至少一种的单体,所述二胺类单体包含选自1,3‑双(4‑氨基苯氧基)苯和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的至少一种,因此,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是无色且透明的,从而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半导体绝缘层、TFT‑LCD绝缘层、钝化层、液晶取向层、光通信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的保护层和柔性显示基板。

    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聚酰胺‑酰亚胺薄膜和包括该聚酰胺‑酰亚胺薄膜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1022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80037528.3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该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具有由二酐和二胺的聚合衍生的第一聚合物与由二胺和芳香族二羰基化合物的聚合衍生的第二聚合物共聚合的分子结构,其中,基于所述二胺的总摩尔量,所述二胺包含3摩尔%至50摩尔%的9,9‑双(4‑氨基苯基)芴(FDA)和9,9‑双(4‑氨基‑3‑氟基苯基)芴(F‑FDA)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提供一种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被亚胺化的共聚合聚酰胺‑酰亚胺,或者通过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的亚胺化反应而形成的共聚合聚酰胺‑酰亚胺薄膜,以及包括该共聚合聚酰胺‑酰亚胺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