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078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456504.2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L31/108 ,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探测波段双重等离子工作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是采用电子束及退火技术在n‑型硅片的上表面制备双层金纳米颗粒,两层金纳米颗粒之间利用单层石墨烯进行分隔。本发明的双重等离子光电探测器,采用双层金纳米颗粒产生强的双重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同时在平面硅肖特基光电探测器中引入金纳米颗粒/石墨烯/金纳米颗粒混合电极,混合电极的特殊结构保证了热电子的有效传输,通过双重等离子体共振电极,拓宽探测器的光电探测波长范围,最终的有效探测波长范围为360‑1330nm,其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63078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56504.2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L31/108 ,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探测波段双重等离子工作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是采用电子束及退火技术在n-型硅片的上表面制备双层金纳米颗粒,两层金纳米颗粒之间利用单层石墨烯进行分隔。本发明的双重等离子光电探测器,采用双层金纳米颗粒产生强的双重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同时在平面硅肖特基光电探测器中引入金纳米颗粒/石墨烯/金纳米颗粒混合电极,混合电极的特殊结构保证了热电子的有效传输,通过双重等离子体共振电极,拓宽探测器的光电探测波长范围,最终的有效探测波长范围为360-1330nm,其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30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30139.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序相馈圆极化的介质谐振天线阵列,是由n个介质谐振器、四旋转馈送网络、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介质基板、同轴馈电、金属探针和带状线组成;n个介质谐振器在介质基板上组成阵列;馈送网络由位于介质基板中央背面的一个四旋转馈送网络和四个一分二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组成;同轴传输的能量经过馈送网络馈送至两个分频器,再通过放置在分频器输出端的两个金属探头耦合到介质谐振器侧壁正交放置的带状线。本发明能实现较窄的主瓣辐射方向图宽度、较高的增益、较宽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从而使得天线具有更加优良稳定的圆极化性能,更好的满足于现代通讯技术对圆极化通信系统的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14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75732.1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宽带Vivaldi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单元,是由四个相同的立体结构的Vivaldi天线本体和金属反射板组成;Vivaldi天线本体包括:一对脊臂及其相连通的天线腔体、矩形槽、矩形谐振腔、圆柱同轴外导体、圆柱同轴内导体以及圆柱同轴馈电接口,并是以一对脊臂为辐射区,以矩形槽为传输区,以圆柱同轴外导体、圆柱同轴内导体和圆柱同轴馈电接口为馈电区,从而利用辐射区、传输区和馈电区实现能量的接收和发送。本发明根据现代雷达技术对工作带宽、扫描角度等指标要求,设计出的超宽带Vivaldi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单元具有宽频带、圆极化性能极佳、可实现俯仰±35°扫描等优良性能,同时具有小型化、结构简单、损耗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892304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793654.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磁场分布测量系统,其特征包括:电磁场发生装置、测量环和单点霍尔传感器电路,电磁场发生装置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在电磁场发生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测量环,测量环通过卡槽在电磁场发生装置内为可移动结构;在测量环的直径方向上设置一带有标尺的测量杆;测量杆通过环槽能在测量环内以圆心为旋转点转动;在测量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单点霍尔传感器电路,用于获取空间磁场分布。本实用新型能精确测量空间磁场分布,从而能完善空间磁场分布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