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TI孔隙介质震电波场的正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4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59086.4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VTI孔隙介质震电波场的正演方法,引入一组面谐坐标基矢量,将频率域控制方程在面谐坐标下展开并解耦为PSVTM模式和SHTE模式;再通过全局矩阵法求解水平分层模型中的频率‑波数域震电波场;最后,利用汉克尔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频率和波数积分,得到时间‑空间域震电波场。相对于基于各向同性孔隙介质理论的正演方法,本发明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观测值;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为研究VTI孔隙介质中弹性波对电磁波的贡献提供了基础,并为地震电磁波反演提供了正演算子。基于VTI介质的本发明显著优于基于各向同性情况下的其他方法,灵敏度更高也更准确。

    一种基于双模并行电法的小极距电位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4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4045.6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双模并行电法的小极距电位提取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布置双模网络并行电法系统:所述双模网络并行电法系统包括公共供电电极B、公共参比电极G、多组隔离电极组;每组隔离电极组包括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每组隔离电极间的电极间距为a。本发明通过双模并行电法的采集方式获取测区内不同点供电时电场的分布,利用拟合插值的方式获得任意小于现场实际电极位置处的加密测点的电压值,进而获取更精细的电阻率测量点,避免了现场加密布置电极时偶然因素导致电极接地条件不好导致的测量误差,减小了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水平分层双重孔隙介质中点源激发地震波场正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6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62937.0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平分层双重孔隙介质中点源激发地震波场正演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域双重孔隙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控制方程转换到频率域,然后引入一组面谐坐标基矢量,将频率域控制方程在面谐坐标下展开并解耦为PSV模式和SH模式,再通过全局矩阵法求解水平分层模型中的频率‑波数域波场,最后利用快速汉克尔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频率和波数积分,得到时间‑空间域波场,相对于基于单重孔隙介质理论的正演方法,在低频段的计算结果更接近观测值;通过解析算法得到双重孔隙介质中的三维地震波场,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为研究双重孔隙介质中纵波和横波衰减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基础,并为地震波反演提供了正演算子。

    一种基于双模并行电法的小极距电位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4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1434045.6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双模并行电法的小极距电位提取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布置双模网络并行电法系统:所述双模网络并行电法系统包括公共供电电极B、公共参比电极G、多组隔离电极组;每组隔离电极组包括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每组隔离电极间的电极间距为a。本发明通过双模并行电法的采集方式获取测区内不同点供电时电场的分布,利用拟合插值的方式获得任意小于现场实际电极位置处的加密测点的电压值,进而获取更精细的电阻率测量点,避免了现场加密布置电极时偶然因素导致电极接地条件不好导致的测量误差,减小了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与精准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956167.0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和精准成像方法,属于土石坝渗漏安全问题的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通讯电缆、钻孔电缆、钻孔电极、一体化电法主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等,土石坝地电信息经钻孔电缆传入通讯电缆输入端,再由其输出端传至一体化电法主机,最终传至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所述精准成像方法,包括数据观测和数据反演成像;本发明监测系统运用横纵向、时间向三向动态观测布局,结合坝体多孔测线联合观测方法,可实现地电场实时精准成像,有助于土石坝完全覆盖式监测,一次布设,使用周期长,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海量数据;本发明观测系统运用时移电法技术于土石坝的常态化监测,可实现监测与检测一体化技术突破。

    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694683.0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适用于坑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坑道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及其赋水性探测:先在坑道内设计电法测线,在测线上依次布置s个供电点和n个测量点,并施工供电电极和三方向测量电极组;将供电电缆和接收电缆与电法仪连接,完成不同供电点的供电电流I与测量点三个方向的电位差ΔUx、ΔUy及ΔUz数据采集,计算三方向视电阻率;再采用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算法对获得的三方向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坑道掘进前方地质体的三维电阻率图像,提取坑道掘进前方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剖面,判定坑道掘进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其赋水性,从而为坑道安全掘进提供技术参数。

    一种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909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04386.X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装置,立式模型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竖直固定在底座四角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前后挡板组和左右挡板组,前后挡板组的下部贯穿穿插有多组方管组;顶部油压加载机构能够向加载模拟区内部施加由上向下的压力;底部油压加载机构能够向加载模拟区内部施加由下向上的压力;液压系统用于实现对顶部油压加载机构和底部油压加载机构的加载控制;水袋加载机构包括布置在加载模拟区内部的一个或多个水袋,以及位于加载模拟区外部,且与水袋连接的控压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模型中存在的三维空间难以重构、自动化程度低、关键信息获取难度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