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9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3805.2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李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生儿光疗护眼罩。包括佩戴在婴儿眼部的护眼架和贴合在婴儿头部侧面的限位板,所述护眼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魔术贴带,所述魔术贴带外表面的同一面设置有勾面和毛面,所述勾面和毛面贴合可以粘连,使魔术贴带可以折叠粘连。魔术贴带穿过限位板上的插接口,再插入到对接口的内部,并从第二漏口内伸出,使得魔术贴带可以从第二漏口处折弯,使得魔术贴带包裹住连接块进行粘连,将护眼架连接到限位板上,限位板顶部高于婴儿的头部,婴儿在躺下转动头部时,限位架在婴儿头部侧面可以进行限位,不会蹭到护眼架,护眼架就不易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9184.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H20/60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95 , A61J15/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吞咽肠内营养喂食的智能决策系统及方法,涉及肠内营养喂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由可穿戴监测设备采集的患者吞咽压力的时间序列;对所述患者吞咽压力的时间序列进行吞咽压力隐含关联分析以得到吞咽压力局部时序隐含关联特征向量的集合;将所述吞咽压力局部时序隐含关联特征向量的集合输入自监督特征序列显著性增强模块以得到吞咽压力全时域显著化融合表示向量;基于所述吞咽压力全时域显著化融合表示向量来确定吞咽决策意见。这样,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中学习患者的吞咽模式,并引入自监督显著增强机制对吞咽特征进行全时域显著化处理,从而根据经过显著化处理后的吞咽特征分布模式来对进食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87537.5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膀胱冲洗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膀胱冲洗过程中的实时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提取出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而通过将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交互融合,以形成对膀胱冲洗状态的综合表征,并以此来实现膀胱冲洗异常状态的智能识别。这样,能够显著提高膀胱冲洗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9184.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H20/60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95 , A61J15/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吞咽肠内营养喂食的智能决策系统及方法,涉及肠内营养喂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由可穿戴监测设备采集的患者吞咽压力的时间序列;对所述患者吞咽压力的时间序列进行吞咽压力隐含关联分析以得到吞咽压力局部时序隐含关联特征向量的集合;将所述吞咽压力局部时序隐含关联特征向量的集合输入自监督特征序列显著性增强模块以得到吞咽压力全时域显著化融合表示向量;基于所述吞咽压力全时域显著化融合表示向量来确定吞咽决策意见。这样,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从中学习患者的吞咽模式,并引入自监督显著增强机制对吞咽特征进行全时域显著化处理,从而根据经过显著化处理后的吞咽特征分布模式来对进食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618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07141.7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5/168 , G16H20/17 , G16H40/60 ,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其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测和分析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速率和输液压力的时间序列数据,从中挖掘输液速率和输液压力的协同关联特征,进而判断输液速率是否存在异常。这样,可以实时监控输液速率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及时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5253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989402.3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呼吸康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带有辅助限位结构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慢呼吸康复训练装置。其包括横向设置的底部构件以及与底部构件连接的竖向板,所述竖向板上设置有顶部构件,所述底部构件的两侧设置有脚部节奏板,所述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具有受力端和传动端的力传导构件,所述受力端设置在脚部节奏板底部。通过设置的脚部节奏板供患者进行脚部的下压和上抬,一方面起到活动锻炼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借助锻炼过程中脚部下压和上抬控制呼吸节奏,而且下压是一种施力状态,也是需要患者进行一个吸气的动作,上抬则通过呼气进行放松状态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088900.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快速打包结构的心血管患者呕吐用收集桶。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开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顶部设有开孔,所述桶体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活塞室,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塞室相通的单向进气阀和单向排气阀,所述活塞室内纵向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贯穿桶体的顶部设置,该带有快速打包结构的心血管患者呕吐用收集桶中,支撑杆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支撑,当患者呕吐完成后,活塞板上移将活塞室内的气体压缩到输气腔内,输气腔内的气体对驱动件作用,使驱动件驱动推杆转动,推杆转动后将垃圾袋夹紧,从而提高了打包垃圾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1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89355.5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单个三分量地震检波器监测地面目标方向的方法,针对复杂环境中噪声强而难以利用地震波估计震源方位角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偏振特征参数的规律提取相对理想的瑞雷波,再利用瑞雷波的偏振特征估计出地面震源的方位角信息。首先,根据垂直分量信号的时频图进行频域的预处理,然后求出每个频带下的倒数椭圆率,设定阈值找出最有可能存在瑞雷波的频带,带通滤波后得到的三个分量数据估计出方位角。本发明方法实现了低信噪比条件下单个三分量检波器估计地面震源方位角,适合噪声较强的野外环境,经过实际数据分析,本研究方法相比传统的协方差矩阵方位角估计法具有明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53135.8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传感器平衡;二、传感器活化;三、抗体固定化;四、一次封闭;五、二次封闭;六、样品检测及结果分析。本发明所述方法步骤少、无标记、实时监测、结果判断简单;操作简单易学,仅需要向样品板中添加配置好的试剂及制备好的样品即可上机检测,实时读取结合信号即可判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单增李斯特菌抗体可回收后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成本;配合相应的BLI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多个样品的同时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排除样品中非目标菌的干扰;检测时间短,根据样品中所含单增李斯特菌浓度的不同,单纯的样品检测环节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8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5660.X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涉及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领域。该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包括;步骤一、传感器平衡;步骤二、噬菌体固定化;步骤三、生物素封闭;步骤四、样品检测及结果分析。该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操作步骤较少,并且可以进行无需标记的实时监测,整体操作流程简便快速,能实现样品的随到随检,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仅需要向样品板中添加配置好的试剂及制备好的样品即可上机检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也减少了检测结果中人为影响的比重,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