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0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891062.1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原位监测的仿生人工瓣膜抗凝性能测试装置,属于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介质驱动循环单元、原位监测单元、瓣膜温度控制单元和辅助单元,所述介质驱动循环单元通过单向阀与瓣膜温度控制单元的恒温水浴管刚性连接,瓣膜温度控制单元通过恒温水浴管与原位监测单元的输入端压力指示器刚性连接,原位监测单元通过输出端压力指示器与辅助单元的工作状态切换阀柔性连接,辅助单元通过工作状态切换阀与介质驱动循环单元的驱动泵柔性连接。优点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可在测试循环试验过程中对仿生人工瓣膜试件表面血液凝固行为进行实时原位监测,可为仿生人工瓣膜抗凝性能试验提供在线测试。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45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2252.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次性使用带球囊三腔灌注管,属于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器械技术领域。插管管身主体为等径,有10F、12F、14F、16F、18F、20F多种规格;插管尾端主体为变径,连接6×6一字接头;插管尖端有一可膨胀球囊,同时包含侧孔;插管管身主体为三腔,有一分支管球囊分支与插管管身主体内部结合在一起并与球囊连通,分支管尾端部分与连接医用三通阀,连接医用注射器注射空气或者生理盐水,用于膨胀球囊;另一变径分支管吸引分支与插管管身主体外部结合在一起,前端用于吸引,尾端连接6×6一字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52578.5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B82Y3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马兰戈尼效应的仿生梯度超疏水结构设计方法,属于微纳结构功能表面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根据疏水表面结构特征,构建单一表面阵列结构,结合Wenzel与Cassie模型计算该表面结构的接触角。构建具有相同参数的不同单一阵列结构,比较各结构模型的接触角大小,根据接触角大小构建结构序列,微调结构参数再构建结构序列形成连续的梯度复合阵列结构。在单一结构上安装纳米加热片,设定不同的温度值形成温度梯度,在结构梯度和温度梯度的耦合下,由于表面张力的变化,液滴从接触角大的表面自发的向接触角小的表面移动。马兰戈尼效应引起的表面张力差异促使液滴定向移动与自动滚落,从而实现自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1224.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附加支架与主动脉覆膜支架安装连接结构,包括主动脉覆膜支架和可人体吸收的高分子聚酯材料附加支架;附加支架为管状,具有由激光雕刻形成的网格丝状结构;网格丝径与壁厚相同;主动脉覆膜支架也具有覆膜网格状纹理;附加支架可紧固对连或交连或叠连安装于主动脉覆膜支架端部;在主动脉覆膜支架端部增加附加支架,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帮助减少假腔的扩张,从而降低了Ⅰa型和Ⅰb型内漏的风险;有助于提高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定位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附加支架与主动脉覆膜支架交连安装连接结构针对病变区域提供增强支撑和促进血管重塑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787487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88782.9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F2/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82 , A61F2002/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脉根部成形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术式中的应用,在临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过程中,不使用新的手术材料、不增加手术费用的前提下,能基本消除主动脉根部近心端夹层腔,避免吻合口的出血,避免主动脉根部近端夹层腔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远期因主动脉根部近端假腔存在引起的主动脉根部近端瘤化或吻合口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在减少出血可能性的同时避免因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难度,有利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式的推广与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8526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1223.8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F2/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吸收聚酯材料的支架结构及制作方法;可吸收高分子聚酯材料挤管加工形成管材,管外径22~46毫米;管壁厚0.4~1.5毫米;管材经过激光雕刻,形成网丝的可吸收裸支架;网丝丝径与可吸收聚酯管的壁厚相同;管状附加支架长度为60~180毫米。管材经过激光雕刻可形成Z形、蜂窝形、椭圆形、菱形、波浪形、螺旋正弦曲线形等网丝结构;可作为附加支架对主动脉覆膜支架提供合适的力学支撑,满足强度和韧性和人体吸收降解需求;形状、尺寸与主动脉血管匹配,即消减病患痛楚,又功能有效,消除主动脉血管内漏、逆剥性主动脉夹层风险;最大化适应特定的血管病变特征和手术需求,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352578.5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B82Y3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马兰戈尼效应的仿生梯度超疏水结构设计方法,属于微纳结构功能表面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根据疏水表面结构特征,构建单一表面阵列结构,结合Wenzel与Cassie模型计算该表面结构的接触角。构建具有相同参数的不同单一阵列结构,比较各结构模型的接触角大小,根据接触角大小构建结构序列,微调结构参数再构建结构序列形成连续的梯度复合阵列结构。在单一结构上安装纳米加热片,设定不同的温度值形成温度梯度,在结构梯度和温度梯度的耦合下,由于表面张力的变化,液滴从接触角大的表面自发的向接触角小的表面移动。马兰戈尼效应引起的表面张力差异促使液滴定向移动与自动滚落,从而实现自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703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91062.1
申请日:2020-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原位监测的仿生人工瓣膜抗凝性能测试装置,属于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介质驱动循环单元、原位监测单元、瓣膜温度控制单元和辅助单元,所述介质驱动循环单元通过单向阀与瓣膜温度控制单元的恒温水浴管刚性连接,瓣膜温度控制单元通过恒温水浴管与原位监测单元的输入端压力指示器刚性连接,原位监测单元通过输出端压力指示器与辅助单元的工作状态切换阀柔性连接,辅助单元通过工作状态切换阀与介质驱动循环单元的驱动泵柔性连接。优点在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可在测试循环试验过程中对仿生人工瓣膜试件表面血液凝固行为进行实时原位监测,可为仿生人工瓣膜抗凝性能试验提供在线测试。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793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42948.0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25/14 , A61M1/00 , A61B5/0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测压及负压稳流功能的左心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和位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一端的体外循环机负压连接口,通过所述体外循环机负压连接口插接有软管控制硬芯,在所述软管控制硬芯的端部设有控制硬芯插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侧壁设有较细的负压调节管;所述引流管本体与负压调节管之间设有相通的侧孔A,在负压调节管的末端设有负压稳流开闭装置;当手术开始关闭负压稳流装置,防止血液从负压调节管流出体外导致血液丢失;当手术进行中体外循环机连接引流管主体行负压吸引,引流负压调节管将正常气压导入本体,保证顺畅引流;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防止血液从负压调节管流出体外导致血液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1124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28008.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可吸收外周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介入器械制造技术领域,采用人体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支架基材,可完全体内吸收,避免金属支架置入后的并发症;通过共混或化学改性的方法,将促进内皮化、抗炎和抗凝血药物与聚合物基材结合,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释放;多层共挤技术确保各层材料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结合,形成稳定的三层结构支架;激光雕刻确保支架制造更精确;支架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分别提供抗炎、促进内皮化和抗凝血的功能,有助于降低再狭窄的风险;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与血管修复愈合相匹配的降解时间,适用于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