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保温包扎结构隔声性能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46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239573.X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保温包扎结构隔声性能试验台架和试验方法,包括包括扬声器系统、扬声器和试验管道之间的过渡管段、弹性支撑件、消声室和混响室;所述扬声器系统由扬声器、功放和信号源组成;所述弹性支撑件固定于试验管道上,试验管道通过过渡管段连接扬声器系统内的扬声器;试验管道位于所述混响室内,试验管道末端吸声结构位于所述消声室中。本发明将管道保温包扎结构隔声性能试验系统各部件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系统进行设计,提出设计步骤优化流程框图,保证试验系统在全频带具有足够的隔声性能测试能力,以获得可靠的试验数据。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不同隔声性能的管道保温包扎结构试验台架的设计,尤其适合具有高隔声性能的管道保温包扎结构试验台架的设计。

    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力学退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855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94248.5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力学退化的方法,将多个相同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分组,每组选择5个样本进行平行实验,并将各组的下限截止电压设置为相同,但是每组之间的上限截止电压各不相同,然后每组分别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实验,得到不同的上限截至电压下的电池容量,将循环次数为100-150次时,电池容量最高的一组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上限截止电压为上限电压。本发明利用电极本身的材料性能去限制充放电循环带来的力学损伤,达到提高循环容量的目的,实现方式较为简单,只需控制充放电的上限电压即可。

    一种功能梯度硅基电极及其多层复合涂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80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62100.6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梯度硅基电极及其多层复合涂布方法,功能梯度硅基电极由功能梯度硅基电极的多层复合涂布方法得到,功能梯度硅基电极的多层复合涂布方法具体如下:将粘结剂与溶剂混合均匀制成胶液,然后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干混均匀后与胶液混合,制得浆料,浆料根据活性物质比例分为五种浆料,分别记作浆料层一、浆料层二、浆料层三、浆料层四以及浆料层五;将浆料层一涂覆在铜箔上;在浆料层一基础上上涂覆浆料层二;在浆料层二基础上涂覆浆料层三;在浆料层三基础上涂覆浆料层四;在浆料层四基础上涂覆浆料层五;将最终涂布五层浆料的铜箔在70~90℃真空烘干6~8小时,然后静置于室内环境46~50小时进行熟化后备用。

    一种外壳带有螺纹的圆柱型结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691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30650.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壳带有螺纹的圆柱型结构电池,电池外壳呈中空圆柱形,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内螺纹,多个电池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相互连接,电池正负极能调整位置实现不同的串并联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池可通过螺纹彼此连接,并调整不同结构电池之间的电极连接,实现电池内部电源以不同的串并联电路连接,不同类型的转接结构可以将电池组成不同的结构形式,可以实现灵活搭建不同结构形式的电源存储结构,并在内部实现不同的串并联电路,满足不同场景对电源的需求。

    一种通过机械加压设计深海压力模拟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7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736514.9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郑百林 江伟 张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机械加压设计深海压力模拟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模:在仿真软件ANSYS中建立深海压力模拟装置的模型,该模型包括耐压装置、与所述耐压装置连接的支撑部、以及与所述耐压装置连接的底座;(S‑2)逐步加压和拓扑优化:在步骤(S‑1)建立的模型上,通过所述支撑部向耐压装置施加模拟压力,通过底座对所述耐压装置进行固定约束;在优化过程中,对所述耐压装置施加模拟压力,对耐压装置进行拓扑优化,然后增加模拟压力,再次进行拓扑优化,依次类推至模拟压力为设计压力,拓扑优化得到所述深海压力模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设计快捷方便、准确度高等优点。

    一种分析圆柱形电极裂纹扩展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796522.7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极材料裂纹的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分析圆柱形电极裂纹扩展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活性材料在化学‑机械载荷下弹塑性变形的张开型裂纹分析的与路径无关的J积分形式及分析圆柱形电极裂纹扩展的方法。我们发现,在圆柱形电极的电化学循环中,经典的J积分在扩散应力下与路径有关,在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诱导的活性材料开裂的断裂分析中存在缺陷,然后提出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并证明在上述情况下积分结果与积分路径无关。同时我们还使用该发明提出的方法对具有中心裂纹的圆柱形硅电极在恒定电流充电下进行了数值分析,证实了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析由锂化引起的活性材料中裂纹的扩展。

    一种通过机械加压设计深海压力模拟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71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36514.9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郑百林 江伟 张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机械加压设计深海压力模拟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模:在仿真软件ANSYS中建立深海压力模拟装置的模型,该模型包括耐压装置、与所述耐压装置连接的支撑部、以及与所述耐压装置连接的底座;(S-2)逐步加压和拓扑优化:在步骤(S-1)建立的模型上,通过所述支撑部向耐压装置施加模拟压力,通过底座对所述耐压装置进行固定约束;在优化过程中,对所述耐压装置施加模拟压力,对耐压装置进行拓扑优化,然后增加模拟压力,再次进行拓扑优化,依次类推至模拟压力为设计压力,拓扑优化得到所述深海压力模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设计快捷方便、准确度高等优点。

    一种可提高测试精度的组装式三点弯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7705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48911.8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测试精度的组装式三点弯试验夹具,包括过渡夹持块、左加载台、右加载台、试样加紧抓手和测试压头;左加载台和右加载台与两个过渡夹持块嵌合连接,过渡夹持块远离左加载台和右加载台的端部用于和万能试验机相连接;左加载台的中部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试样的待测试样容纳孔,试样加紧抓手设置于待测试样容纳孔远离右加载台的一侧;试样加紧抓手远离右加载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待测试样容纳孔靠近右加载台的一侧设置有允许测试压头活动的第一通孔;右加载台靠近左加载台的一侧设置有允许测试压头活动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远离左加载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

    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力学退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855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794248.5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降低锂离子电池力学退化的方法,将多个相同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分组,每组选择5个样本进行平行实验,并将各组的下限截止电压设置为相同,但是每组之间的上限截止电压各不相同,然后每组分别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实验,得到不同的上限截至电压下的电池容量,将循环次数为100‑150次时,电池容量最高的一组的锂离子电池对应的上限截止电压为上限电压。本发明利用电极本身的材料性能去限制充放电循环带来的力学损伤,达到提高循环容量的目的,实现方式较为简单,只需控制充放电的上限电压即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