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幅湿度自适应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

    公开(公告)号:CN1104921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695481.5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幅湿度自适应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该气体扩散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碳质多孔基材(1)、整平层(2)和波纹层(3),所述整平层(2)采用碳粉分散液自制而成,所述波纹层(3)采用碳粉凝胶自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燃料电池在宽幅湿度工况下的自适应,且制备的方法简单、环保。

    一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29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82347.9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气体扩散层经疏水处理,之后在所述气体扩散层上赋予形状可控的亲水区域。所述亲水区域是由亲水小分子在所述气体扩散层中自组装而形成的亲水膜结构,其膜结构厚度取决于该小分子直径大小,其亲水能力取决于该小分子所含的亲水基团的强弱。所述亲水区域穿过整个气体扩散层厚度的至少一部分。这种气体扩散层内亲水疏水区域的协调结构,能够根据不同工况需求进行调整,且这种调控能够同时满足平面和纵深的结构设计。

    一种宽幅湿度自适应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

    公开(公告)号:CN1104921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95481.5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幅湿度自适应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该气体扩散层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碳质多孔基材(1)、整平层(2)和波纹层(3),所述整平层(2)采用碳粉分散液自制而成,所述波纹层(3)采用碳粉凝胶自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燃料电池在宽幅湿度工况下的自适应,且制备的方法简单、环保。

    一种缓解含合金催化层衰减的多层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5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19016.1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瑞 李闻斌 朱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含合金催化层衰减的多层催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层采用多层结构,其中必须含有一层采用非合金催化剂制成以及一层采用合金催化剂制成;将采用非合金催化剂的催化层制备在紧贴质子交换膜一侧,将含有合金催化剂的催化层制备在紧贴气体扩散层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含有污染源的合金催化剂的催化层远离质子交换膜,置于紧贴气体扩散层一侧,缓解了过渡金属元素溶出对质子交换膜的污染。

    一种基于CDPF的汽车空调PM2.5过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2705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1037816.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DPF的汽车空调PM2.5过滤系统,与汽车空调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系统包括:进气预热模块,用于加热进入汽车空调PM2.5过滤系统的空气;CDPF催化过滤模块,与进气预热模块连接,用于利用CDPF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剂将加热后的空气中的PM2.5进行化学降解,并收集降解后的废气;气体降温管路,与CDPF催化过滤模块连接,用于将降解后的空气进行降温;HEPA网,与气体降温管路连接,用于物理吸附气体中的PM2.5;车内监测控制模块,与进气预热模块连接,用于监测车内PM2.5的浓度是否超过净化标准值,并在车内PM2.5浓度超过净化标准值时控制进气预热模块进行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过滤效率高、进气阻力小、智能化、不破坏原有汽车空调系统以及节约能源等优点。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的PtM/M’-PPy-C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4166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5939.3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5 H01M4/8825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的PtM/M'-PPy-C电催化剂,该PtM/M'-PPy-C电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活性组分金属Pt15.4~36.5%、助剂M1.7~9.3%,其余为载体。所述的PtM/M'-PPy-C电催化剂是通过将活性组分前驱体和助剂前驱体一步加入到导电性载体与还原剂的混合悬浮液中,采用脉冲微波辅助化学还原法将金属Pt和M负载在导电性载体上,后经沉淀、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过程简单,制备得到的PtM/M'-PPy-C电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尺寸小,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高,可用于燃料电池领域。

    一种燃料电池内部性能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609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4362.0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检测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计算机、分区性能检测PCB板、信号放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通用接口总线,计算机通过通用接口总线检测、运算并记录分区性能检测PCB板所测得数据,并根据算法处理成二维分布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研究燃料电池膜电极活性区域上非均匀电化学反应的原位诊断系统,实现对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和局部温度分布的同步测量,不干扰反应过程,克服了传统无二维可视化图像的缺陷,对于燃料电池各局部分区的故障诊断、了解燃料电池动态响应规律及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车载燃料电池的耐久性和衰减规律及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杂质气体毒化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同步辐射原位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23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70816.1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林瑞 张俊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质气体毒化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同步辐射原位测试装置,包括:端板、加热片、流场板、膜电极和透明盖板,端板和流场板分别设于加热片的两侧,流场板的另一侧设有膜电极,端板的另一侧设有透明盖板,端板、加热片和流场板中心均设有大小相同的通孔,通孔在装配后位于同一中心直线上,同步辐射光源从垂直于透明盖板的方向经过通孔直接照射在膜电极的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满足燃料电池催化层毒化条件以及同步辐射测试需要,实现实时检测杂质气体毒化下催化剂结构演变、价态变化;更换样品和组装样品简单方便;具有良好地通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