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6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7273.2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拱桥,包括壳体拱肋(110)、主梁(120)以及立柱(130);所述壳体拱肋(110)包括横向拱肋与纵向拱肋,所述横向拱肋沿所述主梁(12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纵向拱肋沿所述主梁(120)的纵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向拱肋与所述主梁(120)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纵向拱肋与所述主梁(120)形成的夹角;所述横向拱肋与纵向拱肋一体成型,横向拱肋与纵向拱肋交汇处形成拱形壳体,所述壳体拱肋(110)在俯视平面呈“十”字形。壳体拱肋中心处增设了一道拱形横向支撑,减小了拱肋横向跨径,提高拱肋的横向稳定性,改善了拱肋受力,还提供了行人休憩的顶棚空间,实现了受力结构与功能结构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104136.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浅埋地道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质勘查数据建立地质模型;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立地道中心线及其相应地面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曲线模型;根据规范、设计道路等级和时速,确定地道净宽和净高;根据地质条件及净宽净高设计地道横断面,通过计算进行验算,建立参数化地道横断面轮廓;根据横断面类型及设计节段长度划分地道,按桩号生成地道节段模型从而形成地道主体模型;按设计生成地道附属结构模型、横撑立柱模型和抗拔桩模型,获取最终的地道整体模型;生成节段平面图、横断面图、节段参数表、桩位布置图及桩位参数表,并进行工程量统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引用BIM技术对浅埋地道进行设计的问题,能够提高三维设计效率,并将设计的参数信息保存在BIM模型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5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324492.9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节约了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36540.4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桁架加劲固端梁桥,包括主梁(130)、简支端桥台(110)、固结端桥台(120)以及桁架结构;所述主梁(130)的一端为简支端桥台(110),另一端为固结端桥台(120);所述桁架结构包括桁架上弦杆(140)、桁架钢骨柱(150)以及桁架腹杆(160);所述桁架上弦杆(140)设置于主梁固结端桥台(120)上方;所述桁架上弦杆(140)与主梁(130)之间间隔设有多个桁架钢骨柱(150),任意两个桁架钢骨柱(150)之间均倾斜设置有桁架腹杆(160)。本发明通过在固结端桥面上设置桁架,承担了部分主梁内力,提高主梁固结端刚度,改善主梁固结端受力性能,有效的减小桥面下主梁的梁高,降低了固结端的设计尺寸和规模,节约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4136.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浅埋地道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地质勘查数据建立地质模型;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立地道中心线及其相应地面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曲线模型;根据规范、设计道路等级和时速,确定地道净宽和净高;根据地质条件及净宽净高设计地道横断面,通过计算进行验算,建立参数化地道横断面轮廓;根据横断面类型及设计节段长度划分地道,按桩号生成地道节段模型从而形成地道主体模型;按设计生成地道附属结构模型、横撑立柱模型和抗拔桩模型,获取最终的地道整体模型;生成节段平面图、横断面图、节段参数表、桩位布置图及桩位参数表,并进行工程量统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引用BIM技术对浅埋地道进行设计的问题,能够提高三维设计效率,并将设计的参数信息保存在BIM模型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211897782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2308329.5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节约了人力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809524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2357183.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索‑梁组合式飞檐廊桥,包括主梁和桥墩,所述主梁两侧设置有顶棚,该顶棚通过支撑件连接于主梁上方,所述顶棚内设置有主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结构经济性和横向风荷载性能等优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