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集装箱货运卡车车头与车厢间的减阻连接罩体

    公开(公告)号:CN10194147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8490.X

    申请日:2010-09-30

    Abstract: 安装在集装箱货运卡车车头与车厢间的减阻连接罩体,它涉及一种安装在集装箱货运卡车车头与车厢间的连接罩体。本发明为解决安装在集装箱货运卡车驾驶室上方的导流罩仅能减少气流正面冲击产生的正压区,而不能减少空气流动产生的负压区及气流冲击引起的阻力的问题。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与上横板构成龙门形罩体,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上横板的厚度为8mm,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上横板均向龙门形罩体的内腔方向倾斜,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上横板的倾斜角度相等,上横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材质均为柔性材料,龙门形罩体与集装箱的前端端面可拆卸连接,龙门形罩体与驾驶室的后端端面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用于集装箱货运卡车车头与车厢间的减阻连接。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82053.3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体积庞大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水箱设置在底架上,底架的上端面上开有泄水口,泄水管设置在底架的底端,泄水管阀门设置在泄水管上,多根支撑杆设置在水箱内,支架设置在水箱的上端,第一转动轴和电机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套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两个轴承座并列设置在水箱内,第二传动轴设置在两个轴承座上,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各通过一根皮带连接,网格设置在水箱内,网格固定在皮带的一端上,且网格与皮带同步运动。本发明适用于衰减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2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82053.3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实现衰减各向同性湍流的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体积庞大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水箱设置在底架上,底架的上端面上开有泄水口,泄水管设置在底架的底端,泄水管阀门设置在泄水管上,多根支撑杆设置在水箱内,支架设置在水箱的上端,第一转动轴和电机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套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两个轴承座并列设置在水箱内,第二传动轴设置在两个轴承座上,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各通过一根皮带连接,网格设置在水箱内,网格固定在皮带的一端上,且网格与皮带同步运动。本发明适用于衰减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变剪切率液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764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6431.5

    申请日:2011-10-18

    Abstract: 变剪切率液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属于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技术领域。它解决了解决目前只能在静态条件下测量非牛顿流体的导热系数,对于非牛顿流体在不同剪切率下的导热系数无法进行测量的问题。测量仪包括同轴双桶旋转装置、循环冷却系统、步进电机、加热棒、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和水浴桶;测量方法首先给加热棒加热;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温度计的温度信号以及第一热电偶的温度信号,待水浴温度达到预设值并且第一热电偶采集的的温度信号稳定后,将该温度信号作为第一热电偶的温度信号t1;关闭步进电机,同时采集第二热电偶的温度信号t4;计算获得待测液体的导热系数k2。本发明适用于非牛顿流体在不同剪切率下的导热系数的测量。

    一种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35416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282076.4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测量不方便及无法用于液体实验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设置在底架的底端,第一皮带轮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皮带轮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偏心凸轮偏心穿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网格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水箱与第一偏心凸轮转动连接,第二偏心凸轮偏心穿设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网格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水箱与第二偏心凸轮转动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418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2781.3

    申请日:2013-04-24

    Abstract: 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纳米流体体系中由于固体颗粒的加入,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的阻力增大的技术问题。制备方法如下: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静置,加入纳米铜粉,超声振荡,然后加入水杨酸钠,搅拌,得到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本发明制备的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可以应用的实际系统管径为0.5cm~50cm,流动的雷诺数范围为5000~80000。本发明的粘弹性流体基铜纳米流体能克服粘弹性流体的传热恶化和纳米流体的流动增阻的缺点,达到在流动传热系统中实现流动阻力减少和传热强化的效果。本发明属于纳米流体的制备领域。

    一种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3541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82076.4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测量不方便及无法用于液体实验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设置在底架的底端,第一皮带轮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皮带轮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偏心凸轮偏心穿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网格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水箱与第一偏心凸轮转动连接,第二偏心凸轮偏心穿设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网格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水箱与第二偏心凸轮转动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安装在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箱体尾部的减阻罩体

    公开(公告)号:CN101941469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8037.9

    申请日:2010-09-30

    Abstract: 安装在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箱体尾部的减阻罩体,它涉及一种安装在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上的减阻罩体。以解决在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驾驶室的上部安装导流罩减阻装置,无法减小车箱尾部阻力问题。减阻罩体的外部形状为四棱台,四棱台减阻罩体的壁厚为5mm-10mm,四棱台减阻罩体的斜面与四棱台减阻罩体的大端面之间的夹角为50°-80°,四棱台减阻罩体的大端面与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的箱体尾部端面相贴靠,四棱台减阻罩体与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的箱体尾部端面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减阻罩体安装在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箱体的尾部,用于降低行驶中的厢式货车或者集装箱货运卡车的压差阻力。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货车尾部的分体式减阻罩体

    公开(公告)号:CN205417812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291549.5

    申请日:2016-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货车尾部的分体式减阻罩体,为解决现有减阻罩体是整体的四框式封闭罩体,导致拆卸不方便。分体式减阻罩体的外部形状为四棱台状罩体,四棱台状罩体由两个半四棱台罩体组成,每个半四棱台罩体由端板、竖板、上横板、下横板、两个铰链和两个搭扣锁组成,上横板和下横板对称设置在竖板的上下端,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构成三边框体,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均向三边框体的外侧倾斜,三边框体的小端面一侧固接有端板,竖板的大端面一侧安装有两个铰链,上横板的大端面一侧安装有一个搭扣锁,下横板的大端面一侧安装有一个搭扣锁,两个半四棱台罩体以集装箱的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货车尾部。

    用于测量变剪切率液体导热系数的流体导热桶

    公开(公告)号:CN206505033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20235254.0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用于测量变剪切率液体导热系数的流体导热桶,属于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测量换热工质动态导热系数装置的加热方式热量传递不均的问题。它包括内桶和外桶,内桶和外桶同轴设置,内桶和外桶之间为夹层空腔,它还包括电加热片,内桶的内侧壁表面通过导热硅胶粘贴一层电加热片;外桶的内径与内桶的外径比值大于1.0小于1.1;内桶的内壁上设置第一热电偶,外桶的外壁上设置第二热电偶。本实用新型用于测量非牛顿流体的导热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