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66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2561.7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时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初始化数据决策模型、专家知识优化决策模型、模型切换控制器、预先搭建的仿真环境;获取历史动作指令和关键安全指标,以训练模型切换控制器;获取当前状态空间输入数据决策模型中,以生成动作指令;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切换控制器判断动作指令是否满足预设阈值,若不满足,则利用专家知识优化决策模型生成安全可行指令,反之执行动作指令;利用动作或安全可行指令调控仿真环境,以更新数据决策模型,迭代前述更新过程直至满足预设要求,完成了安全实时控制。由此,解决了现有实时控制方法生成的控制指令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

    新能源送出基地的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29784.0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送出基地的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送出基地的节点等效形式,建立新能源送出基地中外界系统遭受功率扰动与各机组频率变化之间的等效矩阵关系并求取主导特征值,以分析新能源送出基地的频率稳定性得到分析结果,从而以等效矩阵的特征值作为稳定性约束条件,储能电站规划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构网型储能电站的优化配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新能源基地远离交互点,将构网型储能等调频资源部署在汇集站附近难以充分发挥其调频能力,难以实现频率和电压的平衡调节,无法有效进行改善,增加电网运行失稳的风险等问题。

    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66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42561.7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时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知识互补决策和自动切换的调控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初始化数据决策模型、专家知识优化决策模型、模型切换控制器、预先搭建的仿真环境;获取历史动作指令和关键安全指标,以训练模型切换控制器;获取当前状态空间输入数据决策模型中,以生成动作指令;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切换控制器判断动作指令是否满足预设阈值,若不满足,则利用专家知识优化决策模型生成安全可行指令,反之执行动作指令;利用动作或安全可行指令调控仿真环境,以更新数据决策模型,迭代前述更新过程直至满足预设要求,完成了安全实时控制。由此,解决了现有实时控制方法生成的控制指令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

    一种基于单时刻量测数据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44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877210.8

    申请日:2016-10-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时刻量测数据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单时刻量测数据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戴维南等值参数计算方法精度低和计算量大的问题。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根据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情况,从数据库里在线调用相应的网络阻抗矩阵参数;步骤二、利用各个负荷节点和PV节点的电压和电流量测信息以及网络阻抗矩阵参数计算矩阵C;步骤三、对矩阵C求逆,并根据解析公式计算出相应节点的戴维南等值参数。本发明用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薄弱节点在线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7938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91237.1

    申请日:2011-04-12

    Abstract: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薄弱节点在线识别方法,本发明涉及电压稳定薄弱节点在线识别,属于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监视领域。它克服了现有电压稳定薄弱节点识别方法准确性差或计算量大的缺点。它包括以下步骤:一、根据实时的网络拓扑结构情况,从数据库里在线调用相应的系统网络阻抗矩阵参数;二、利用各负荷节点的电压和电流量测信息,计算从各负荷节点看进去的等值阻抗参数;三、计算各负荷节点的等值阻抗和负荷阻抗的比值,依据大小进行排序,实现对系统薄弱节点的在线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