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623843.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30/13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信息智能预测的力学模型重构方法,属于地震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构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三维力学模型的方法存在必须全部依赖已知的数据信息进行构建,且数据信息获取困难、构建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图神经网络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结构信息推断,能够在已知轮廓、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各层层高、层数的情况下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梁、板、柱构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材料使用情况的重构,从而构建出三维力学模型。本发明主要用于对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信息预测、及其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进行三维力学模型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3843.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30/13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信息智能预测的力学模型重构方法,属于地震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构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三维力学模型的方法存在必须全部依赖已知的数据信息进行构建,且数据信息获取困难、构建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图神经网络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结构信息推断,能够在已知轮廓、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各层层高、层数的情况下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梁、板、柱构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材料使用情况的重构,从而构建出三维力学模型。本发明主要用于对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信息预测、及其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进行三维力学模型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343589.9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9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信息重构方法,它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方法对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进行抗震能力评价的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轮廓、结构几何信息和结构设防烈度;步骤二、搭建基于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估计器的建筑内部剪力墙空间布置推测网络;步骤三、建立将结构设防烈度和结构层数作为输入、将建筑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输出的材料强度等级模糊推理系统;步骤四、根据步骤一获得的信息、步骤二的网络以及步骤三的推理系统,获得目标建筑内部剪力墙空间布置信息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信息的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43589.9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9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用于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信息重构方法,它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方法对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进行抗震能力评价的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具体为:步骤一、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轮廓、结构几何信息和结构设防烈度;步骤二、搭建基于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估计器的建筑内部剪力墙空间布置推测网络;步骤三、建立将结构设防烈度和结构层数作为输入、将建筑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作为输出的材料强度等级模糊推理系统;步骤四、根据步骤一获得的信息、步骤二的网络以及步骤三的推理系统,获得目标建筑内部剪力墙空间布置信息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信息的重构。
-
-
-